朱礼贵,王永凯
(1.黑龙江东方学院;2.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
汽车类专业是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如何正确认识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不同性质的学校和不同性质的专业,都应进行具体分析,正确处理。我们认为:对于民办高校的汽车运用类专业来说,基础理论够用就行,专业实践必须强化,把能力培养置于首位。然而,汽车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强调理论基础,忽视实践教学;有的虽然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没有真正的“有机结合”,致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对国外汽车公司培训中心的考察,我们深刻意识到:汽车专业课教学,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其“一体化”的含义有三个:一是课堂理论讲授与课堂实践一体化;二是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训一体化;三是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一体化。
传统的汽车专业课教学,大多采用课堂讲授、课后实践的模式,至今不少学校仍采取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最原始的课堂教学相比,有一定进步,但由于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机结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对汽车专业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即把课堂搬到实验室,建设一个既有黑板及多媒体设备,又有汽车总成和零部件等实物,还有示教板和实验台等教学、实验设备的汽车多媒体教室。在这个教室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选择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和实验教学。各种教学方式可有先有后,相互配合。下面,以《汽车构造与原理》第三章换气系统为例,谈一下上述各种教学方式的运用。
该章的理论与实践性很强,既有发动机换气过程、配气相位和充气效率等较深的理论问题,也有配气机构各零部件的构造及检查调整等实践问题。开课时,教师可简明扼要地向学生介绍本章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后,对着整体发动机和拆卸的发动机零部件,现场讲解换气系统的作用与组成。在感性认识换气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板书讲授发动机的换气理论和充气效率,最后,再结合实物现场讲授气门间隙调整问题,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调整气门间隙。
这一章的教学安排完全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一定都采取上述教学程序。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比如,讲发动机特性一章时,只能先进行理论讲授,后进行发动机特性实验。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与课程实训是分开进行的,往往是在学生学完某门课程后再进行集中实习和集中实验。这对于某些课程(如机械制造基础)来说,只能如此进行,但对于汽车类专业的某些专业课程(汽车构造与原理)的实训,如汽车拆装实训,则不一定要在该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可根据汽车构造与原理的过程,随时安排汽车总成拆装。比如,在讲授发动机总体构造前利用上课时间安排一次发动机拆装。在讲授其它各总成前,也要安排一次总成拆装。这样,可在学生学习各总成前,建立对该总成的感性认识,待学完各总成后,结合复习考试再进行一次深入的拆装。
专业实验课过去都是集中安排的,集中安排实验课的弊端是实验与教学脱节,当做实验时,理论知识已忘记的差不多了,效果不好,如能在理论教学结束,马上就做实验,效果将事半功倍。例如:在讲授气缸检测后,马上进行气缸检测实验,既节省时间,效果又好。
传统的考试方法,即闭卷笔试法,存在许多弊端:一是传统考试法不能全面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二是传统的考试方法无法考核学生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虽然有些考题有考核能力的意图,但真正的能力考核很难从试卷中体现。
我们从本学期的汽车构造与原理课开始实行口试法,根据教学大纲和所用教材出两组试题,A组70题,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B组60题,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考前把A、B两组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准备。由于试题较多,涵盖教材的各个角落,学生必须全面复习才能很好应试。学生如果把两组试题都搞明白了,即可完全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试时,学生要分别从A、B两组试题中随机抽取一题,与教师面对面作答,有的B组题还要进行动手实践。考试时,教师可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引申提问,以考核学生的真正水平,从而给学生一个合理成绩。
这种口试法,可完全克服传统考试方法的两个弊端,不仅能全面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对实践性很强的汽车专业来说,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非常必要,十分有效。其中,课堂理论讲授与课堂实践一体化是基础,只有听懂了才能掌握知识;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训一体化是提高实训效果的保证,只有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实训才能事半功倍;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一体化是全面考核学生,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关键,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考核一体化,才能使学生真正重视实践,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1] 聂规划,党林杰.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07,(9):27-29.
[2] 马树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3/4):38-39.
[3] 陈岳林,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