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马列部,贵州 都匀 558000)
论民族关系调控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潘晓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马列部,贵州 都匀 558000)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关系调控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加强民族关系调控,以期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这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族关系调控;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关系调控是多民族国家的一种特殊社会调控,是一种利益调控,也是民族地区一种必要的社会调控,其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民族关系调控的追求方向。
1.民族关系调控的含义
民族关系调控是指国家、政党或社会组织、团体等,为了调整、控制民族关系现状或促进民族关系发展,通过运用各种力量和手段,有目的的引导和调整民族间交往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活动或过程。[1]
2.和谐社会建设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应该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的方向。
3.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含义
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汇集各方面力量,结合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与民族特点,努力在民族地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对民族关系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民族地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民族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建立健全国家对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实行扶持的机制,在民族互助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发达地区、民族对落后地区、民族对口支援的有效机制;必须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保障少数民族的人权,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保障各民族共同参加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妥善处理自治地方与上级国家机关、自治地方与非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在自治地方内实行民主参政和民主管理;必须尊重各民族特有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承认“不同”的基础上达到“和谐”发展,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走向文化现代化,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必须特别注意民族地区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浪费,自然环境非常脆弱,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民族矛盾的问题。
2.民族关系调控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保障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而民族关系调控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是平等的民族关系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平等的民族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民族平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打破地区间的封闭隔绝状态,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二是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是促进民族交往、增进民族了解的保障。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有利于扩大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交往,有助于加快本民族、本地区的发展。
三是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是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并不是单单依靠某一民族就能完成的,需要各民族团结、互助,发挥集体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先进地区帮助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从外部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四是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关系不和谐的方面,如大民族主义和地方狭隘民族主义,不仅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还会增加民族间的猜疑和不信任,伤害民族感情,阻碍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互助,从而难以形成合力,势必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
3.民族关系调控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稳定的必要保证
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地区的稳定是整个国家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民族地区存在着一些影响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一方面,从内部来看,民族地区,尤其边疆民族地区因其自身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进程明显滞后,至今我国贫困人口的大部分仍然分布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容易造成少数民族的心理不平衡,势必影响民族间平等团结的关系。另一方面,从外部来讲,国外敌对势力从没有放弃对我国的“西化”、“分化”,千方百计在思想、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对我国进行渗透。而我国民族地区正处在这种渗透的前沿,一些分裂主义思想会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此外,一些国际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迷惑人心,制造混乱。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西部边疆的发展和稳定,又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和平安宁。如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的“7·5”事件,给我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民族关系调控关系着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坚实保证。
1.加强民族政策的建设以实现对民族关系的调控
加强民族政策建设是调控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
(1)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建设以实现民族关系的调控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加强民族经济政策的建设以实现民族关系的调控
民族经济政策旨在通过协调国内各民族间在经济生活中的矛盾,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以形成互利互助、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在民族政策体系中,经济政策处于基础地位,是调节民族关系的治本之策。
(3)加强民族文化政策的建设以实现民族关系的调控
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如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民族传统文化问题是民族问题中的敏感因素,因而直接影响着民族关系状况。在当代中国,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政策,一是尊重,二是保护和发展。尊重、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鲜明特点。加强民族文化政策的建设,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在文化交流中融洽了相互关系。
(4)加强民族干部政策的建设以实现民族关系的调控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因此,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5)加强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设以实现民族关系的调控
在当代中国,发展民族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各少数民族真正自主自治的前提条件,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加强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设,将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2.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以实现对民族关系的调控
在法制完备的社会,调控民族关系的主要手段是法律。
(1)建立健全民族法律体系
一是应积极制定直接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之间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二是尽快出台全国性的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平等权益的具体法律法规。三是要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四是要进一步搞好规范性民族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工作。
(2)完善民族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
一是应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尽快建立起中央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机关、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自治民族与非自治民族之间多层次多方面的制度性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监督机制。三是全面推行民族工作责任制,建立过错追究制度。四是在制定或修改民族法律法规时,要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和有关违法制裁机制的规定。
(3)不断强化人们的民族法律意识
在我国,人们长期以来对民族法律法规缺乏应有的认识,容易忽视宪法关于民族关系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国家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没有引起人们特别是汉族群众的重视。针对目前存在的民族法制意识较为淡薄的问题,国家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在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2]
3.加强社会环境建设以实现民族关系的调控
民族关系调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建设是完善民族关系调控的重要条件。一是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本质上要求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二是兼顾民族平等、经济效率。民族的发展,是在竞争的环境中追求效率的发展,也是在民主的环境中提高自身享有平等权利的发展。三是妥善管理人口迁徙。具有一定规模、涉及不同民族间的跨地域人口迁徙,必然会影响民族关系,在当今中国,人口迁移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管理。四是努力营造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民族关系调控,必须努力营造一个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社会氛围,要注重民族关系理论研究。五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开发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次重大历史变革,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它将对协调西部乃至中国各种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4.加强工作机构建设以实现民族关系的调控
设立专门的民族工作机构是实现民族关系调控的重要组织保证。民族关系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随着各种社会矛盾运动而变化发展,这就需要一个健全的民族工作机构网络,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有效地对民族关系加强调控。
在当代中国,民族工作机构主要是指中央的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以及地方的各级民族工作机构。调控民族关系的工作机构已形成一个多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民族工作机构的建设,总的来说,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监督调控的作用、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监督作用以及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直接调控作用。在加强民族工作机构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民族工作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民族工作机构人员素质,以能适应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要求。
[1][3] 金炳镐. 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 本书编写组.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 人民出版社,2007.
Ethnic Relations and National Harmonious Society
PAN Xiao-dong
The National Harmonious Society Building i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regulation of ethnic relations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strengthen regulation of ethnic relations in order to establish equality, unity and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 it is Ethnic Regions important cont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regulation of ethnic relations; National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C957
A
1008-7427(2011)06-0052-02
2011-03-28
作者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