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文,黄爽秋
(1.北京语言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83;2.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唐诗标题中六处县名考*
邓亚文1,黄爽秋2
(1.北京语言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83;2.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全唐诗》带“县”字的标题中,有六处传抄错误,分别是:胡城县、孟县、梓桐县、萍县、茅山县和桂江县。本文经过史志等资料的考证,将这六处错误加以澄清。
全唐诗;地名;考证
《全唐诗》带“县”字的标题中,有六处传抄错误,需要改正。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七绝《再经胡城县》一诗(《全唐诗》卷693。以下只引卷号)。诗为:“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这首诗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官吏对人民的残酷统治,真如石破天惊。许多唐诗选本都选了这首诗。
诗题中的胡城县在哪里?有些唐诗选本注为:“唐代县名,在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而查阅两《唐书》及《元和郡县图志》,唐时并无胡城县。
《辞海》(本文所引仅作旁证和线索)阜阳条载:“在安徽西北部,秦置汝阴县,明入颖州,清改阜阳县。”这与《二十五史》地理志的记载是一致的。限于篇幅,本文仅举少数史书为证,《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颖州汝阴条载:“禹贡豫州之城。春秋胡子国,楚灭之。秦并天下,为颖州郡地。在汉则为汝南郡之汝阴县也,魏晋于此置汝阴郡,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置屯田。后魏孝昌四年改置颖州。高齐罢州置郡。隋末陷贼,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于汝阴县西北十里置信州,六年改为颖州,移于今理。管县四:汝阴、沈丘、颖上、下蔡。”《隋书》汝阴郡载:“统县五:汝阴、颖阳、清丘、颖上、下蔡。”两《唐书》河南道颖州条载:“天宝领县四:汝阴、颖上、下蔡、沈丘。”这十分清楚地说明,唐代尤其是晚唐,没有胡城县,只有汝阴县。
然而,胡城县也确实存在过,但并不是在唐代。《后汉书·郡国志》汝南郡汝阴条下有括弧“本胡国。杜预注,县西北有胡城,地道记有陶丘乡,诗所谓汝坟。”《晋书·地理志》汝阴郡汝阴条下也有括弧“故胡子国”。因此南朝梁代将汝阴县改为胡城县,隋废,又恢复汝阴县名称(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自唐迄宋,再无改变。因此,对杜荀鹤来说,“胡城县”只是280多年前的一个历史名称而已。
那杜荀鹤为什么要将其写进诗题呢?可能的解释是借用前代县名影射当时现实。但这种理由并不充分。这首诗不是叙述和借用前朝故事,而是叙述诗人的亲身经历,是发生在晚唐社会的真实事件,不存在影射问题。借用前代县名,既无必要,也不应该。
在封建社会,“县”是朝廷直接管理的一级行政机构,设县、废县、并县、改名都得奏请皇帝批准。直接借用前代县名而不加说明,在《全唐诗》中还没有第二首。非得引用前代县名不可时,诗人一般用以下办法:
在旧县名前加定语。如晚唐诗人罗隐《过废江宁县》一诗(卷665)。《旧唐书·地理志三》江南东道润州上元条载:“楚金陵邑,秦为秣陵,吴名建业,宋为建康。晋分秣陵置临江县,晋武改为江宁。武德三年改江宁为归化。贞观九年,改为江宁县。上元二年,复为上元县。”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曾被贬为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罗隐生活年代,江宁县已改为上元县,故只好在“江宁县”前面加一“废”字。稍后的韦庄不用江宁县名称,另写有《上元县》一诗(卷679)。
省去“县”字。如杜荀鹤《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一诗(卷692)。《旧唐书·地理志三》江南东道常州晋陵条载“汉毗陵县,属会稽郡,晋改为晋陵郡,隋省郡,”变成了晋陵县,今为江苏武进县。在这里,杜荀鹤就是省去了“县”字而只保留旧县名“毗陵”。同样在对待前代县名胡城县时,杜也会省去“县”字。
唐代没有“胡城县”,但有“湖城县”。《旧唐书·地理志一》河南道虢州湖城条载:“汉湖县,后加城字。乾元元年改为天平县,大历四年复为湖城。”其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县。杜生活在晚唐,当时湖城县已经恢复。杜将其写进诗题,是正常的。
因此,笔者以为,杜诗的标题应该是《再经胡城》或《再经湖城县》,由于传抄错误,变成了《再经胡城县》。
盛唐诗人储光羲有五律《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一诗(卷139)。会稽是唐代县名,今为浙江绍兴市,《旧唐书·地理志三》江西东道越州条有载,但唐代没有孟县。
《辞海》孟县条载“在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秦为河雍县,汉为河阳县,唐末为孟州州治,明初废县入孟州,后改孟县。”
两《唐书》孟州条载,会昌三年设孟州,领河阳、汜水、河阴、温、济源五县。河阳原为武德四年所置盟州州治,八年属怀州,显庆三年改属洛州,孟州设立后,才为孟州州治,直至元代。《明史·地理志三》河南怀庆府孟县条载:“元孟州,洪武初以州治河阳县省入,十年五月降为县。”这说明,孟州和孟县并不同时存在。唐代只有孟州,明代才有孟县。储诗诗题中的孟县显然是错误的。
唐代无孟县,倒有与孟县字形相近的盂县。《辞海》盂县条载,在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滹沱河上游,邻接河北省。隋置原仇县,后改盂县。《括地志辑校》载:“并州盂县外城,俗名原仇城,亦名仇犹城,夷狄之国也。”《旧唐书·地理志二》北京太原府盂条载“隋县,武德三年置受州,领盂、寿阳二县。六年,移受州于寿阳。贞观八年,省受州,盂复属并州。”与其临近的县保留县名至今的有太原、太谷、文水、榆次、交城、阳曲、寿阳、祁县等。
从储诗内容看,也应为盂县而不是孟县。诗为:“越城临渤澥,晋国在河汾。仙绶两乡意,青郊一路分。野棠春未发,田雀暮成群。他日思吴会,尝因西北云。”很明显,储的两位友人一是去“越城”(今浙江一带,春秋时为越国)的会稽上任,一是去“晋国”(今山西省,春秋时为晋国,至今简称晋)的盂县上任。河汾即黄河与汾河,是流经今山西省的两条河流,诗中用以代指古晋国地域,亦即盂县所在地域。渤澥是古称东海的一部分,亦通称沧海,古越国在东海之滨,诗中用以代指会稽地域。诗的后两句“吴会”(东汉分会稽郡为吴、会稽二郡,后用以代指此二郡故地,即今江浙一带)与“西北”(唐时,盂县所在地,就中原而言,方位在西北)也是照应开篇的。如果是到今天的孟县(中原地区),就解释不通。
因此,诗题中的“孟县”实为“盂县”之误。
晚唐诗人罗邺有七律《赠东川梓桐县韦德孙长官》一诗(卷654)。这里的“梓桐县”也有传抄错误。
由于诗题中已明确指出梓桐县属东川,且诗中有“蜀酝天寒留客醉”句,所以查找起来并不难。《旧唐书·地理志一》载,剑南东川节度使驻梓州,领梓、绵、剑、普、荣、遂、合、渝、泸等州。查阅这些州,均没有梓桐县,只有梓潼县。《辞海》梓潼条载:“县名,在四川省北部涪江支流梓潼河流域,汉置县。”《旧唐书·地理志四》及《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剑州梓潼条载,“汉县。蜀先主分广汉置梓潼郡,西魏改为潼川郡,隋为梓潼县。”
梓潼原是大县。《旧唐书》及《元和郡县图志》载,梁分梓潼县置梁安县,寻改为黄安。隋分梓潼县置永归县。南朝刘宋分梓潼县置武都郡及下辨县,又改下辨为武功,后魏改为武连县。又分梓潼县置阴平县。南齐分梓潼县置相原县,隋改为临津县。就连剑州州治普安县,也是汉梓潼县地,南朝刘宋于此置南安县,北周改为普安县。
无需作更多的考证,“梓桐县”应为“梓潼县”。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写有五律《送陈明府赴萍县》一诗(卷276)。“明府”是唐代对县令的尊称,题意为送陈县令到萍县上任。但唐代没有萍县,只有萍乡县。
《辞海》萍乡条载:“市名,在江西省西部,邻接湖南省。三国吴置县,1960年改设市。”两《唐书》地理志均载,吴分宜春县置萍乡县,隶属江南西道袁州。从诗的内容看,也应为萍乡县。诗为“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僮。祠掩荒山下,田开野荻中。岁终书善绩,应与古碑同。”
陶公即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曾任彭泽(今属江西)令,著名诗人、隐士。“南随”句是从长安往南走。“雪岭”又称“江岭”(孟浩然诗“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指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县,素以梅花著称。清末民初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载南朝刘宋诗人范晔《赠陆凯》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即指此处。陈明府是到萍乡县上任,诗人将与萍乡县同属江南西道的历史名人陶公及雪岭梅花写进诗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因此,诗题中的“萍县”应为“萍乡县”。
武宗朝宰相李德裕有五律《遥伤茅山县孙尊师》诗三首(卷475)。唐时有茅山,但没有茅山县。武德四年曾设置茅州,州治句容(今属江苏),七年州废。茅山是道教胜地。《南史·陶弘景传》载,陶曾“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昔汉有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润州条两处提到茅山。一处为延陵县载:“茅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三茅得道之所,事具仙经,不录。”延陵是古县,西晋太康二年分曲阿县置,宋熙宁五年废为镇,今属江苏镇江市。另一处为句容县载:“县有茅山,本名句曲,以山形似己字,故名句曲。有所容,故号句容。茅山,在县东南六十里。”《辞海》茅山条则更详细:“原称句曲山,在江苏省西南部,地跨句容、金坛、溧水、溧阳等县境。有蓬壶、玉柱、华阳三洞和唐碑、元碣等名胜古迹。传说西汉茅盈兄弟三人修道于此,因又名三茅山。晋计谧、梁陶弘景、唐吴筠等著名道士,均曾于此修道,道教称为第八洞天。”茅山的确称得上道教名山,但历朝从未设置过茅山县。
在唐代,由于皇帝的亲自提倡和尊崇,道教发展很快,不少达官贵人甚至公主都主动请求当道士,与道士交往也成为一种时尚。李的三首诗就是哀挽孙道士的。此前,李还写有五律《寄茅山孙炼师》诗一首(卷475),这里的“茅山”后面就没有“县”字。“炼师”与“尊师”都是对年高有德的道士的称呼,就象称老和尚为“尊者”一样。孙尊师可能就是孙炼师。诗中有“何地最翛(读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然·华阳第八天”的句子,写的就是茅山仙境。
显然,李诗原题是没有“县”字的。这也是传抄过程中误加上去的。
初唐诗人宋之问写有五古《下桂江县黎壁》一诗(卷51),描写了桂江的急流险滩,也为我们考证桂江县提供了地理范围。
《辞海》桂江条载:“西江支流,在广西东北部,其上游为漓江,南流经桂林、阳朔、昭平等县到梧州入西江。长437公里。沿岸多石林岩洞,以风景秀丽著名。”
《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有五处提到桂江。一处为桂州(今广西桂林市)条载“因桂江以为名”。二处为桂州临桂条载“桂江,一名漓水,经县东。”三处为桂州灵川条载“东临桂江。”四处为桂州阳朔条载“漓水,在县西二十里。”五处为富州龙平(州治,今广西昭平县)条载“漓水,东去县二十一步。”桂州领十县:临桂、全义、灵川、阳朔、永福、建业、理定、恭化、永丰、荔浦。保留县名至今的有临桂、灵川、阳朔、荔浦,恭化现为恭城,全义现为全州。富州领三县:龙平、开江、思勤。另梧州领三县:苍梧、戎城、孟陵。(两《唐书》所载,县名略有不同。)这些县都在桂江流域,就是没有桂江县。
宋之问晚年被贬钦州(今广西南部),是途经桂江的。“下”在唐诗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为自某地乘船沿江而下,如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一为乘船沿江而下往某地去,如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宋诗诗题既可理解为自黎壁沿桂江而下,也可理解为沿桂江而下往黎壁去,黎壁则是桂江沿岸的某个地方。诗中写道:“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吼沫跳急浪,合流环峻滩。敧离出漩划,缭绕避涡盘。舟子怯桂水,最言斯路难。”这种描写,再明白不过了。
唐代“桂”字起头的县只有四个,即桂平(今属广西,在黔江与郁江交汇处)、桂岭(今广西贺县桂岭镇,离贺县约五十公里,贺县离桂江约七十五公里)、桂阳(今广东连县)、桂溪(今重庆市垫江县),这些县均离桂江甚远,故桂江县也不是这几个县的误写。而桂江流域与“桂”字有关的县只有一个“临桂县”。
因此,宋诗标题中的“桂江县”可能有两种错误:(1)桂江为临桂之误;(2)“县”字是多余的。如此,则宋诗标题应为《下临桂县黎壁》或《下桂江黎壁》。
附记《全唐诗》中带“县”字的诗题共269首,包括重复2首(卷313罗《行县至浮查山寺》一作卷770罗炯诗,卷554项斯《闻友人会裴明府县楼》一作卷678许彬诗)。除去泛指1首(卷720裴说《南中县令》)、虚指(县内、县厅、赴县等)35首外,有具体县名的为233首。另有诗作者自题“临淄县主”诗1首(卷866)。共涉及县名144处,其中136处为唐代县名,2处为五代南唐县名(卷749《题吉水县厅前新栽小松》等4首,卷765《湖口县》1首。此2县今属江西省),六处系本文所考证县名。
[1]彭定球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丁成泉等.古今诗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3]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上海群书出版社.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5]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538.
[6]刘珣等.旧唐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刘宋,范晔.后汉书·郡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9.
[8]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237.
[9]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
[10][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651.
[11]李秦.括地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846.
[13]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M].北京:中国书店,1984.
[14]李廷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628.
[15]中国地图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
H17
A
1006-5342(2011)01-0053-03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