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视域中的京剧起源

2011-08-15 00:55李军王晓兰
关键词:西皮腔调灯影

李军,王晓兰

(1.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河北石家庄050081)

齐如山视域中的京剧起源

李军1,王晓兰2

(1.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河北石家庄050081)

对于当下热议中的“京剧学”的建构而言,京剧的起源是个绕不开的问题,但这一问题在当下的戏曲史学界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个问题上,齐如山提出了独特的看法,他大胆推测西皮与二簧均起源于陕西南部汉中一带,西皮与二簧的合奏最早实现在陕西的皮影戏中。他提出此说的证据有二:一是经过间接的田野调查后,认为二簧产生于陕西南部兴安府东边一带;二是经过深入比较陕西皮影戏与早期京剧的表演风格和舞台特点后,认为西皮腔最早产生于皮影戏,西皮与二簧的合奏最早实现在皮影戏中。由于种种原因,齐如山此说至今没有引起戏曲史家们的注意。

齐如山;京剧;皮簧;起源

引言

众所周知,京剧成熟于北京,成熟于进了北京的“四大徽班”[1](P1-3)。但京剧的主体性、标志性腔调西皮与二簧(或称二黄,本文依齐如山原著惯例,称二黄为二簧,将西皮与二簧合称为皮簧,下文不再注出)显然不起源于北京。那么,皮簧起源于何处?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但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经详细梳理,笔者发现,在众多的皮簧起源说中,活跃于民国时期的戏曲理论家齐如山(1875—1962年)的皮簧起源观独树一帜,但因种种原因(比如齐氏原著的非学术形态原因,齐氏提出此说的文章不是一种严格的学术式、考证式、专一论题式著作,而是一种漫谈式、感悟式、略显芜杂的语体形态,其中的学术创见需要细加整理;再如政治原因,齐如山在全国解放时,追随蒋介石到了台湾,曾担任台湾蒋介石政府“教育部”下属的“歌剧改良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该委员会的工作等),齐氏此说备受冷落,始终没有进入戏曲史家们的视野。因此,现在来梳理齐氏的皮簧起源说仍然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在当下的戏曲史学界,最有影响的皮簧起源说是“皮簧始于湖北的黄冈、黄陂县”一说。最早提出此说的人大约是清嘉道年间的杨静亭。杨氏在他的《都门纪略》中曾说:“近人又尚黄腔,黄腔始于湖北黄陂县,一始于黄冈县,故名二黄腔”,认为二黄之名即由黄冈、黄陂二地的地名而来。持此说的人认为,黄冈、黄陂与安徽的安庆地区毗邻,语言、风俗相近,因此起源于黄冈、黄陂一带的二黄腔很快就传播到了安庆地区,后被安庆戏曲艺人加以改造,遂成为“徽班”中的主要腔调之一。当然,他们也指出,二黄腔在湖北兴起后不仅传到了安徽,同时也传到了湖南、广西、广东等地。他们认为,湘剧、桂剧中的“南路”,粤剧中的“二王”(即二黄之讹音),都源于湖北的二黄腔。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的“徽剧”条中则认为二簧腔产自安徽,是由安徽之吹腔、拨子演化而成。“初时,吹腔中出现了一种低调吹腔,用昆笛伴奏,因其四平、昆腔风味较浓,称之为‘四昆腔’、‘昆平腔’,亦有人称之为‘咙咚调’(浙江徽班称‘龙宫’,疑系‘咙咚’之讹)。这种腔调后受拨子影响,并改用唢呐伴奏,形成了‘唢呐二簧’(又称老二簧)。之后,又吸收了拨子的一套板式结构,并加以演化,才形成板式变化比较完整的二簧。二簧改用胡琴伴奏,唱腔更加流畅柔和,后又变出了反二簧。另外还有一种‘二簧平’(二簧平板),由吹腔直接演变而成,浙江徽班称之为‘小二簧’,后变为京剧的四平调。因此二簧腔先后形成了四类腔调,即二簧平(小二簧)、老二簧、二簧、反二簧。”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二簧腔有两种。一种出自安徽,系由吹腔演化而成;另一种产自湖北,“湖广”二字急促拼读为“黄”,故讹称“黄腔”。产自安徽的写作“二簧腔”,这个名称是由为其伴奏的两支唢呐而得。“二簧名宿”高朗亭1790年进北京演唱的二簧腔即指此。因安徽省旧有“二簧腔”,故杨静亭在《都门纪略》中将产自湖北的二簧腔附会成“二黄腔”,在道光八年至十年(1830年左右)汉调艺人王洪贵、李六等人将此种声腔带到了北京[2](P7-8)。

此外,还有人认为二黄腔源于江西的宜黄腔。因为江浙口音的“二”、“宜”字音相近,“二”系“宜”之讹读[3]。还有人认为二簧腔系由“四平调”(又称作平板二簧)发展而来,而四平调又是由吹腔变化而来。最初唱四平调是用两支唢呐伴奏(后改为胡琴伴奏),因为每支唢呐各有一个簧管,二簧腔即由伴奏的两支唢呐的两个簧管而得名。持此说者把“黄”字加一竹字头,写作“簧”。等等。

齐如山对皮簧来源的看法不同于上述任何一种。在收入《国剧漫谈》的《皮簧之来源及改造》一文中,齐如山曾较为完整地表达了对皮簧来源的看法:

“按皮簧不但不是北平(北京)所产,且不是始自安徽、湖北。从前北平戏界老辈都说皮簧始自湖北之黄陂、黄冈,故名二黄。西皮始自黄陂县之西境,故名西陂,简写西皮,我也很相信这些话。后来老友欧阳予倩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说,他有事到黄冈去,遂决定到彼处去调查调查皮簧的发祥地,没想到考察了许久,一点影响全无,一点痕迹也没有得到。当时我看了这段文字便以为皮簧决非出自黄陂、黄冈,其原因有二:一、汉口虽然很繁华,但不过是一个河陆埠头,没有文化可言,不大可能有什么文化美术的事业发生,这也就如同上海无论多繁华,不会有文化;二、倘始自黄陂、黄冈,则无论多少年,必能有遗迹可寻,况皮簧发达不过二百余年,何至于原产之地,一些影响也没有呢?所以可以断定,它决非始自湖北。”

既然不起源于湖北的黄陂、黄冈,那么起源于何处呢?齐如山在同一篇文章中接着论道:“经二十余年的研究考察,(我认为)皮簧实产生于陕西南境兴安府东边一带,它所以名曰‘汉调’者乃汉南、汉中之汉,非汉口之汉。”

为什么认为皮簧起源于陕西南境的兴安府东边一带呢?齐氏立此论的证据是什么呢?齐如山接着说道:

当初所以能有此发现者,最初是因为听到两位陕南人说话。两位都是北大的学生,一系陕南石泉县人,一系西乡县人,他们两位前后不同时,都问过我为什么北平唱的二簧和他们家乡的二簧腔调一个味道呢?我自从听到这种话便想要调查调查,以后遇到汉中府一带的人,都要问问,大致都是如此说法。有两次收获最多的,是西安易俗社到北平,问他们里头的教习与老脚,都说陕西早就有,二簧实在是产自陕南一带。现在还算风行全省,自从平津二簧班到西安演唱后,大众便管平津去的呼为二簧,遂管本地原有者改呼为本地二簧或土二簧,至今汉中府以东几县之内,所有的村庄野老农夫,妇人孺子,一张口所唱的都是二簧,……以上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也相当靠得住。[4](P1544)

京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西皮与二簧的合奏。按齐如山的说法,二簧腔产自陕西南部,那么西皮腔产自何处?二簧与西皮又是在怎样的一种情形下实现合奏的呢?这些问题是研究京剧起源时绕不开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齐如山在他的文章《国剧中五种大戏之盛衰》中有明确的论述。

齐如山认为,西皮腔有可能产自陕西汉中一带,最早有可能是皮影戏中的一种腔调,后与产自汉中东部的二簧腔实现了合奏,由于对于二簧腔来说西皮这种腔调是从西部传来的皮影戏中的一种腔调,所以就命名之为“西皮”,且一直流传至今。齐如山说:

……西皮腔的皮字,也许就是来源于这个皮影的皮字,再说二簧腔,始自兴安府一带,汉中以东有之,以西则不见,此层凡到彼处者皆知之,而本地人亦皆如此说法,可是汉中有灯影,而名曰皮腔,后来与二簧合并之后,这种腔调乃由西边传来,遂以西皮名之。[4](P1510)

齐如山还认为皮簧戏与皮人灯影戏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他还推测,“大概皮簧最初就是灯影戏”[4](P1509)。也就是说,齐如山认为二簧与西皮的合奏很有可能最初实现于灯影戏中。齐如山是在认真比较当时流行于陕西一带的二簧灯影戏与皮簧戏在舞台处理与腔调特征的异同的基础上提出这一观点的。

首先,齐如山发现当时陕西一带流行的二簧皮影戏的腔调与流行于北京的二簧古调(指异于“四大徽班”于清乾嘉时期带到北京的徽调二簧与从武汉直接传到北京的通俗所谓“汉调”的二簧)极为相似:

二簧灯影……念白歌唱,则分生旦净丑,每行由一个人担任,如唱生者不唱旦,与平常越剧大致相同,所唱之腔名曰二簧,一切湾转韵味,与北平从前之汪桂芬、许荫棠等所唱者,相似之点颇多,是盖为二簧之古调,而亦无若何之变更者也,其乐器亦以胡琴为主(与北平皮簧所用之胡琴无异),胡胡辅之(即梆子腔所用者,武场乐器,亦与北平皮簧相同,此种发源于汉阴、石泉等县,而盛行于西安等处)。[4](P1509)

其次,齐如山发现皮簧戏与二簧灯影的歌唱特点相同。

按歌唱说,(皮簧戏)也似与影戏有大关系,其中有许多情形,可以如此推测,如在梆子腔中,生旦腔调不同,可是都用本嗓,南北曲(即昆曲,引者注)生用本嗓,旦用小嗓,可是腔调一样,无论那一个牌子,生旦净丑都可合唱。而皮簧就不然了,不但生用本嗓,旦用小嗓,各有不同,而腔调也截然两事,比方同是二簧慢板,生旦净丑的行腔大致都不相同,灯影戏也是如此,生用本嗓,旦用小嗓,腔调亦各不相同,由此便可以推测两者有关联的关系。梆子的歌唱讲声势韵味,行腔的时候不像皮簧之方便,灯影的唱法,是湾转多而方便,与皮簧意味极相近。戏中之歌唱,意义很多,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为坐立之歌唱,一为行动之歌唱,昆腔梆子中,行动之歌唱较多,昆腔中如夜奔、夜巡……等等,都是如此,梆子中如血手印、断桥……等等也皆是如此,以上皆是随走随唱,皮簧中则坐立之歌唱较多,如祭江、祭塔……等等书不胜书,虽有起解、南天门……等等走唱之戏,然亦是由梆子腔翻来,……皮簧中之回荆州,逃跑时,旧无编辫子之办法,至梅兰芳、杨小楼、王凤卿、余叔岩等合演此戏才添上,其唱词亦系鄙人所编,其实如昭关、红鸾禧、恶虎村、御碑亭、马上缘、得意缘等等诸剧,以情节论,若梆子班排演,定有大段行路唱歌之场子,而皮簧则无之,……看以上之情形,皮簧早年实无行动之歌唱,有之,亦必用“扯四门”的办法,仍是立住方唱,与一面走一面唱之情形大不相同,再观影戏之组织,除战斗外,大半亦系坐唱,或对唱,至行动歌唱之戏,则极少,大段行走歌唱之戏更是没有。盖因皮人在窗上,只是走来走去,不易美观,且遇有大段唱工,正是耍皮人者休息之时,故不愿使之行动也,此点两者亦即相似,则当然有联互的关系。[4](P1509-1510)

可见,盛行于陕西南部的二簧灯影戏与皮簧应该存在着某种“血缘“关系。但是,是皮簧影响了二簧灯影,还是二簧灯影戏影响了皮簧?也就是说,二簧灯影与皮簧哪个更久远一些呢?齐如山认为,此问题已不可考,但可以间接证明的是,与皮簧腔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的二簧灯影远在明代时应该就存在于陕西南部一带。

为证明陕西二簧灯影的历史悠久,齐如山还考察了陕西的灯影戏。齐如山发现当时盛行于陕西的皮人灯影戏种类很多,但从它们所唱腔调来看,似可分为两类,一类与梆子腔相近,一类与皮簧相近。与梆子腔相近的皮人灯影戏中,著名的有“碗碗灯影”、“卧弓灯影”、“道情灯影”、“线板灯影”等;与皮簧相近的有“二簧灯影”。通过比较这两类灯影戏所用皮人,齐如山发现:

……二簧灯影,发明似较早,所用皮人,尺寸大,高约一尺有余,雕绘不及前四种(指流行于陕西的碗碗灯影戏、卧弓灯影戏、道情灯影戏以及线板灯影戏中的皮人)精美,是盖尚存旧日之规模,未有若何之变迁也。……前面已经说过,它(二簧灯影)用的皮人,比其他各种都大而古朴,这是见它比别的早,因为世界上的工艺美术,最初都是古朴,渐进而变为纤巧,没有由纤巧而变为古朴的,由此便可断定它比别的(别种皮影戏)早。

齐如山指出,从明、清时的各种笔记小说或府、县志中可以看到碗碗灯影、道情灯影等皮影戏在明代即已出现,在清代已相当盛行。以此推断,早于碗碗灯影、道情灯影等皮影戏的二簧皮影戏应该早在明朝时就已出现,也就是说,二簧腔、西皮腔以及它们的合奏早在明代就在陕西南部一带相当盛行了。齐如山认为,这一现象也可作为皮簧起源于陕西南部观点的证据之一[4](P1909-1910)。

由此可见,在有关皮簧起源的纷纭“众说”中,齐如山又提出了独特的一说,并且作了一定程度的论证:在间接性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推论,尽可能多地询问各种相关人员,而后进行归纳推导,直到得出结论;从腔调和舞台特色两个角度入手,对陕西的皮人灯影戏与皮簧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得出它们具某种血缘关系的结论,进而推断皮簧起源于陕西南部。

对于时下热议中的“京剧学”的建构来说,京剧的起源无疑是个绕不开的问题,但此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笔者以为,齐如山在京剧起源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迥异于诸如“黄冈、黄陂说”、“宜黄说”等全新的观点,或者说是一种“理论假说”。事实上,在齐如山之后,持皮簧起源于陕西这一观点的人已大有人在,在后人的努力下,皮簧起源于陕西这一观点的新的论据不断被发现。随着新论据的不断被发现,齐如山这一颇有理论假说意味的皮簧起源观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发酵演变成一个学术共识。如果这个“或许”变成了现实,那么,齐如山的贡献将具有开创意义。

[1]北京/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上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王芷章.腔调考原[M].北平: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

[3]杜颖陶.二黄来源考[J].剧学月刊,1932,(8).

[4]齐如山.齐如山全集(第三卷)[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On QI Ru-shan’Beijing Opera Origin Theory

LI Jun1,WANG Xiao-lan2

(1.School of Arts,Shijiazhuang Railway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43,China;2.Department of Management,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81,China)

About building beijing opera theory,it was important where Beijing opera had come from.However,Until now,the consensus among Beijing opera historians is not reached yet.On this issue,Qi Ru-shan had brought forward his unique views.He thought that Xipi and Erhuang came from Hanzhong area of south Shanxi,and Xipi and Erhuang would play together in Shanxi’Piying firstly.Qi Ru-shan’s viewpoint came from two causes:one was the on-site investigations;the other was comparing Shanxi’piying and early Beijing opera about these performance style and stage characteristics.Qi Ru-shan’s viewpoints are not given fair concern till now.

Qi Ru-shan;Beijing opera;Pihuang,Origin

I207

A

1008—4444(2011)06—0081—04

2011-08-12

2010年度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河北籍戏曲理论家齐如山的戏曲本体论研究》(sj2010828)

李军(1972—),男,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王菊芹)

猜你喜欢
西皮腔调灯影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半盏——第八话:灯影下
上海腔调
浅谈皮黄腔的发展及音乐贡献
论广东汉剧唱腔结构与特色
元稹与灯影牛肉
西皮慢板
腔调·愿君日后多争气
“名门范”夫妻的复古优雅腔调
川中震旦系灯影组储集层形成及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