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勇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从“in-on-at”看介词认知语义的试探性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彭智勇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空间介词是认知语义学所研究的重点。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探讨了空间隐喻意义的心理认知过程,以in-on-at这几个英语中常见的介词为例,对它们的原型意义,以及在时间、动作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义延伸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中空间介词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指出了其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介词;隐喻;认知;应用
隐喻研究的代表人物 G.Lakoff 和 M.Johnson 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语言学家才开始全面反思和挑战旧有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的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产生映射,是意象图式的作用。意象图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规则,更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图像。人脑在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去认知新鲜、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实现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隐喻性映射,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
人类认识世界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普通,由此及彼的认知过程。对于那些具体的、结构清晰的概念,人们很容易体验和掌握;对于那些抽象的、结构复杂的概念,人们通常借助于其他具体事物,通过具体事物来类比,了解它的抽象意义。这时具体事物的某些意义通常转移到抽象的概念上,即以一个认知域向另外一个认知域进行映射,英语介词是虚词,表示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空间介词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与某一界标的关系,例如在这样的句子中:The cat is under the table.“the cat”的定位与界标“the table”有关系。介词属于具有多种解释的词语,它们既有不同的意义,又有相互关联的意义,它们以相当系统的方式,通过基本中心意义引申出多种不同的空间意义。通过概念意义的隐喻,从某一介词的空间意义中可以引申出这一介词的比喻意义。任何语言都具有语义再生功能。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假设,空间表达作为语义编码的基础,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述更为抽象的概念。隐喻是语义引申的重要手段,具有空间指涉意义的介词意象性强,自然成为隐喻引申的重要温床,从而使空间介词具有了多方位映射的特征。而在把空间概念作为源域投射到目标域上的过程之中,空间域的意象及内在逻辑都会保留下来,这就形成了空间隐喻的基础。事实上,我们大部分概念都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空间隐喻建构的。根据原型理论,每个空间介词的语义范畴是一个原型范畴,并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性映射发展了介词的多义性,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原型义在语义范畴中最为突显、最具代表性,是人们最先认知,也是介词最初获得的义项,即“空间”义。很多介词都可以用来表示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如:beyond表示“在……远处”,under表示“……下方”。从下面几个事例可以看到,介词在 B句中的意义有些延伸和转折,但是这些变化和转移都是开始于介词的最初空间意义。这些意义通过扩展和延伸,便具有了隐喻意义。
1. A The bird is looking all directions below her for any enemy.
B It is below your dignity to do such a thing.(有损尊严)
2. A There were seen under the tree.
B The house was under construction.(在建筑中)
3. A There was a sign over the door.
B We have a boss over us.(管辖)
其他义项把原型义作为认知参照点,通过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延伸和扩展,形成一条相互关联的意义链。通过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投射,介词通过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投射,介词发展了不同的义项,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尽管每个义项延伸和扩展的语义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交叉相似性,即边缘义项的语义无论如何抽象,均与原型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对于介词空间意义的透彻理解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一词语来表达特定的隐喻,而不选择那一词来表达。认知语言学普遍认为,空间隐喻对人类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Lakoff认为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它将作为原始域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抽象的目的域上,在此过程中,空间意向及其内在的逻辑都被保留下来。根据Langacker认知语法理论,意向图式主要由射体(trajector,TR)界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表现的是TR和LM之间的不对称关系,TR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物的TR所经过的路径称为PATH,意象图式并不一定表示TR和LM之间的动态关系,它也可以表示二者之间的静态关系。当所表示的关系为静态关系时,PATH为零。
4. I put the book at the desk..(指书在桌子边某一点)
5. I put the book on the desk. (指书在桌面上)
6. I put the book in the desk.. (指书放在抽屉里)
我们可以把desk看做容器,为LM,它表示与TR(book)的点面体关系。然而在下面句子里,这些介词逐渐延伸出隐喻意义。
7.She is at the end of patience.(忍无可忍)
8.He is an expert on international trade.(在国际贸易方面)
9.We were all in ther dark about it.(蒙在鼓里)
多数介词的原型义都与空间关系密切相关,因此理解它们的形象特征是理解其隐喻含义的重要前提。at 的原型义是将某处视为一点或指示较小的地点,如(at hand)在手边;on 的原型义是表示在表面上有接触点,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所支撑这一概念,如on board 在船、飞机或车上;in 的原型义是表示处于某个三维空间之中,其空间意义与容器的意象图式相关联,如in the middle of 在……的中间。王寅认为,上述介词被转用来表示时间、动作和抽象思维等概念时,也大致遵循“点、面、体”系统对应映射规律。它们所形成的“点面体”语义结构形成了一个跨概念域隐喻微系统,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英语教学。
这一概念系统在被隐喻性地用在时间概念域时,也大致遵循“点面体”的规律。英语在表达时间概念时有两个相互参照的意象:时间点和时间段。 at 表示时间点,指极短的一瞬间,或作为按时间点考虑的时间段,具体时间可缩至一秒钟,也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在o’clock前用at。on 指某一时段中的某一时间点,或两个时间点的紧密接触,表示比 at更长的时间,如某日、某日某段时间,或修饰语 + 某日某段时间,如 on the point of 正要 …的时候 ,on schedule/ time。表示某事发生的时、日或时机,一般带有修饰词,多用在一天以内的时间,如:on a fine morning,on a quite evening。在这期间,on由空间域向时间域辐射,在on表示的时间关系中,TR作为主体引申为一个时间短暂事件,LM作为方位体引申为“一个时间点”,on表示时间短暂的事件发生在这个时间点上。如:I hope to see you on Sunday.
时间点和空间概念中的实体面一样,只是人的认知心理图式,也就是说,在人的认知心理上将某个时间或某段时间视为一个时间点。in表示时间时,通常是把事件或行为看做一个物体,物体穿过有界的空间与物体穿过容器所花的时间产生了空间和时间的内在联系,在时间范围内就在容器里,在时间范围外就在容器之外。 由此可见 in 表示的是在某段时间里或某过程 ,时间跨度可以和空间一样无穷大。
当这三个介词隐喻性地转用于动作、抽象概念域时,在很多情况下也存在“点面体”的内在思维规律。at 表示动作概念时,多表示在短暂时间内发生的动作,如 at the thought of 一想到……就,at first sight 乍一看,at the mention of 一提到……就;当 at 接在那些表示“急促、有力、迅猛”等含义的动词之后,则隐喻性地暗指动作的能量聚集于一点,如 shoot at 向……射击,gaze/glance/ staret 盯着看,catch at 抓住。at表示“点性概念”的数字:某一准确的数字,在数轴上被标为一点,因而为“点性概念”,与at表示“点性意义”是相吻合的,两者自然就可共现。如:at one-third of the height at a coat of $100 at a depth of 30 meter
当它接在表示情感的形容词之后,往往表示因某事 可视为一点而引发的一定反应,如 be amazed/ shocked/ surprised at 对…感到惊讶。
on 与表示动作概念的单词连用时,其原型义“面”可隐喻性地表示“工作面”,含有“将某事置于……之上,担当或承担”之义,如 build on 建立于,plan on 打算,on guard警戒。此外,on 还可隐喻行为对象或动作的持续,如look down on 轻视,wait on 服侍,on the go/move 活跃,忙碌,on the increase 在增加。 On与“身体部位”概念连用时往往也含有“面、上”等隐喻性含义。如:on one’s shoulders(落在肩上) on foot(脚在地面)行 on one’s toes(脚尖着地面)机警地, on one’s heels(脚跟不离地)紧跟不舍。在同某些抽象概念共现时,on 通常表示“面”、“上”等隐喻性概念,蕴涵“论/关于”等意义。
in 表示动作时,通常把各式各样的事件或活动当做容器,如果参加此活动或与此事件相关,就处于容器之中,如in blossom 开花,in operation运转,pull in 进站,take part in参加。 这种情况下,其后接表示动作、抽象概念或情感等概念时,就将其原意隐喻性地表示为被某种状态、情景、心境所包围,意思是处于….状态/情景/心境之中。in 后接表示抽象概念的单词时,隐喻为精神、情感、权力等被某种状态包围,如 ingood spirits心情好,in hot water 处于困境之中,in panic 惊恐地,in power 掌权。“穿衣”用in,“穿衣”概念是指人被衣服所包围,在衣服之中,这实际上是 in表示方位性的一种延伸用法。如:in plain clothes
in shorts in a gym suit 在表示穿什么样颜色的衣服时,说话者侧重在颜色,可以省略表示“衣服”的名词,直接说成:in blue in red in bright color 这都是in在表示“穿衣”概念时的又一种隐喻性表达方法。
介词的用法简练、表达灵活,特别是可以和其他词类搭配,构成介词隐喻,在其原型义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出众多的义项,对于语言教学和学习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英语是最具一词多义特性的语言,但大多数学习者在学了原型义后对其他义项关注不够。如果能从认知角度解释或理解介词的空间意义及其隐喻意义,明晰词组或短语中所包含的隐喻概念,将会把学习者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习得创造性活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介词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空间隐喻概念,重视分析认知结构,指导学习者挖掘意义的构建模式,摸索隐喻的映射规律,从而促进他们对空间映射的充分理解和对英语介词搭配的掌握。本文通过介词at-on in的认知隐喻模式的探讨,目的在于揭示外语学习者习得英语介词的心理途径,从认知角度来探讨介词意义多元性的理据,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于善志. 英语空间介词以及隐喻派生[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
[2] 张辉. 认知语义学述评[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12.
[3] 郑艳霞. 从认知角度看介词意义的多元性[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2.
G642
A
1008-7427(2011)01-0128-02
2010-10-04
2010年湖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CX2010B28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