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英译中的创造和补偿

2011-08-15 00:50
关键词:译语许渊冲译者

江 庆

汉诗英译是翻译实践中一个独特的领域。译界足够关注,各种方法路径的研究寓目即是,也有涉及此领域的专门论著。本文试图将解释学理论和诗词翻译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汉诗英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损失和补偿。

一 阐释学派翻译活动四步骤

英国文学阐释学派中最具影响的翻译家乔治·斯坦纳认为翻译活动是一个阐释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信赖,即根据以往经验相信待译材料之言之有物,值得译者进行翻译;第二步侵入,指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种语言、两种思想形式之间的冲突,因而对原文的了解、认识和解释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入侵活动;第三步吸收,指将原作的意义和形式移植到译文语言中去,但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同化,这样有可能会严重影响译文语言的结构,又可能因原文语言的影响失去译文语言的本色;第四步补偿,即把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有的地方(2001:312-316),这样才能使原作在新的文化领域里继续生存下去。译作不及原作或译作高于原作都会打破基本的平衡,完美的译作应该与原文完全平衡,然而又不是平庸的重复。

由于中西文化、语言和历史的差异,翻译的过程中免不了会丢失信息,所以翻译必须要经历“补偿”的阶段。如何补偿?如何“把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有的地方”?

许渊冲先生在《文学与翻译》中提出了“以创补失论”,他转引了《郭沫若论创作》的“编后记”中的话:“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因为文学翻译“需由创造精神”。他认为:“译诗不但有得有失,而且是可以有创造的。只有这样,才能译出诗的情趣。”(许渊冲,2003:33)通过语言上表层意义的某种叛逆,取得深层内涵上的对等,也就是“神似”的效果。

二 汉诗英译“创造性叛逆”

针对创造性译诗,孙致礼提出过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他总结了两种常见的转化处理情况:一是在语言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要敢于冲破源语的束缚,译出最贴近而又符合译语规范的译文。二是在遇到原文出现“文字游戏”之类的变异情况下,要采取“以变应变”的策略,舍弃表层意义,传达深层意蕴,也就是译出精神。(孙致礼,2001)

1.语言文化差异较大时的创造与补偿。以蒋捷的《一剪梅》及其译文为例。

原诗: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译文:Can boundless vernal grief be drowned in vernal wine?

My boat’s tossed by waves high;

Streamer’s of wine shop fly.

The Farewell Ferry and The Beauty’s Bridge would pine;

Wind blows from hour to hour;Rain falls shower by shower;When may I go home to wash my old robe outworn;

To play on silver lute

And burn the incense mute?

O time and tide will not wait for a man forlorn;When cherry’s red,spring dies,

And green banana sighs.(许渊冲,1996)首句点出“春愁”这个主题,后几句话展现了“舟过吴江”的动态画面。“招”字引出两义:(1)表示岸边酒楼的酒帘飘扬,招揽客人,既是对前面的“待酒浇”的呼应,也可以表示“正欲浇愁闻酒香”;(2)暗示“满楼红袖招”勾引客人。吴地方音软媚,就连渡与桥的名字也带艳含香。这就又加了一层勾引的气氛。所以在翻译时,若把“秋娘渡与泰娘桥”的这两个事物的名字用音译或用音译加注的方法翻译出来,就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于读者心中激起共鸣。许渊冲教授将其译为The Farewell Ferry and The Beauty’s Bridge,一个“Farewell”,一个“Beauty”似乎瞬间牵绊住了作者的归途,“招”的概念被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虽然这种译法,已不可称其为“形似”,使“秋娘”“泰娘”的“音美”和“音似”消失,同时也消减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但是它所产生的“神似”的效果是很大的。后六行中,译文将“流光容易把人抛”译为time and tide will not wait for a man forlorn,引自英文谚语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在man之后增译(后置)修饰语forlorn,一来使其符合原诗意境,使其融入整个译文中去。二是我们经常使用否定的句式,以起到强调作用。虽然译文没有译出“抛”这个具体的动词,但从全文看,使用英语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和原文要表达的“时光不待人”的意味是几乎完全一致的,这种方法更容易将目的语读者带入到该诗的意境中去。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分属截然不同的语系,其文化渊源自然大相径庭。而译文读者也很难发掘其中的象征意义。这时候为了不必要的误解,我们可以补充诗句中的文化意象,使其喻指的含义得以凸显。如许渊冲(2003:15)将杜牧的《清明》中的清明这一时节译为“the day of mourning”,便是由于中西方风俗的差异,在西方没有扫墓的风俗,所以只好用通俗的英语,再创造一个“清新生动形象和优美的境界”,将其隐藏的意义揭示出来,与译语读者产生共鸣。下面试以李白的《清平调词》加以详细说明:

原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诗:Her face is seen in flower and her dress in cloud,

A beauty by the rails caressed by vernal breeze.

If not a fairy queen from Jade-Green Mountains proud,

She’s Goddess of the Moon in crystal Hall one sees.(许渊冲,1997)

该诗是李白奉召为杨贵妃而作。首句可做多种理解:人们看到云裳,就像看到她的衣服;看到娇艳欲滴的牡丹,就像看到她倾国的容颜,或者说:她的绝色容颜是天上云彩心甘情愿做她身上的一片衣服;就连百花之王牡丹,也自叹弗如,只想成为她脸上的笑靥。这里,译者将其翻译成Her face is seen in flower and her dress in cloud,虽然译出了“花作容颜,云作衣裳”,但没有将“想”字表现出来,若采用第二种说法以强调甘愿作其容颜和衣裳,就更能突出贵妃之美,这是一失。另外,外国读者不能理解,群玉山、“瑶台月下”与杨贵妃的美貌有何联系。在翻译的时候就应该适当创造,将诗中的文化意象补充出来。译者把“群玉山”和“瑶台”的主人点明了出来,她们就是fairy queen(仙后,即西王母),或者是Goddess of the Moon(月宫的女神)。将中国的文化意象归化译为西方的意象,当译语读者一读到这几个词,一下子就能明白杨贵妃有多美了,用主人代替地点,用译语读者熟悉的意象代替陌生的意象,这是一得。

2.语言文化差异不明显,出现类似“文字游戏”时的创造与补偿。

虽然中西语言和文化之间由于历史、政治、地理环境的不同而造成了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不少方面还是可以产生共鸣。翻译的过程可以“异中求同”,即在异中找出可以取得共鸣的部分。这就需要译者加以一定程度的创造,以补偿丢失的“异”的部分。以孙周卿的《蟾宫曲.山居自乐》为例:

原文: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梗,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译文:In my round thatched cot in face of the col nice,

I cook my rice

With bamboo of the mountain,

And brew my tea with water of the fountain.

I eat potatoes sweet,onion,chives and fruit,

And enjoyed mountain flowers in view,

I listen to ice crack under the moon new;

Clouds swept away by mountain breeze

The mountain hue so green,

Can I not feel pround

Of the mountain scene?

Beyond the mountain spreads the sunlit cloud;

There’re cottages at the mountain’foot.(许渊冲,2004)

原曲中,作者用“嵌字法”将八个“山”字分别嵌于四个连用的四字成语中,“山”字偶现句首,偶现句中,有的单独使用,有的重复使用,整齐之中见参差之状,也使此曲显现出行云流水般的品貌,与作者的闲适之情相互吻合。“山”在中西方的意象和感官是联通的,但由于翻译时若照直译出会有累赘之嫌,于是,许渊冲先生发挥了译语的优势,将原文中的山茶、山芋、山薯、山葱、山果和山花等景物一分为二,使山茶与其他事物隔离,译为And brew my tea with water of the fountain.(山泉煮茶)。I eat potatoes sweet,onion,chives and fruit,and enjoyed mountain flowers in view.(山薯、山葱、山韭、山果为食,山花招眼为乐),从而使“茶”清思疏神的特质表现出来,显眼而又得体。虽然此种翻译失去了原文的形式,即不符合“形似”的原则,但是译者将茶的特性加以突出后,四两拨千斤地将一个淡泊名利的隐士超然物外之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能使读者“乐之”,也保留了原文的“意美”。

三 结语

不论是直译、意译、转译或是创造补偿等手法,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所包含的意义、情感、形式和美感,任何翻译方法都是可行的。而“以创补失”的方法也是在沟通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障碍和鸿沟的一种变通。译者需要把握的只要“不逾矩”,就能在“创造性叛逆”的过程中,使译文作为一种文学令译语读者感受到最大限度的真实性和美感,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1]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论稿[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

[2]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3]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7.

[4]许渊冲.元曲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孙致礼.“翻译与叛逆”[J].中国翻译,2001(4).

[6]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猜你喜欢
译语许渊冲译者
元 日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摔得挺美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