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茹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生存与发展。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John Lyons)认为,语言与文化具有历史的联系,语言是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离开语言天然依赖的文化背景,难以充分理解语言本身。[1]词汇是语言基本要素,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文化最直接的载体。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其形成与发展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反映。色彩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用着各种语言描绘着世界上五彩缤纷的颜色。人们对于各种颜色的认识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但由于各民族之间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和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同一种颜色词在不同民族中所引起的象征意义有时会大相径庭。
颜色词是指语言中用来描述事物某种颜色的词。颜色词数量十分丰富,可分为两大类: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在研究中我们一般只讨论基本颜色词。从英汉两个民族对颜色的感受来说,对基本颜色的概念是比较一致的。汉语的基本颜色词有7个:赤(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青(black)、蓝(blue)、紫(purple)。英语中有9种基本颜色词:red(红色)、white(白色)、black(黑色)、green(绿色)、yellow(黄色)、blue(蓝色)、purple(紫色)、grey(灰色)、brown(棕色)、pink(粉色)、orange(橙色)。[2]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子系统均有数量可观的下义词。这些下义词具有相应基本色彩词的特点,但有细微区别。以汉语基本色彩词红色为例,它有近40个下义词,按颜色深浅程度可分为5个等级:粉红<桔红<鲜红<深红<紫红。[3]其中,鲜红最具红色的典型特征,为红色的典型色,粉红、桔红、深红、紫红等则不具备红色的典型特征。因此,这里我们所说的红色就是鲜红。
所谓象征意义是指语言符号所唤起的与之相关的概念和印象。由于人类所处的客观环境、发展历程以及人的主体性认知能力都基本相似,人类文化都有着一般特性,这就使得英汉语中红色的基本象征意义拥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火的发现,揭开了人类历史崭新的一页,在中西方人类发展历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火的颜色正是红色。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均常用来表示热烈、欢快、热情、激昂、奋发向上等积极的精神状态。中国是个比较崇尚红色的国家。内敛、含蓄的汉民族之所以喜欢张扬的红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民族。钻木取火、刀耕火种的生活,加速了先民对火的认识,培养了他们对红色的亲近感[4]。自古以来汉民族对红色就有着特殊的喜好,红色常常象征着幸福、吉祥、兴旺、喜庆和热烈等。在英语国家,red有时也象征着喜庆、高兴和幸福。比如:a red-letter day表示“喜庆的日子、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些节日在日历上还用红字标明;“paint the town red”表示“尽情狂欢”;roll out the red carpet表示“热烈欢迎”。
人体的血液是红色的,流血就意味着恐怖。在中西方文化中,红色也常用来表示灾难、暴力和亏空等负面意义。如:汉语中“赤地千里”用来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英语中的“red-ruin”也用来指“战祸”。汉语中常用“赤字”“赔了血本”来表示做生意赔本或财政亏空;英语中的“in the red”“red ink”等同样具有相似意义。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国文化中,红色的正面意义最多,负面意义较少,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正好相反。
由于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所以红色的基本象征意义在中西方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中国人对红色情有独钟,自古就崇拜太阳,崇尚红色,红色在汉语中大多代表权威、尊贵、兴旺、成功;西方人则对红色恐惧有加,红色在英语中大多代表着鲜血与暴力。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成功与顺利,给人以积极与欢喜,充满朝气与活力。例如:做生意讲究要“开门红”;上班头一天要发“红包”;事业兴旺被称为“红运当头”;利润收益被称为“红利”。其次,红色还代表着喜庆与吉祥,给人以幸福与甜蜜,充满福气与喜气。例如:新娘结婚时一般要穿“红装”;婚房门窗或墙上要贴“红双喜”;过年过节要挂“红灯笼”;春节要贴红红的春联;人们在本命年喜欢穿红色内衣、系上红腰带来驱邪。同时,红色还意味着忠义与革命,给人以正气与进步,充满神圣与崇高。例如:红脸的关公就代表忠义耿直之士;“赤子之心”表示对祖国的热爱;红色的国旗、党旗象征着革命和对无产阶级事业的忠诚;革命时期的红军、红心、红色娘子军、红星、红旗、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赤卫队、红缨枪等都无不体现着革命的精神。另外,红色还有美丽、健康和爱情之含义。例如:中国古代称美女为“红粉佳人”、“红颜知已”;红光满面、红仆仆、白里透红是一个人气色好,身体好的象征;给人牵姻缘、见证爱情的人称为“红娘”;红豆象征爱情或友情。
在西方文化中,red表示邪恶。例如:在圣经的宗教故事中,相传出现的第一头“Dragon”就是红色的龙(fiery red dragon),此龙乃恶魔之首Lucifer,亦即撒旦。其次,red还表示反叛。例如:由于共产党国家用红色来代表自己(如前苏联和中国等),因而西方人常常用red来指这些国家,苏联曾被称为“Red”,中国也曾被称为“Red China”,在他们眼中当时的苏联和中国都为异类,red有着敌视和侮辱的色彩。同时,red还表示淫乱。例如:a red waste of youth表示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red lighted district表示红灯区,指妓女出没的花街柳巷。
在英汉语中,红色基本象征意义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诸多不同之处。由于红色基本象征意义的不同,体现的文化内涵也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对于颜色词红色的翻译,不能只局限于语义层面上的对等,而需充分考虑红色在英汉语中的不同寓意。在处理“红色”词语的翻译时,不能机械地将汉语中的“红”直译为“red”。在翻译时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1.对等直译。
在英汉语中,红色用来表示客观事物时,汉语中的红色与英语中的red在字面意义上大致相同,此时可采用直译法,即英语中的red和汉语中的“红-”或“赤-”可以直接互译。例如:英语中的red figure可直接译为“赤字”、red cross可直接译为“红十字会”、red rose可直接译为“红玫瑰”,汉语中的“红旗”可直接译为red flag、“红酒”可直接译为red wine、“红灯”可直接译为red light。
2.换色转译
当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存在语义层面上的对等时,直译会导致读者的误解,为了更有效地传递信息,不造成读者误解,须改换颜色词,用熟悉的颜色词来改变原文的颜色词。例如:汉语中的红茶我们不能译为red tea,必须译为black tea;红糖也不能译为red sugar,必须译为brown sugar;汉语中常用眼红来表达对别人的嫉妒,译成英语不能译为red-eyed,而需译为green-eyed。
3.减色活译。
当颜色词红色出现在合成词或惯用搭配中时,往往具有特定的引申意义。在翻译这些合成词或惯用搭配中的颜色词时,作为译者,必须根据原文的文化内涵,采取灵活的翻译手法,忽略原文中的颜色词,而用译入语的适当词语来代替,即减色活译。英译汉如:“We’ll soon be out of the red.”可译为“我们很快就会扭亏为盈”;“President HuJintao was treated to the red carpet in New York.”可译为“胡锦涛主席在纽约受到了隆重的接待”“It was a red-letter da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可译为“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汉译英如:“红得发紫”可译为“to enjoy great popularity”;“红光满面”可译为“to be healthy and energetic”;“红运高照”可译为“to have fortune on one’s side”。
4.增色活译。
当原文中无颜色词,译文中根据语言表达习惯,增加颜色词,即增色活译。在汉语中没有颜色词红色,翻译成英语时可以译出颜色词red。例如:“他竟然批评我来了,我立即火冒三丈。”可译为“When he started criticizing me,I really saw red.”“当我发现身边没带钱而付不出公共汽车车费时,真尴尬极了。”可译为“Was my face red when I discovered I hadn’t brought out money with me and couldn’t pay for my bus ride.”在英语中没有颜色词red,翻译成汉语时可以译出带颜色词的词语“红—”。例如:“Her eyes became moist.”可译为“她眼圈红了”;”“She does extremely well at school and is one of the favourites with headmaster.”可译为“她在学校表现出色,是校长的红人”。
在英汉语言的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价值。民族不同,价值观念不一,表现文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5]颜色词作为语言基本要素中的一部分,无不深受着社会文化的影响,展示着鲜明的民族特征。红色在英汉语言文化中含义极其丰富,有虚有实,有褒有贬。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译出红色的真正内涵,不仅需要译者有着深厚的语言功底,更要求译者熟悉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红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不同只是中西文化不同的一个方面。对颜色词红色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有利于英语学习,也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廖娟.文化背景对外语教学的重要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2]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4]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Sapir.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Speech[M].New York:Harhcount,Brance& Company,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