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娅娜
中国式英语现象是中国学生学英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中国学生因为受中英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会产生符合自己的思维和语言习惯的不太标准的语言形式,对于这种语言形式,人们把它称为中式英语。根据李文中的研究,“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李文中,1993)。[1]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搜集了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的汉英翻译的句子,发现学生的中式英语表现形式大多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词汇方面。
(1)多余的修饰成分。
中式英语在词汇选择方面常常表现为冗余累赘。如,“毕竟,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有的同学译为“After all,health is of the very utmost importance to everybody.”句子中的“very”是多余的因为“utmost”已经是最高级了。另外如:“加快经济改革速度”常被学生译为“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而事实上,“accelerate”本身就包含“increase the speed of”的意思,所以此句应译为“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在汉语中,我们经常用很强的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用形容词修饰名词,以加重语气。在译成英语时需要斟酌,不能一字一字地照译,否则会强调过头,效果相反,削弱了原文的力量。
(2)重复表达。
汉语表达中经常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增强语气或进行排比,所以会出现重复现象,而英语则是尽量避免重复,强调简洁明了。学生如果按照汉语思维,逐字逐句翻译,就很容易出现中式英语。如,“但他最终还是从痛苦中恢复了过来”。有的同学译为“But in time he recovered back from his wounds”.句中的“back”是多余的,因为“recover”本身就暗含有“back”的意思。“中国的经济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有的同学译为“China’s economy is still in a state of backwardness”.应译为“China’s economy is still backward”.
(3)机械地对应。
很多学生在翻译中机械地将字词译成英语,而忽视原文所要表达意思与英语传达的意思的一致性,从而造成了“中式英语”。如“他可以说是一个集邮家“。有的同学译为“He can be said to be a stamp collector”.正确的译文应是“He is something of a stamp collector.”把“不三不四”译成“no three no four”,把“班门弄斧”写成“play an ax before Luban”,把“朝三暮四“译为“morning three night four”等等。
(4)词语搭配不当。
搭配是经常联系在一起运用的单词组合,中国学生在搭配方面经常犯错,以为他们趋向于用汉语思维理解英语语言,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应词的搭配关系存在着较大差异,当他们以汉语式的思维逐字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时,经常不能正确运用搭配。如“如果你真想学好英语,你就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学生译为“If you really want to study English well,you must put in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句中的“study English”应为“learn English”。另外如,拥挤的交通crowed traffic,大雨big rain,这衣服穿旧了,T he coat is broken。这些都是汉语式的英语,应为 heavy traffic,heavy rain,The coat is worn out.
(5)不正确的修辞运用。
不同文化的人不能进行同样的类推,中国学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翻译具有修辞的短语和句子时经常会出错。如“遗憾的是,‘三脚猫’已经过时了”。有的学生译为“It is pity that‘three-foot cat’has outdated”.正确的译文应为“Unfortunately,doing things badly has gone out of style”。学生把“犟如牛”译为as stubborn as oxen,正确的译文应为as stubborn as mule,“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sea,正确的为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hay.
2.句子方面。
英汉句子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学生习惯于汉语表达方式,很容易写出不地道的英语句子。汉语是明显分析的语言,句法结构的主要特点是重意合。[2]通常以话题和说明为框架,由语境、交际意图、时空逻辑来安排语序,就像“竹节”一样“直线式”延伸,句法结构为“竹式结构”它注意行文意义上的连贯,不追求形式上的完整。[3]
(1)语态错误。
汉语中,被动语态很少使用,而且是通过附加词“被”来实现的。而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较高,通过被动结构“be+动词的过去分词”来实现。于是,汉语和英语对于语态使用的完全不同常导致学生写出语态错误的中式英语。如“这些玫瑰的美丽怎么评价也不过分。”译为“People can use any words to comment the beauty of rose.”正确的应为“The beauty of those roses could not be overstated”.另外如“学好英语很难”。常出现的句式为:The problem is difficult to be solved.而按英语表达习惯应该为:It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problem.
(2)句子语序错误。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语意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如英语的方式语和程度状语往往放在动词之后,而汉语则放在动词之前。于是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昨天他的汽车几乎是迎头撞上了一辆卡车。”学生译为“Yesterday his car almost head on crashed into a car”.正确的应为“Yesterday his car crashed into a car almost head on.”如I very much like English.我非常喜欢英语,应为I like English very much.另外如“I don’t think he is ill and wants just to stay at home.”正确的应为“I don’t think he is ill,he just wants to stay at home”.
3.句子结构方面。
(1)无生命的单词做主语。
无生命的单词做主语在英语中是常见的,这样使句子生动、表达丰富,中国学生因为没有注意到这点,经常会写出单调、无味的句子。如句子“他的不幸激起了听众深深地同情,他们热切地想帮他抚平心头的创伤”。学生译为“People feel great sympathized at his misfortune,so they are keen to help heal his mental wounds’.正确的应为“His misfortune aroused great sympathy among the listeners,who are keen to help heal his mental wounds”。另外如“She was very miserable and her heart broke.”正确的应为“Misery tore her into pieces”。
(2)英语否定句的移位。
学生往往会按中文习惯将“我认为他不对”这样的句子翻译成“I think he is not right".殊不知英语中几个表示见解或感觉的动词,如 believe,think,suppose,expect等用在否定复合句中,否定词要前移。如“我认为没有哪个人在农村学到的比我更多.”学生译为“I think anybody don’t learn more in the countryside than I did.”正确的应为“I don’t think anybody ever learned more in the countryside than I did”.
(3)不明确的指代。
代词通常不容易处理,对中国人来说,英语代词指代的困难是由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引起的。每个代词必须有一个清楚的逻辑上的先行词。阅读时读者必须立刻明白这个代词指代的那个先行词,但是当出现两个先行词时,代词所指可能是含糊的,很难决定它指的是哪个先行词,可能会引起困惑和误导。如句子“The doctor handed the child to the father with a smile on his face”,在这句话中,“his”指代不明,正确的应为“with a smile on his face,the doctor handed the child to the father”.
(4)特殊英语句式的运用。
有些学生没有掌握一些特殊的英语句式的运用,会用汉语式的思维和句式翻译英语句子。如“很自然他们反对丈夫把他们作为管家对付”。学生译为“Naturally they object to their husbands treating them like housekeepers”。这个译句硬搬了中文句子的结构,显得头重脚轻,规范的说法是“It’s natural that they object to their husbands treating them like housekeepers”.
1.加强对学生文化的输入。
东西方文化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在思维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人是发散性思维方式,而西方人是线性思维方式,因此两种思维产生的语言在结构方面有很大差异,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又赋予了相同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文化的输入,并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多种途径,如英文电影,书籍,歌曲,西方文化专题节目和讲座等方式多了解西方文化。
2.加强学生语法和词汇的学习。
语法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学生在掌握词汇时,也应扩大掌握词汇的文化和修辞内涵,培养学生的词汇扩大和派生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方面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这方面的精力投入,引导学生牢固掌握重要的语法规则。
3.提高学生翻译技巧。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因为没有开设翻译这门课,很缺乏翻译技巧方面的知识,他们大多认为翻译就是把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逐字逐句翻译过来就行了,没有翻译技巧方面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翻译技巧方面知识的培养和意识的加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英语言在词汇、句法、修辞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不是完全对应的,汉英民族因为思维习惯的不同,在遣词造句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了中式英语的出现,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大对学生双语知识的输入、重视词汇教学,引导学生注意词汇的内涵意义,加强学生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加强学生的英美文化知识的储备,把文化列为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通过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融入文化知识,使学生有意识地了解英语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情况。
[1]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29-30.
[2][美]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