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观哲学底蕴探微

2011-08-15 00:54马鑫焱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自然界黑格尔

马鑫焱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马克思实践观哲学底蕴探微

马鑫焱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马克思;实践观;哲学

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尤其是对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深刻地“扬弃”,针对西方哲学对于形而上存在的探究,马克思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限于当时时代的强烈呼唤,马克思仅就对物质世界中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地哲学思考。这种思考使得他要迫切提出一种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那就是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构建,为马克思哲学提供了一切批判的武器,也使得马克思的哲学成为科学。从哲学的角度就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在逻辑性和实践目的性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解读。

马克思实践观在他的哲学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有着怎样的地位?对于哲学,黑格尔说:“哲学的开端就是一个假定。”西方哲学的开端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直围绕着存在来讲的。(德文 Sein或英文 Being)总的看来,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研究存在的哲学史,存在一直作为西方哲学的开端,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假定。存在作为哲学本体论,作为一个假定,被西方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不懈地、努力了予以证明,当然这种证明仅限于思维领域,是在哲学体系中的一种证明。马克思实践观与存在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性?它的实践目的性何在?

对于西方哲学所研究的本体——存在,马克思却很少给予太多的关注,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很少发现他对存在的探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存在必须要讲一对关系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但他们仅将其以一个和其并列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讲的。正如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问题。”这里不能说马克思是把存在和物质等同起来,但我们也不能说马克思的哲学就是物质本体论。马克思从来没有讲过物质可以作为宇宙的本体和形而上研究的本体论。但我们也不能说马克思就没有思考过存在,但他所认为的存在必须有一个属性就是客观实在。这与亚里士多德对于存在的看法极为接近,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必须是作为实在才可以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未在终极原因、终极本质或真理的意义上探讨过世界本体,它压根儿就没提出过世界 (自然界和社会)的本源、始基或本质是什么这样的形而上学问题,它也从来没有对世界作出过本体(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这样的形而上学的划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不存在从某种绝对之物 (被当本体的某个范畴)”出发的概念演绎体系。(参见孙伯鍨《存在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因此,去探究一个客观但不实在的存在对马克思而言意义并不是很大,而且他的哲学是要给旧的形而上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予以批判并划清界限。马克思的哲学不是要从批判以往的形而上学成就自己的形而上学,而是予以清算。从当初黑格尔的追随者到后来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马克思实现了个人的蜕变,但这种蜕变不仅仅是思维的,更重要的是他要把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实践出来,正如他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只停留在形而上,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要引来、指导社会实践的。所以,马克思与以往哲学的区别在于他的哲学是实践哲学。对于实践应当采取怎样的方法?

我们不能说康德哲学就没有实践,黑格尔哲学就不注重实践。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讲的就是对于一般实践的批判,从而上升到纯粹理性的实践。但他把实践仅限于道德。从对一般实践的批判中上升为一种道德自律。而黑格尔在他的庞大的哲学体系中隐藏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就是一种思想的革命,但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革命思想却被他的庞大的唯心体系窒息了,并没有展现出来。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在人类社会中把这种哲学的精髓实现出来,于是就要求实践。而为什么康德和黑格尔都很重视实践,但却无法实践出来,是与他们的哲学开端有关系。康德哲学在认识论上是不可知论者,当然是不完全的不可知论,他没有休谟的不可知论纯粹,康德还是认为现象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现象世界背后的“自在之物”却无法认识,是理性无法到达的。在这一点上康德是唯物的。但既然“物自体”不可知,实践就不可能,连认识都不能何谈实践。最后康德不得不停留在对上帝、灵魂不死和自由意志的悬设之上,创立了他的先验哲学。而黑格尔哲学的开端就是“绝对理念”,在黑格尔哲学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无非就是绝对理念的自我外化,绝对理念先是以逻辑存在,这就是他讲的存在论,后发展为本质论,这个阶段就是绝对理念的自我外化阶段,最后达到精神中的回归,就是他讲的概念论。黑格尔最后以绝对理念在他的哲学中实现了自我肯定而结束,哲学体系窒息了辩证法,难道世界在你之后就不发展了吗?当然黑格尔可以说以后世界的发展还是在我的体系中的发展。这也是黑格尔受到诘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黑格尔的实践还是思维深处的一种认识而已。但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就在于他要把这样的思维辩证法给“颠倒”过来,当马克思讲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时候,就对黑格尔哲学的开端——“绝对理念”进行了扬弃。所以当马克思讲物质的时候,讲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时候,针对的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所以马克思的物质观主要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本身。这也就是马克思从来没有将物质作为他的哲学本体论的原因。对于物质,就是一个特征——客观实在。

对于这样一个客观实在的物质的世界,马克思并未去探究这个世界的本原,他注重的只是当我们面对世界的时候,世界给我们的一种最为明显的展现,它是怎样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既然物质世界有这样的特征,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类是可以认识这个世界的,而且可以按照人类的意志和理想去实践。“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所以,马克思实践观的重要性在于它作为桥梁把一个“自在的世界”变成为一个“自为的世界”。正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世界有了生命,而不是一个僵死的、不变的世界。在实践之中,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界,为自然界立法,实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

在马克思看来,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但恰恰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来认识它,比如桌子,通过我们作出一个桌子,作出的桌子有作为桌子的存在功能和作用,那么可以说我们认识了桌子。既然实践对于认识世界如此重要,实践的目的性何在?也就是说改造这个世界的目的性何在?人类的实践过程有没有一种价值判断在里面?通过这样的实践实现对人的怎样的一种认识?这是马克思思考并予以回答的。

马克思定居英国之后,二十年如一日地思考并写作巨著《资本论》,他不是对资本主义经济感兴趣,而是试图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指出人类的未来,探索经济发展的规律,道明社会发展进程。并且告诉世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己失去了什么,变成了什么。他要引导世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认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就在于他的哲学不是要维护当时的社会制度,而是要对其进行批判,既然这个社会制度不合理,他的使命就是通过他的哲学对未来的社会制度进行展望,并通过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使得他的哲学成为科学。马克思看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尤其是生产工具。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生产工具在工业革命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大机器的使用使得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马克思看到人类的前景,就是从过去依附、依赖于自然界到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在必然王国中实现向自由王国前进。“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2]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封建社会,人类社会受制于自然界的程度很大,很难对自然界进行改造。而在大机器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类通过使用机器大生产可以对自然界进行有意识的改造,通过改造自然界造福人类,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所以在这里,“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3]马克思科学预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将来人类将会从自然界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在那个时候人类将摆脱对自然物的依赖获得属于人类的自由时代。这个时代就是马克思预言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社会可以实现的唯一途径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物质力量的推动。

对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的哲学是要从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中走出来,他始终不曾把人类和自然界对立起来,在马克思的眼中人类始终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类和自然界不同在于人类作为精神的存在物,人类始终要赋予自然界以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只有在改造自然界时,对自然界进行实践时才会发现。这一点,马克思显然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影响,所不同的是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在自我外化时要表现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绝对理念”的发展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所以在黑格尔哲学中已经有了自然界作为人类认识自身,实现其自身价值和意义的思想。马克思看到了人类和自然界的相互制约,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主要是自然界制约人类,而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时期,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制约。人类在认识自然界时发现了自然界内在的规律,通过对规律的认识人类可以在自然界获得自由。

以马克思讲的全人类的解放就是要从自然界中、从对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那么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唯一途径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的极大创造和生产为人类获得自由提供了可能。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唯一途径就是对大自然的认识以及社会自身的实践活动。而对于社会实践,马克思已经从工业革命看到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破坏,这种恶的破坏性会打破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造成自然界报复人类。所以后来恩格斯讲:“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工业革命之后至今,全球危机的出现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界进行了恶的破坏,只求索取很少予以保护和爱护。所以马克思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一个价值判断,而且这个价值判断一定要贯穿实践始终,就是实践既要造福于人类并且要保证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4]

马克思实践观的终极指向就是自由,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个体自由的全面发展。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有在概念论才呈现出来,认为个人的自由意志推动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自由依然局限于绝对观念。“理念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5]马克思看来,“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要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而人是“由于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7]。

马克思认为历史在发展中表现出了“铁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发生作用。康德强调的自由就是人的自由意志,人的自由意志的本质在他的哲学中表现为道德律以及对道德律的实践。“另一种是把它看作自我规定,看作脱离尘世,看作精神自由 (只是臆想的),所有的唯心主义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者关于自由的说法就是这样的。”[8]而马克思的自由是基于人类社会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达到人自身和全人类的自由。马克思在从封建社会的研究中指出,封建社会人类依附于封建地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又依附于资本家阶级,但相较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体现在人又获得了相应的自由——自由的出卖劳动力。马克思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无法实现人的自由,人的本质在这个社会被异化,人成了物的奴隶,金钱的奴隶。拜物教,金钱至上成为时尚。社会如果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就不是要去顺从这个社会,而是要通过实践——即斗争和反抗,无产阶级要成为一个革命的阶级。马克思强调工人阶级要从一个自觉地阶级变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号召无产阶级要打破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去赢得一个新的世界。《共产党宣言》里的一句名言那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实现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这里不是抽象的人性,也不是抽象的个人自由意志,而是体现在社会关系中的类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人类本质的重要性在于只有这样的一种类本质才可以从个体的人之中上升为全人类共同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和平等。在人类本质的实现之中使共产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作政治力量同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10]。

而这时的实践,确切的讲就是劳动,人以劳动成为人自身,在劳动中实现了作为人的尊严和存在的价值,“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11]在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把人真正从物的依附之中解放出来,实现属于人的自由。但这样的自由,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全人类通过努力才可以实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指出的那样:“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12]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被物所异化,人失去自我,也无法实现个体自由,所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是要被颠覆的。“在资产阶级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时期中,人的内在本质的这种充分发挥,表现为完全的空虚,这种普遍的物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而一切既定的片面目的的废弃,则表现为为了某种纯粹外在的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13]

自由王国人类获得自由的关键在于劳动实践不再作为谋生的手段,不再作为强迫性地接受,而是变为内在的目的,即作为人的需要和自由精神的证明,人们追求的是高尚的精神,这种精神属于每一个人。马克思认为这样的自由才具有现实性。“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14]在这个时候全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不再是属于某一类人,而是属于社会所共有,只有在此时,人才能从物的依赖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15]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在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改造”时,没有将哲学的终极停留在不可知的“物自体”或纯粹精神的“绝对理念”上,而是转向了对物质世界的思考,但他并不是要确立物质世界的本体,而是要确立人类的未来。基于此,马克思指出只有在认识世界规律性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进行实践,才可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实践观的构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科学,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南。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 (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

[8] 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 (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1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 (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Probe on Ph ilosoph ica l Im p lica tion s ofM arx ist Concep tion of Prac tice

MA X in2yan
(NorthwestUniversity forNationalities,Institute ofM arxism,Lanzhou Gansu 730030,China)

M arx;view of p ractice;philosophy

On the basisof critical succession of Germ an c lassicalphilosophy,especially Kantand Hegel’sphiloso2 phywasp rofound ly“abandoned”for the existenceofW estern philosophy tom etaphysical inquiry,M arx did notpay toom uch attention onm etaphysics.Because of the strong denand of the era,M arx on lym ade carefu l consider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terialworld and hum an society,whichm ade him p ropose am ethod to solve the p rob lem,in otherwords,that isp ractice.Construc tion ofM arxistconcep tion ofp ractice p rovided the criticalweap2 ons forM arxistphilosophy,alsom akesM arx’sphilosophy becom e science.The artic le from a philosophicalpointof view on the internal logic ofM arxistp ractice and p ractice the purpose of analysis conducted in three parts.

B17

A

167322804(2011)032000720004

2010208224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自然界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例说“自然界的水”
抉择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