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万物一体”的本心之仁

2011-08-15 00:55吴丹
关键词:亲亲本心仁爱

吴丹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王阳明“万物一体”的本心之仁

吴丹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万物一体说”是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以现代眼光重新审视王阳明的万物一体的思想,能更好地揭示儒家的仁爱之心。主要从人与万物、群己关系、成就自我、自我与群己四个角度来说明本心之仁的拓展。

万物一体;本心;仁爱

在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更多强调的不是逻辑层次的演进或者理论的辨析,而是从逻辑和理论中所疏导出来的人性自然、道德原则及伦理价值。在宋明理学发展过程中,更能看到哲人心态的导向是天与人之间的和谐,王阳明则更具代表性地从自身价值观出发提出了著名的万物一体的核心概念,为天人关系提供了具有价值性的理论。

一、王阳明万物一体思想的提出

早在先秦,儒道已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类似于天人一体的观念,而在宋明理学研究中,张载民胞物与思想备受关注,却容易忽视心学家王阳明关于天人一体的看法。他以纵观审视的角度认为:“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最灵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王阳明以“无对”“一体”来说明天人本无二。“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传习录(下)》)。

万物一体是王阳明的一个基本信念。“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传习录(上)》)”。在此,王阳明将此万物一体理解为主体之间交往的一种原则。而天地万物在进入人际世界的同时,要求人与世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才能达成一体,那么就需要王阳明本心来达到这样的境界,途经则是致良知。王阳明关于万物一体的提出是受到宋代理学二程、朱子、张载的影响,进一步以主体的人生体验来将天地万物与自身结合而不二。而王阳明在此却着重从心体出发定位物我关系,对于哲学史的天人统一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与物同体的本心之仁

王阳明之所以通过与物同体来表达万物一体之仁是由于本心达到的精神境界。本心之仁的发挥正是以心为基点来体认现实世界的万物存在。在此就可以分为几层关系:首先是人与万物的关系;其次是人与人的关系;最后是自我的内在关系。

(一)人与万物的关系

“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传习录(上)》)万物一体既指向天人之际,也涉及人与物的内在关联。天人关系自先秦就开始讨论,天人合一的观念也十分明确。而在此王阳明试图通过万物一体来表达天人合一的观点。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仁者”即持本心之人的人,是具有仁爱、恻隐之心的人。人与自然之间需要达到万物一体,重要的是人需要具有仁爱之心去对待自然,这是一种存在与境界的统一,是人的自身仁爱之心与社会存在的统一。

在这层关系中强调的是主体个人的仁爱之德,以自身的本心之仁来体认万物,这样才能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

(二)群己关系——博施济众

王阳明万物一体的理想的实现,重要的则是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处理,即群己关系。个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依赖于外在环境与他人的关联,那么群己关系的处理势必成为万物一体的难关。“天人无间断,天—地—人万物最终亦是身心一如文大生命体。”[1](P73)在他看来,人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成分,即万物之灵,应当具有仁爱之心,人与人的交往则更需要仁爱之心,推己及人,博施济众来达到天下之人皆为一家,进一步实现万物一体。

就群己关系而言,万物一体则以主体与主体的相互沟通为内涵。人我关系的确立主要通过关系主体的内在交流。作为世间的存在者,人与人的关系形成则是天地间最自然而真实的存在。史怀哲说过:“作为一种与世界有积极联系的存在者,人与世界有一种灵性的关联,并不是靠单单为他自身活着这个事实,而是靠他自己与他存在领域的所有生命是一体的这一感情。”而人作为个体不能只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更多的则是融入了社会。也只有处理好融入于他人、融入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加体现个人的自身存在的价值。

博施济众是作为儒家最具实践性的行为准则来实现亲亲仁爱的目的的。王阳明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学问》《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这里的大人则需要从主体自身出发,以亲亲为本,仁爱为核心,博施济众,才能真正地实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天地间的精华都体现在人身上,人的仁慈博爱是通过感情沟通互相体现出来的,人与人的交往搀杂的是仁爱与同情,从而形成的人我之间的关系域。王阳明将万物一体引入了群己关系之中,以此来定位自我与群体、存在与共在的关系。主体的内在品格在他那里即德性,自我是品格的主要承担者,但自我又并非仅仅局限于自我内部的个体发展,往往自我的存在是与他人或者群体密不可分的。这里的德性离不开主体自觉的“博施济众”,个人品格的提升注重的是成就自我,但脱离不了为己与为人的关联。儒家的亲亲为本、仁民爱物在此是层次的递进,群及关系的处理的基本原则及导向则是由亲亲出发,从而仁爱的施行进而爱物。儒家讲求的仁爱之德,并非墨家兼爱,而是根本的血缘亲亲。这也是拯救万民的责任与使命,王阳明则以万物一体来表达儒家的这一精神境界来提高自我的价值,而博施济众则更是儒者应该具有的胸襟情怀。

王阳明试图通过孔子的体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想解救人民,拯救乱世,即使被人非议,仍然奔走呼号而体认民心,表现了他的大丈夫品格与以儒为己任的精神境界。

(三)成就自我——仁民爱物

王阳明以成就德性立论,对儒家的“为己之心”十分注重,即自我的实现与提高。从为己到成己,是一种德性的逻辑延伸。“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传习录(上)》)。自我的成就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人格境界的提升,而更要具体化为现实生命存在的价值。王阳明的成己之学离不开万物一体的推进与提升。万物一体之仁即“天地万物之心”,也即“造化生生不息之理”。此一体之心,生生不息,普行万物,禀得天地之“灵气”充塞于周身,能体知践行,因而自我的成就首先通过天地禀赋而身心敞开。其次,仁民爱物之心体认万物,从而身心通达,流通无滞,能致良知而“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即“推其万物一体之仁”。是故自我的成就是体仁为本,以推万物一体之仁为重。

自我之所以能够成就自我,就在于致良知,知行言一,以儒家本心之仁通达身体与自身之心,从而获得自身价值的提升。万物一体中的仁心透视是通过自我的个体参与来实现的,人是万物的公仆,赞天地之化育是天赋予人的使命,而儒家本心之仁的体证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四)自我与群体的合理定位

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以个人主体为中心,提倡主体客体二元论,追求认识的准确性、明晰性、普遍性、整体性等。道法上重视与环境的联系。而从后现代视域角度出发审视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其中正是包含了伦理道德与生存法则,在对待环境的关系上强调了二者的联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必不可少的是拥有超出凡人那样高尚的伦理道德。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也正是要求自我与群体的合理定位才能通达万物,个体要把自身拥有的品质融汇于万物,即把自身放入一个生态关系中,兼顾整个社会环境,强调整体的作用与效果。自我与群体之间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已不是很明显,而要强调二者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主体不再是主干,而是融入于群体,用王阳明更确切的说法就是万物一体,并不确切地区分你我。这其实也是在强调一种人际关系思维模式的转变,从区分你我,到你我相连关系的角度互换,人们才不会陷入追求个人利益,无止尽欲望的自我矛盾中无法自拔,从而更加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群体与自我位置的确立,个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的权衡需要自身的伦理道德的高要求,也并非任何人都能体悟到万物一体的奥秘,因此王阳明在自身所处的时代以一种拯救世乱,忧国忧民的心态奔走呼号,为的就是发扬体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去自私自利之蔽,使人民和睦相处实现大同理想。这样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将儒家的儒者风范推广于万世万民。

三、万物一体之仁的理论浅析

王阳明对《大学》赋予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更深刻的含义。“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神鬼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大学问》《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王阳明在这里强调的“明德”是一种圣人之境,其要求就是能够体恤万物,亲民于世,以做大人为基准的。

人作为宇宙万物之中的身心统一体,有承担社会责任、赞天地化育的使命。而这一切则是以“亲亲”为中心展开的,人是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一个分子,一体之仁必然落实于“人伦”之中。作为人更希望万物各安其所,各成其己,各尽其性,而同享一体之仁之心。

在王阳明的一体论说中,表现出他对人类、对宇宙生命的尊重和责任。儒家传统的精华就在于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我们生存于人与人的交往间,需要的则是恻隐之心的包容与同情,心胸的豁达与宽广。这也是王阳明万物一体的“明德”之境的体现,以亲亲,仁爱来包容万物。“将所有的生命体验感受为他自己的体验。”[2](P35)这是一种儒者的生存法则,可能会比较艰辛,但这又是儒者的使命,因而人不单单为自己活着,个人的存在与他人也息息相关,与世界紧密联系。

王阳明在提出万物一体说的同时,更加强调的是“自我心体”的挺立,也就是将自身的心扩展于万物之心,将事事物物都推至于良知之上,将知与行统一。这一切都是将王阳明的哲学立场串联起来。在践履一体之仁的过程中,不只是个体生命的体验,更是个体心性的升华,同时也是道德价值的提升。王阳明认为,每一个体都有成圣的可能,而要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就必须达到对良知的自觉意识。良知作为内在的道德意识与理性原则,具有先天的性质,因而人之所以能有万物一体之仁的体验,是因为先天条件的满足使自我本身价值的实现突显在良知之上。

万物一体包含着群体的认同和自我的提升,同时亦肯定了自我的个体性品格,与儒家群体关怀的传统相融合,注重群体性原则,但个人自身需要一定的高度与涵养才能达到。从群己关系到成就自我,本身已涵盖了一些逻辑的辩论。“对思辨的心学来讲,合理的定位仍是需要实践来把握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群己关系一旦展开,万物一体的高度自然会造就自我与万物的统一,那么这种状态却导向了王阳明的‘以无我为本’”。[3](P121)但是万物一体之仁本身就是自我要求的拔高,怎么会没有自我的体现呢?因而儒家伦理中的群己观念,及自我升华的观念需要进一步的推敲。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是一种生命的智慧,建构于他的心学之上,由自我出发的体验与感受。他不执着于个体的自我独享主义,体现的是儒者的大气风度和人格魅力,本心的流淌贯穿于自身的价值体现,同时他肩负着拯救万民的责任,更多需要人们能理解的是作为与宇宙的存在相联系的灵性者,我们要生存就要与外界融通,这样的融通更要有亲亲仁爱之心,这是儒家基本的处事原则。

[1]陈立胜.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Exploration on the Benevolence of the Heart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 on Everything in One

WU Da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Shan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in One is the core idea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which has impos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Re-examination of this idea from modern perspective can better reflect the Confucian ideology of love.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the nature,individual and the group,self-achievement,ego and social public are explored to exte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enevolence of the heart.

Everything in one;The heart;Love

B248.2

A

1008—4444(2011)02—0059—03

2010-12-25

吴丹(1985—),女,陕西户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董红克)

猜你喜欢
亲亲本心仁爱
“岁月更迭·设计本心”——WAD广州设计分享会圆满举办!
握手亲亲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做动保,最重要是“守得住本心”!众乐坚持打造贴近一线需求的产品
亲亲你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VIKI_LEE:保持本心,随心创作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兢兢无负其本心”——蕺山后学祝渊的思想世界
智勇仁爱无所私的梁将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