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孔荀正名思想刍议

2011-08-15 00:55梁哲
关键词:名实周礼荀子

梁哲

(西藏民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儒家孔荀正名思想刍议

梁哲

(西藏民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正名思想是先秦儒家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孔子正名的率先提出,荀子对正名的继承与发展,为正名思想在先秦哲学思想中的价值体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中的“仁”、“礼”的思想,荀子正名思想中的逻辑制名,都是正名思想的价值内涵。先秦儒家孔荀正名思想不仅在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严重失衡的春秋战国时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当下社会构建名实相符的社会制度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正名思想;仁;礼;名实相符;逻辑制名

正名思想是先秦儒家的主张。最早提出正名的是孔子,其次是荀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正名思想。孔子和荀子的正名思想是孔子、荀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日益失去驾驭诸侯的力量,礼崩乐坏,各诸侯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力量发展不平衡,相互之间的争霸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社会发展矛盾迭出,呈现了名实相悖或名实不符的社会现状。及至战国末年,封建制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的逐步确立,诸子百家学说各异的境况促使儒家更加感到了正名的重要性。

一、先秦儒家孔子正名思想的率先提出

为了维护周礼的权威,修护周礼,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社会秩序,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思想。正名是为了纠正春秋以来诸侯、士大夫僭越引起的社会名分之巅倒,也是为了纠正天下无道造成的礼崩乐坏的状况而提出来的政治主张。当时孔子身处卫国,其时卫国国君太子互争王位,没有伦理规矩,孔子认为此情况的出现即源于名不正。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社会秩序的崩溃,促进周礼的复兴;也只有正名,才能恰当地运用刑罚,制止邪说暴行的产生和流行。社会上一切混乱的现象皆根源于名实不符或者名实相悖,而此时的正名则需要具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才行,而周礼即是评价一切的标准和规则。《礼记·哀公问》说:“丘闻之,民之所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辩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孔子认为,社会各阶层的存在、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相处、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正名来维持其合理性。此时孔子虽然提出了复兴周礼,但并不是完全地沿袭周礼。因为完全地沿袭周礼已经不能再充分地发挥周礼的实际作用了。在孔子看来,复兴的周礼是经过补充、发展和修正后的周礼,是符合现实社会需要的周礼。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是想让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符合自己理想中的周礼,而其理想中的周礼则是修正后的周礼,并不完全是原本意义上的周礼。

《礼记》说:“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辩也……是故宫室得其度……政事得其施。”孔子认为,春秋时期乱世天下的社会政治状况,必须要以礼为标准来正名,这些经济、政治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核心利益,促进了社会的相对稳定和有序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秩序井然的社会景象[1](P94-P95)。这充分说明了礼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历史大背景下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礼在制定的初期就是等级分明的礼,它确定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等级人们必须遵守的礼。纷繁复杂的礼并不是哪个人、哪个群体、哪个阶层所能随意改变和修订的,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等级尊卑和社会地位去严格遵守属于自己的礼,没有按此要求随意更改而为之则属于非礼的范畴,即属于大逆不道,是要受到严厉惩处的。鉴于此,孔子所追求的正名思想就是名实相符,礼之名和行之实要相符,达到名正言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和睦相处,使社会最终实现和谐有序。

二、孔子正名思想中的“仁”和“礼”

孔子的仁的思想是其正名思想的最终归宿,也即正名是礼的载体,礼的目标即为仁。仁是其孔子政治思想、道德思想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孔子的哲学思想都是围绕着仁而发展的。

倡“仁”必先“正名”,否则“仁”难有坚固之根基。孔子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这里的仁,充分体现孔子从伦理学上阐释了仁的含义,人之所以为人,人区别于禽兽的关键就在于人具有“仁”,这不但要求人要爱人修己,更要注重人的本质特征。那就是人要具有社会本性,人是社会人,不是独立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必须生活在人与人之间,必须有道德文化等精神层面的伦理约束和加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在这里,礼即是社会长期形成的、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和认同的能够维持社会正常活动的人与人社会关系、秩序、制度的总和。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其目的即是达到仁。伦理道德原则的依据、人们社会生活的规范准则等一切“礼”的存在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仁”,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最终目的。人是符合礼的人,人是一个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中。为了实现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和谐相处,就必须“克己复礼为仁”,法制规章和社会规范的确立认同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处于礼崩乐坏社会中的人脱离不了乱世的影响,此时的人需以“礼”来决定自己的立命之地、庇身之所,从而更好地为自身的生存寻找可靠之名。“失志之昏,失所为愆(《左传·哀公十六年》)。”“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左传·昭公五年》)。”因此,人们必须慎乎“名”而守其“位”,不得须臾有失“所”,“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家臣而欲张公室,罪莫大焉(《左传·昭公十四年传》)”。[2](P9-10)鉴于社会现状所迫,孔子提出了重要的正名思想,其正名其实就是复礼的基本前提。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中的礼之所以要求社会和人们必须做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礼”符合“仁”的要求,正名的目的也是为了复礼而最终达到“仁”。

在当时天下大乱、社会秩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人们迫切希望通过某种名义上的规范和典章来达到约束行为的理想状况。正是基于这种现状,孔子正名主张的提出迎合了人的夙愿和期望,其追求的就是一种和谐和睦、秩序井然的规范社会。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答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孔子的回答得到了齐景公的肯定,他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之者(《论语·颜渊》)?”可见,若不正名,名实不符,即使身处上位的国君也难以正常生存,正名显得尤其重要。复礼必须正名,否则易造成名实不符,仍会导致社会混乱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正名之后社会各阶层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以及生活方式都能够得到校正和规范,在这种正名与礼的规范之下,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才能够和睦相处,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

三、儒家荀子对正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战国末年,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逐步确立,诸子百家学说各异,这样的境况直接威胁到了儒家学派学说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威胁到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基于此,儒家荀子感受到了社会现状对于正名的需要程度。在儒家的正名主张中,荀子的正名思想是对孔子正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正名理论。

《荀子·正名》说:“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是散名之在人者也,是后王之成名也。”荀子把“名”分成了四种,刑名是属于刑律方面的;爵名是属于爵位官僚等级方面的;文名是属于礼节方面的;散名是属于自然及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事物和现象。荀子通过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充分论述了他以正名为目的的逻辑思维。荀子指出,王者确定事物的名称,与实是相符的,是约定俗成的。王者循名责实,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今世则名不符实,各种弊端由此而产生。所以智者要制定名称,以解决这些问题。”[3](P192-195)

战国末年,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纷争的社会各阶层致使出现了“名实之相怨久矣”[3](P192)(《管子·宙合》)的乱象。孔子和荀子正名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为了企图通过正名和复礼来达到维护和恢复已经形成的本身就有的社会等级秩序。只是荀子的正名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重新提出来的,他从逻辑思维的角度进一步考察了正名在当时的必要性和价值[4](P171-173)。荀子意识到了名称制定的重要性,他说:“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荀子·正名》)。”在荀子看来,制定正确的名称,是向人们推行传授正确道理和言行方法的必由之路,正名能够引导人们的思维和言行向统一的一致的方向前进和发展。正名是为了避免名实混乱,是为了让人们遵守约定俗成规则,有益于通过正名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有益于天下的太平与统一,从而结束名实混乱的状况和局面。

荀子认为,正名是维护和实现社会良好秩序和创造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素,为了降低人们的疑惑,更加有利于人们认识的统一和思想的一致性,就必须正名。“荀子主张名实统一,以名指实。”[5](P111)他反对名实不符和名实相悖。他说:“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荀子·正名》)。”对于正名,荀子提出了他的正名逻辑思维规律,他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然则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也(《荀子·正名》)。”“所为有名”,即是说正名的必要性。“制名以指实”、“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故名是以指实”(《荀子·正名》),“名”是为了更好更客观地反映“实”。“所缘以同异”是说明制定同异之“名”的根据。“制名之枢要”则是说“名”的原则和方法。荀子的正名比孔子的正名思想要更进一步,更趋于逻辑性[4](P171-186)。虽然荀子的正名思想仍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利益的,但是通过“制名”达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名实相符,为当时国家法令制度的巩固确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恢复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四、先秦儒家孔荀正名思想的现实价值

先秦儒家孔荀的正名思想在社会秩序严重失衡的春秋战国时代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形成了被社会各阶层人们所认同的经济、政治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及礼节准则,具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在肯定其历史意义的同时,还要看到儒家正名思想在现实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吸纳之处。春秋战国时代的正名思想要求名实相符,现实社会中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更要求名实相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规范的社会,而规范的前提则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规章制度的“名”是需要结合现实社会的“实”来制定和施行的,否则将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制定的初衷,不但起不到正名规范的作用,反而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儒家孔荀正名思想的正确运用,能够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的名实相符提供历史依据。诸如现实社会中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施行都必须遵照名实相符的原则来进行,只有名实相符、名正言顺才能更加有利于社会正常秩序的稳定,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4]孔繁.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Discussion of Confucian and Xunzi's Underlining Ideology

LIANG Zhe

(Schoo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Xianyang 712082,China)

Underlining ide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qin Period’s Confucian philosophy.Confucius first put forward underlining ideology,Xunzi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underlining ideology,which laid solid foundation in Pre-qin philosophy of value embodies.Confucius’theory of“benevolence”in“Ren”and“Li”thought,Xunzi underlining ideology of logic of“making name”,is the“rectification of names”the thought value connotation.The Pre-qin Confucian thoughts of Confucius,Xunzi name not only in ritual caved thrilled,social order imbalanc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age have a positive role,but also for our current social construct rectification names is the social system also has not underestimate the value.

Underlining ideology;Ren;Li;Worthy of the name;Logical system name

B222

A

1008—4444(2011)02—0056—03

2011-02-25

梁哲(1983—),男,河南淮滨人,西藏民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董红克)

猜你喜欢
名实周礼荀子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论“广东音乐”的名实之变
和谐
“髦(猫、毛)儿戏”名实之辨
试析公孙龙子《名实论》
《周礼》大宰九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