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视野中和谐社会的审美维度

2011-08-15 00:50陈竞飞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人向本质尺度

陈竞飞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马克思视野中和谐社会的审美维度

陈竞飞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向社会和谐的迈进与向美的迈进在过程上是同一的,在目标与指向上也是同一的。同时,美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途径和评判标准:从结果上说,人以美构造对象与世界;从主体上说,人以美构造自身;从过程上说,人与对象世界在美的构造中相互生成。

马克思;和谐社会;审美维度

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惟有美才会使全人类幸福”[1],马克思接受这一观点,并就人类与社会的发展问题进一步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2]。

一、人类社会向和谐理想的迈进与向美的迈进是同一的

马克思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有着明确构想,他认为,理想社会应当是实现了“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社会,是实现了“存在和本质、对象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的社会[3]。

——这样的矛盾和斗争真正得以解决的社会,无疑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而按照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人向这样的和谐社会的迈进,必须是、而且只能是首先依托生产关系的变革,即,以活跃的生产力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桎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政治制度变革和精神文明进化等多种社会进步,使旧的社会形态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这样,旧的社会冲突就被新的社会和谐所取代,人与自身、与自然、与社会间的矛盾就得到解决,由此,人类历史便进入一个新的充满生机的和谐阶段。而无论是生产关系的进步、政治制度的变革还是精神文明的进化,都是人在各个社会领域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换言之,人只有经历全面的、自觉的人类实践,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向和谐理想的迈进,也就是说,人类历史就是一个经由人的自觉实践,使社会不断迈向和谐的过程。

与此相对应,马克思另一个经典论断是,“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在此被理解为“人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全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当人的实践活动受自然的、自身的条件限制而不能实现自觉全面时,人尚不能创造美;当人能够挣脱并克服自然的、自身的条件限制,自觉的、有意识的、全面的进行实践活动时,人才能够创造美。人类发展史显示,人的实践活动经由了一个从原始蒙昧的本能状态,向类的有意识的自觉状态演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显然也就是人距离创造美越来越近的过程,或者说,是人一步一步迈向创造美的过程。

——这也就等于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关于社会和谐与美的理论线索:即人类社会向和谐理想的迈进也就是向美的迈进。首先,人经由“自觉的、有意识的、全面的实践活动”,不断向社会和谐迈进,同时,人也经由“自觉的、有意识的、全面的实践活动”,不断向美迈进,所以,人向社会和谐的迈进与向美的迈进二者在过程上是同一的。其次,美在人类社会理想领域的迁延和渗透,是人类实践能力进步的同位显现,“和谐”的实现,本身就包含着对美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达的是被时代所遗忘的美学理想;通过实践来重构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和谐的理想,这也是美学追求的终极意义,因此,人向和谐与向美的迈进在目标与指向上也是同一的。

二、美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途径和评判标准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的区别时曾明确指出,人不能像“动物”那样,“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人必须“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里所谓“内在固有尺度”指的是人这个族群的自由自觉的尺度,即人掌握各个物种满足自身需要的尺度,并运用各个物种的尺度去自觉地为自身也为其他物种创造生存条件。内在固有尺度的运用,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能动的、理智的、自由自觉的复现,这种复现不是随机的、任意的,它有着其内在始终遵循的轨迹,那就是——人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这里面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蕴含:

其一,从结果上说,人以美构造对象与世界。马克思认为人对对象的构造并不全部是美的,对象是否为人所占有,直接决定着对象是否是人本质的呈现,也即是否是美的呈现。异化条件下人创造的对象只是人的异己,它成为了压制人而非满足人的力量,或者其满足的只是人接近动物的、直接的、片面的享受和拥有,而不是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自身本质以全面的方式实现的全面占有,因而它不是美的。所以,判断和完成一种对象的构造,必须以对象是否是人本质力量的显现为衡量的标准和达成的途径,如果人所构造的对象和对象构成的世界体现出的人的本质力量是自由自觉的,那么这对象与世界就是美的,这种构造行为也就是通往美并通往与美同一的和谐的。

其二,从主体上说,人以美构造自身。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的丰富性直接对应。马克思借用“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5]。这一比喻,论证了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在内的人对自身全面本质的构造过程,指出人只有在相应的美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使自身自由自觉的本质得以充分展开;就像人不是从来就有审美感受能力一样,人全面的本质力量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在完成对对象美的创造的同时,唤起和完成的对人自身的美的构造。人对自身的这种美的构造,使人获得空前彻底的解放,具备了解决其与自身矛盾的力量,而解决了与自身矛盾的人,才具备了实现个体和谐与社会和谐深层融合统一的可能。

其三,从过程上说,人与对象世界在美的构造中相互生成。马克思指出,在理想社会中,“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人也生产社会”[6]。一方面,美以它丰厚的、密集的、广泛的感性形式确证人类的创造力量;另一方面,人以其饱满而酣畅的精神,积极而富有成就感的实践,使对象世界更加全面、丰富、自由和深刻。在这样的社会中,人创造的产品丰富,创造的过程愉悦自足,人充满了能动的活力和自由的创造激情,这也就等于在告诉我们,人与对象与世界是在美的构造中相互生成的,人作为实践的主体由于创造了社会的丰富性、全面性、多样性,也使自己因之变得更丰富、深刻、自由而全面,也就是说,人因构造了对象间的美与和谐,也最终使人与对象间迈向了美与和谐。

——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向和谐社会迈进的必然途径和评判准则就是——美。

这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不仅理想的和谐社会在指向上是与美同一的,而且在其达成的路径上,也必须是经由美的途径。一言以蔽之,美是和谐社会的必然维度。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53.

[2]陶伯华.美学前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

[3][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86,8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中央编译局,1995:46-4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责任编辑:李 霞〕

G237.5

A

1002-2341(2011)04-0054-02

2011-05-08

陈竞飞(1977-),女,吉林松原人,办公室主任,讲师,哲学硕士,从事美学、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人向本质尺度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祈祷
不能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宇宙的尺度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走过散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