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课本中的泛读教学

2011-08-15 00:51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课本语言英语

谢 丽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精读课本中的泛读教学

谢 丽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广泛阅读是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英文资料浩如烟海,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探讨以精读课本内容为依托有的放矢地开展泛读活动,使精读和泛读较好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缩短泛读对语言学习促进作用的时间,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泛读;精读课本;外语教学

一、引言

广泛阅读是提高语言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读有利于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促进学习情感构建,在语言涉入量很小的情况下,很难获得语感,学好外语。泛读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包括词汇、写作、社会知识等在内的全方位提高,并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Day&Bamford 1998);Cho&Krashen(1994)发现泛读对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产生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并断言泛读是发展读写能力的最佳工具;国内很多学者也论述了广泛阅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陆谷孙(2004)教授“奉劝今天的大学生大学四年中每年力争有百万字数的input,同时保证有一万字的output,以期益智之余,英文表达和/或翻译亦可达到基本娴熟的地步。当然,勤则不匮,多多益善。”何其莘(2000)教授认为“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宽广的知识面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要,因为语言是知识的载体,其表达的内容无所不包,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尽可能熟悉相关的知识,学习者才能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增长各种知识,学到另一种文化的精华。秦亚青(2001)教授认为,“从阅读中得到的,也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增长,还有自己创造的语言环境中的情趣和乐趣”。

国内外专家不仅对泛读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的论证而且对阅读的微过程进行多方面探讨,并形成了一些理论,例如,自上而下理论(top-down)、自下而上理论(bottom up)、互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等使人们更加深入理解了阅读的本质。泛读强调自主阅读,但并不与课堂教学矛盾。Anderson(1996)认为泛读和直接教学相抵触的说法不合逻辑也缺乏实证支持。

但是,关于泛读对语言学习具体的量化促进作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就泛读对语言学习产生促进效果的时间长短来看,克拉申认为泛读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至少要经历一个学年才能体现出来(Krashen 1993)。关于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百分比中外的实证文章也有不同的结论:张宪等(2009)的实证研究表明在自然阅读状态下,拼写知识习得率为21.6%;词义习得率为15.5%。这一结论与Pigada&Schmitt(2006)的研究结果“词汇知识取得进步的目标词数量占目标词总数的百分比为65%”有较大差距。虽然对泛读促进语言学习作用的强弱,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广泛阅读对语言学习有积极作用。

国内学者对大学英语精读课和泛读课的授课方式多采用分课型论述的形式。周红(2005)强调以整体语言教学理念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李森(2002)论述了体裁教学法在高校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冯学芳(2002)论述了流利领先法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本文把精读课授课方式和泛读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探讨以精读课本为依据开展泛读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二、利用精读课本开展泛读活动的可行性

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教师备课、授课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最基本材料。对某些教师来说精读课本就是教学大纲,教材的内容往往就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平时教师的课堂讲授紧扣课本;课下学生复习和预习又离不开精读课本。学生对精读课本进行精雕细琢的处理:背记其中的词汇,深入理解复杂的句式,揣摩作者字里行间的意思,从而使自身的语言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虽然大学英语精读课本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版,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仅仅通过精读课本来学习一种语言是完全不够的,因为科学技术推陈出新,新方法理念层出不穷,新的社会现象不断出现,而精读课本不可能做到时时更新,更何况教材里的知识并非包罗万象,对语言、文化的介绍也难免挂一漏万。如何把一些新的内容及时融入英语课堂学习,使英语教学既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又使课堂教学具有时代的特点,是每一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精读教学的同时开展有意义的泛读活动,使学生的知识同时具备深度和广度,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难题。我们既不能单凭学生兴趣漫无目的地泛读;又不能只局限于精读课本,希望学生只靠课本就能掌握精通英语,而全然不管象牙塔外的风云变幻。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立足精读课本开展泛读活动,这样可以使精读和泛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使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外语资料中有所筛选、有所侧重,从而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对目前所在院校正在使用的《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系列教材中一到四册的主课文(总计40篇)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初步的统计,结果如下:

人物传记5篇;励志故事3篇;英语学习方法介绍2篇;老年人问题2篇;父母子女亲情3篇;科幻小说1篇;剧本1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篇;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一篇;社会热点讨论约23篇:例如,电视的影响、诚实、智力、环境保护、对白日梦的看法、女权运动等。如果再加上副课文和课后的一些注解,课本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

从体裁上看,课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由此可见,精读课本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比较丰富多彩,基本反映了当前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热点问题,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通过仔细阅读分析,笔者认为精读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相当多的文化点,从而给利用精读课本开展泛读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例如,第一册第十课Going Home主题是宽容。课文涉及到美国的很多州、城市、长途汽车旅行等文化;第二册第五课The Villain in the Atmosphere主题是环境保护,涉及到温室效应、空气污染、退耕还林、绿化城市等;第三册第八课主题是讨论白日梦的好处。为了清晰论证主题作者引用了南丁格尔、爱迪生、凯泽等人的事迹并且涉及到弗洛伊德心理学某些方面的内容;第四册第三课Why Do We Believe That the Earth Is Round?涉及到欧洲宇宙观的历程、作家肖伯纳、戏剧圣女贞德、中世纪、日食、月食以及人们对科学研究的态度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等。学生要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文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不仅要具备语法、词汇知识,读懂语言文字,还要对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使这些文化点真正成为被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并融入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在以后的英语活动中能够及时被调用,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师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扩展、加工、引申,充实其内容,从而使这些知识点不仅是一个点,还能扩展成一个面。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以这些文化点为基础开展不同形式的泛读活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一种必须进行的活动。

三、教学策略

利用精读课本开展泛读教学直接的方法包括:教师在关注语言点和语块的同时从课文中直接提炼出文化点,要求学生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这样做,使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和方向性都比较明确。鉴于网络和市场上的英文资料极多,而学生学习的时间有限,不给学生明确的要求学生会无所适从,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或者相关的网站来减轻学生查找资料的时间。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相应的资料读完后,教师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进行检查,例如口头提问、课堂讨论或读书笔记等形式。

有时一篇课文中的文化点很多,教师可以采用分组阅读的方式。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共同查找资料,归纳总结,最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中演示。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又训练了他们组织材料的能力,在进行课堂演示时口语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间接的泛读方法包括:课上专题讨论、小组辩论、角色扮演、小品表演、读书笔记、选题作文等。此外对阅读的检查也可以采用学生互批作文等形式。

利用精读课本开展泛读活动需要注意把握泛读的任务量和课堂中的时间分配问题,始终坚持把精读课本的学习放在首位,对课文内容进行精雕细刻。如果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泛读可以放在课外进行,课上可以只进行相关阅读成果的展示。此外,阅读任务的布置一定要打出提前量,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水平,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

四、结束语

利用精读课本开展泛读活动,需要对大学英语现有教材进行一些改革,例如每个单元增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参考书目和网址,会更有利于师生开展阅读活动。此外,教师要改变学期测试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从传统的一张考卷定一个学期成绩改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并重,并在试卷构成中增加文化测试的内容。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承载该语言的文化,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Anderson,C.(1996).Research foundations to support wide reading[A].In V.Greaney(eds.)Promoting Read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Newark,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Cho,K.&Krashen,S.(1994).Acquisition of vocabulary from the Sweet Valley Kids Series:Adult ESL acquisition[J].Journal of Reading.

Dale,B.(2009).Why and how textbook should encourage extensive reading[J].ELT Journal Volume 63,No 3.

Day,R.and Bamford,J.(1998).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ashen,S.(1993).The case for free voluntary reading[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50/I.

Pigada,M&Schmitt,N.(2006).Vocabulary acquisition from extensive reading:A case study[J].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18).

董亚芬主编(2006).大学英语(第三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冯学芳(2002).流利领先法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J].外语界(5)。

何其莘(2000).怎样达到用英文思维[J].英语学习(4)。

李森(2002).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新思路: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5)。

陆谷孙(2004).勤则不匮[J].外国语(2)。

秦亚青(2001).阅读使我受益良多[J].英语学习(12)。

张宪等(2009).自然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4)。

周红((2005).从整体语言教学看非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

2010-12-30

谢丽,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课本语言英语
语言是刀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