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学院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人文素质教育

2011-08-15 00:51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艺术类跨文化交际

赵 瑛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高职艺术学院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人文素质教育

赵 瑛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高职英语教学要培养具有外语知识和应用能力并具备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文化素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同时他们的独特品质也形成了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个性的学习模式。分析这些特点,有助于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促进高等职业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成长和成才。

艺术类学生;专业特色;跨文化交际;人文素质

一、引言

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文化素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同时专业的独特品质也形成了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个性的学习模式。分析这些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促进高等职业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成长和成才。

二、如何理解人文素质的内涵

1.具备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文学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和语言知识等。

2.理解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3.掌握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

4.遵循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在人文素质四个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以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人是目的的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李同良2004)。

人文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其二是文化教育,特别是民族文化的教育。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接受本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促进个人同社会之间的相互认同。文化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思想观念教育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教育。其三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人类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学会同他人和谐相处、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使人们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平等权利、平等发展,增强相互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其四是精神修养的教育。包括精神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内容。

三、艺术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及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高职英语教学要培养具有外语知识和应用能力并具备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外语教育发展的需要。首先,分析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英语教学的规律,渗透素质教育。

艺术类专业学生注重自我,追求个性张扬(周治2008)。在考虑问题时主体意识较强,易于追求新事物,往往是最具活力的群体。英语课需要他们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日积月累不断获取新知识。在英语学习中要培养毅力和掌握人文知识的基本能力,克服普遍存在生活作风较懒散、纪律观念较淡薄、甚至厌学等现象。

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他们较早介入专业学习,专业学习的内容和特点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情感,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欧阳俊虎2001)。艺术类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塑造个性风格。在英语教学中丰富的知识(文学作品、艺术欣赏、宗教和风俗,以及日常生活用语等)将他们融入更大的舞台,通过认知、学习和对比,将东西方文化内化为个人的审美和个性特色追求。个人风格的浓厚兴趣和独立创作的学习模式会使艺术类专业学生养成独来独往、缺乏大局意识。但是以英语学习为动力会促使他们取长补短,完善审美和个性发展。

艺术类学生专业特点突出,艺术情结浓厚,但文化素养相对欠缺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弱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中学甚至从小就开始学习专业,在专业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结下了终生的专业情结。但是艺术类学生的选拔文化要求较低,从主观和客观上就造成艺术类大学生不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形成,表现为文化知识面较窄,外语水平普遍较差,对科学文化知识不感兴趣等(沐牧2009)。长期以来,必然造成他们在艺术交流中的重大缺失和形成艺术思想及个性的障碍。坚持语言文化的学习(如古汉语、英语)及人文领域的基础知识积累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艺术类学生独立能力强,注重实践。艰辛的专业技能学习培养了他们较强的独立能力。如果在英语学习中鼓励学生用已知的英语表达自己的专业特长或才艺,大胆地使用口语以达到学以致用,那么就能在强化语言训练的同时,促成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且也建立起协作统一的集体主义思想。另外,使用英语口语的最终目的是与国外的同行或朋友进行国际交流、逐步形成学习语言、了解文化、提高鉴赏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的目的。

四、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承载和保存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及自身的认识成果,具有稳固性、民族性和鲜明的人文性,具备教育作用。因此,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文化,以及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经济文化制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综合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者的人文素质。英语语言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媒介之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可以理解为揭示外国语言中的外国文化内涵,说明由于民族文化差异而形成中国人与外国人在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以及指导学生排除母语文化及汉语思维方式的干扰,努力习惯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掌握并应用地道的外国语言进行交际。跨文化交际可以是语言符号的交际,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可以是现场的双向交际,也可以是通过媒介的单向交际;可以如商品、画报、实物、影像、演出等物化形式符号的交际,也可以如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传播方式的交际;可以是口语交际,也可以是书面交际,如信函、公文等的来往。高职英语教学利用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完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方面作一些探讨。

1.在教学中突出跨文化意识的理解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根据英语教学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功能的特点,可将英语学习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学习。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既要积累外国文化知识,也要建立跨文化理解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中借助融入教材的文化内容,学生可以对其他国家的社会历史、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普遍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文化现象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对英语语言国家现存的典型社会问题获得初步的认识,进而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英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欣赏相关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韩艳2010)。同时通过对比的方式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在进行跨文化对比学习与研究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异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及社会责任感,培养世界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依靠自身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学习的欲望、能力和毅力的综合反映。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习者能够独立地组织、计划、调节和检查自己的学习活动。通过自主学习熟练使用工具书,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独立应用所学知识、技能。通过独立思考,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注重传授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技巧,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运用英语操练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多用。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话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来练习说英语。课后,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增长的速度日益加快,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就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并敢于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从而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只有能主动利用多种媒介,脱离课堂、书本和教师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学会与人沟通,重新理解团队合作精神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增进了解的重要工具。如今,信息和信息传播的渠道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因此,沟通和交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十分重要。学生应学会分享知识资源与思想方式并进行协同合作。学生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改善课堂心理气氛,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五、结束语

将大学英语教学和素质教育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赋予了他们独立感受、发现和思考的能力,同时能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促进他们建立起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素质,学生就会在文化素养、社会适应能力、人文价值、道德观念等方面得到逐步完善,最终达到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

韩艳(2010).英语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A].工会论坛(3)。

李同良(2004).将人文教育融入英语教育中[J].教育探索(12)。

沐牧(2009).我国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缺失现象及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8)。

欧阳俊虎(2001).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4)。

周治(2008).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个性特点及管理对策初探[J].今日南国(8)。

2011-03-10

猜你喜欢
艺术类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