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略谈外宣翻译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刘晓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外宣翻译人员的高素质是高质量外宣材料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我国外宣翻译问题凸显。目前的外宣翻译人员素质不一,良莠不齐,一些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翻译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的不良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外宣翻译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本文从外宣翻译的特点出发,讨论了外宣翻译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希望藉此推动我国外宣翻译事业的发展。
汉英翻译;外宣翻译;人员素质
我国外宣的概念是指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或者其他宣传手段,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客观真实地向远距离的或来华的外国人和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介绍旨在反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建设成就,争取世界人民的了解、信任和支持,改变他们对我国的思维定势,在海外树立起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黄泽存2002:124)。可以看出,我国外宣翻译应该做到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反映我国真实发展情况,争取扭转不良形象,在世界上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对外宣传在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方面发挥着重大的特殊作用。
“翻译如同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进来;翻译如同砸碎硬壳,让我们分享果仁;翻译如同拉开帷幕,让我们能窥见神圣的殿堂;翻译如同打开井盖,让我们汲取甘泉”(2004年11月10日《参考消息》第13版)。此番话道出了翻译工作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更道出了外宣翻译人员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的国力提升有目共睹,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世人惊叹。将中国的实际情况真实地向世界传递,是外宣翻译人员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此项任务的艰巨性对外宣翻译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反映我国真实发展情况,争取扭转不良形象,在世界上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译者自身素质会直接影响外宣翻译的优劣,因此从事对外宣传的人员,不仅要具备一般翻译人员的素质,扎实的双语语言素质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素质,更要具备对外宣传的必备条件,高深的政治思想素质。
古语说得好,“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扎实的双语功底是外宣翻译人员赖以工作的武器。深厚的本国语和外国语功力会为翻译锦上添花。语言基本功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译者数十年的磨练和积累。许多人认为本国语就是自己的母语,难道还会理解错误?只要懂外语,就足可以进行对外翻译。此种看法有误。在翻译实践中,影响翻译准确度的往往就是对母语的非正确理解。对语言理解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翻译质量的好坏。因此,坚实的双语基础对外宣翻译至关重要。译者既要拥有超常的词汇量,又要掌握全面的语法知识。“光有一点语法知识,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这就会迫使译者不断地查阅双语词典,打断正常的思路,这既大大降低了翻译的速度,又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张健2008:37)。双语语言修养欠缺所造成的误译并不少见,试看下例:自由市场。看字面意思,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将其译为free market。而实际上自由市场是农贸市场的俗称。而free market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自由市场是一种经济体系,政府的控制极小。价格和收入取决于需求水平,货物的产量和服务质量(Free market is an economic system with little government control,in which prices and earnings are decided by the level of demand for,and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In a free market,if demand for a product increases then so does its price(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3rdedition)。其实,在英语中已有对应的词:open market。在欧洲的很多城市,在周六的市中心广场的空地上都会出现由市民自发组成的集市,买卖双方自由交易,价格自定。free market只体现了市场的自由性,受政府宏观调控少的特点,而未将其开放的特点表现出来。因此,应将自由市场译为open market。
此外,有些翻译人员语言素质差,不顾修辞特点和习惯用法,机械地对号入座,将“拳头产品(knockout product)”译为fist product(用拳头做成的产品),街道妇女(housewives in the neighbourhood)译为street woman(在街头出卖色相的妇女),白衣战士(medical worker)译为fighter in white,灵魂工程师(educator)译为engineer for the soul(传播基督教的神职人员)等等,不胜枚举。要想获得准确的翻译,译员的语言素质必须提高。
在从事外宣翻译时,“译者除了在政治、英语、汉语方面要有扎实的基础、过硬的本领外,还必须有知识方面的基本功,或称‘译外功’、‘言外知识’、‘超语言知识’,翻译界行话叫‘杂学’”(张健2008:38)。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其《翻译工作和“杂学”》一文中就曾经指出,翻译中最费事的就是“杂学”这方面的东西。他认为:“搞翻译要有杂家的渊博知识,这是搞翻译所涉及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出的客观要求”(吕叔湘2009)。
外宣翻译常会涉及新闻翻译。新闻词汇往往会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因此,对外宣传要求译者具有“杂家”的素质,依赖其高超的“译外功”,将相关词语译到位。如“海协会(ARATS)”和“海基会(SEF)”的译法。如果不加任何注解,除了研究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普通人很可能无法分辨出这两个机构的简称,到底哪一个是台湾的,哪一个是大陆的。实际上,“海协会(ARATS)”是大陆机构的简称,全称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Beijing-based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海基会(SEF)”为台湾机构的简称,全称为“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Taibei-based Straits Exchange Foundation)。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做到了“以人为本”,不是机械的翻译,其“译外”功夫在此得以体现。
受各种因素制约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要成为“杂家”相对来说就比较难,而“杂学”却可以做到,即应尽量熟悉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尽量精通业务,尽量获得渊博的知识。在翻译中无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还是对译文的表达都需要译者具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和基本常识。即便译者的水平再高,没有一定的常识水平,也做不好对外宣传翻译。译者的翻译质量和速度往往取决于其知识面的宽窄。
此外,外宣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还要注意文化功能差异引起的文化缺省现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李运兴2001)。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性财富的总和。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陈定安1998)。
文化缺省是指在译入语中缺乏表达原语某些反应其特有文化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文化词语缺省。文化缺省的解决方法往往是强势语言进入弱势语言。汉语词汇中出现的大量英语,以及少量的俄语和日语。如英语的disco(迪斯科),TOEFL(托福)以及DINKS(丁克族);俄语的布拉吉,列巴(俄式大面包),日语的卡拉ok,寿司等等。而弱势语言就很少有机会进入强势语言。英语在近二百年中才接纳了为数不多的汉语词汇,如kung-fu(功夫),qi-kong(气功)以及koutow(叩头)。
文化缺省现象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而又无可奈何的现象,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和译入语读者的阅读心理,注意其形象与喻义在各自语言中约定俗成的关系,在难以两全的情况下,可采用舍形象保喻义的手法进行翻译。例如,汉语的“龙”字。在中国文化中,哪个家长不希望子为龙,女为凤。龙在汉语中是一个褒义词。而在英语中,龙虽然有相对应的词dragon,但其被赋予的联想意义却不同于中文,意为传说中为魔鬼看守财宝、长着三个脑袋、嘴里会喷火的怪物。因此在翻译中只能舍形象而保喻义,可采用替代的手法。将亚洲经济“四小龙”(即居于亚洲经济发展前4位的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地区)译为the four tigers而不是the four dragons,以取得语义上对应。
此外,为了避免由此内涵所造成的误解,应考虑到文化差异、社会背景和人们的观念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试看此例:斗新娘。在中国,无论城市与乡村,大概都有斗新娘的习俗。“斗新娘”就是在一对新人结婚的当日,参加婚礼的年轻人往往以一种善意的方式作弄新娘,以博得大家的笑声,为婚礼助兴的文化习俗。有人按字面意思译为:tease the bride。在英语中,tease意为to make jokes and laugh at someone in order to have fun by embarressing them,either in a friendly way or in an unkind way(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95)。而在英汉大辞典(陆谷孙)中,tease被译作“戏弄,逗弄,取笑”,均为贬义词。此种译法扭曲了“斗”的含义,曲解了原文。Tease the bride会使外国人产生困惑:难道中国人在婚礼上都要戏弄新娘吗?进而会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曲解。
积累掌握多样的文化知识,了解熟知各国的知识背景知识,就会使译者能够忠实、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政治是我国翻译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对外翻译宣传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外宣翻译人员政治思想素质的要求就更高。外宣翻译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政治修养。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某项国策的理解有误,如何将其精准地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呢?此种翻译的对外宣传意义就很小,搞不好有时甚至会产生副作用。试看中国的“解放战争”翻译。有些译者将其译为The Civil War或The Domestic War。此种译法模拟美国的南北战争。中美文化之间的障碍没有了,外国人很容易就理解了,看似佳译,实为误译。因其将战争的性质转化了。中国的“解放战争”非美国式的内战,而是一场解救中华民族于危难、对抗当时腐败的国民党统治的正义之战,因此正确的翻译应为The War of Liberation。
再看一例:台湾问题。很多译者将其译为:the Taiwan Issue。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95)将issue定义为:a problem or subject that people discuss。英汉大辞典(陆谷孙)将其译成:争议,争论点。台湾自古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回归祖国是民心所向,一国两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此系不争的事实,不是可争议的问题。因此,应将其译为the Taiwan Question或the Question of Taiwan.此种译法才能表明中国人的立场:台湾问题不是一个可争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或早,或晚。
从上面的例子中不难看出:首先,外宣翻译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运用实事求是和辩证的思想方法来深入分析,理解原文,正确处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准确到位地将外宣材料介绍给外国读者,达到积极宣传我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维护我国的利益。
其次,外宣翻译人员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在翻译中,译者要架起两种语言之间的桥梁,使信息得以准确传递。译者稍有懈怠,疏忽,便会产生麻烦,轻则影响读者的正常理解,重则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责任感是译者最根本的译德,它也是准确翻译的先决条件。试看下面的真实故事:某村党支部书记在洪水袭来时,将五岁的儿子锁在家中,而去挽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子最后在水灾中丧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一番话感动了无数国人。他说:“儿子没了不要紧,只要群众的生命财产保住就好。”此种壮举会使国人潸然泪下,此番话完美体现了中华民族舍己为人的精神,充分体现舍小家为大家的价值取向,在国人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但若在对外宣传的新闻报道中将其可歌可泣的话语译为,“The loss of my son means nothing,provided that the villages and their properties are pretected…”在美国人心中引起的就不是共鸣,而是愤慨了。因为在美国,将5岁的孩子锁在家中无人监管是要触犯法律的。美国人看了此种报道就会认为中国人没人性,连孩子都不顾。此种译法大大影响了中国人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起到了反面宣传的作用,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势必加深不了解中国国情的美国人对中国的误解。因此,译者应时刻保持警惕,充分认识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以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外宣翻译。
扎实的双语语言素质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素质,以及高深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对外宣传人员不可或缺的综合素质和必备条件。当前的对外宣传要求翻译人员应具有此种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成为博学多才的“杂家”,这也正是当前的外宣翻译人员应努力的方向。
*本文所选用的部分例子得益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健教授的博士班讲座。这些例子极大地充实了本篇,在此,作者深表谢意。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3rdedition.《参考消息》第13版,2004年11月10日。
陈定安(1998).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黄泽存(2002).新时期对外宣传论稿[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Dictionaryof Contemporary English)(英语版)(1995).
李运兴(2001).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吕叔湘(2009).翻译工作和“杂学”,吕叔湘集[C].花城出版社。
张健(2008).报刊语言翻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0-21
*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5407)之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