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责任意识缺失归因新探
——基于占有性生存方式视阈

2011-08-15 00:50李春明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理工类责任意识专业

刘 爽,李春明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责任意识缺失归因新探
——基于占有性生存方式视阈

刘 爽,李春明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本应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公共良知,但部分学生却形成了满足于生存现状、缺乏批判性、关注自我利益与世俗生活的占有性生存状态。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过程退化为对知识的外在占有。功利化趋势与满足于非反思的日常生活世界,是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责任意识匮乏的主要表现。这是发达工业社会对现代人巨大影响的一个缩影。生产性生存方式更能培育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高校与社会良性发展状态的形成。培养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应高扬其批判与反思精神,重中之重在于对其社会责任与公共责任意识的培育。

高校理工类专业;责任意识;占有性;生存方式

当前对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其日常生活的描述,或者流于一般性的理论分析,较少从其生存方式的高度来进行考究。本文基于弗洛姆占有性生存方式的视阈,试图借鉴其合理内核,对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责任意识缺失原因进行一种新的思考。

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的生力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历史使命,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弱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较文史类专业学生而言,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更为关注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科技技能的掌握。不可否认,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在或将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对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本质,大多缺乏一种深刻的批判精神与责任意识。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在《占有还是生存》中剖析了现代人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占有性生存方式在本质上是指满足于生存现状、缺乏批判性、关注自我利益与世俗生活的一种思维范式与生存状态。弗洛姆指出,要扬弃现代人的这种异化的心理机制,根本的出路在于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而“获得这种自由的方法,是自我的实现,是发挥自己的个性”。[1]

基于占有性生存方式的视阈审视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不是从某种具体的生存手段,而是站在其总体性生存样法的高度之上去探究其成因何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生存方式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成方式和存在方式的内在统一。现实的人是不断生成的存在,而生成的现实的人又呈现出相对确定的存在形态。这种“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展示着人对外在生存条件的超越,它给人的生产生活的历史性赋予了价值追求和理想境界的意蕴。就此意义而言,占有性就是缺乏对价值追求和理想境界的追求,而这恰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所谓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占有性生存方式,本质上是指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过于关注自我利益与自我价值、强调为我责任为中心的去批判性的思维模式与生存状态。

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是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传承者。一般说来,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独具特色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比较重视规则与纪律,做事按部就班。这种心理特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受其专业要求的影响,他们大部分时间沉浸于获得数据的实验之中,分析数据、逻辑推理等成为其主要的生活内容。相比较人文类专业学生而言,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比较欠缺“道德文章”的熏陶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为了知识而知识”是众多普通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真实写照。在现实语境中,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过程退化为对知识的外在“占有”,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累积和实用等表层功能,而对知识的内化与学习使命等问题较为忽视。众多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擅长于模仿与重复,却无法或者说是不愿自主建构与创新。更为关键的是,在“为了知识而知识”的主导之下,部分学生往往倾向于把作为服务社会与大众的一种工具的科技知识,当作目的本身。一旦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将来带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进入社会,极易造成重视知识运用却忽视承担责任的状况。

功利化趋势与满足于非反思的日常生活世界,是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责任意识匮乏的主要表现。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刷着社会的各个角落,高校也未能避免。面对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泛滥,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越来越多地关注日常生活,满足于一种平庸情趣。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典型特质。许多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认为在实验室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清贫坚守是为了日后的飞黄腾达。“占有性”已成为这些学生根深蒂固的思维范式,他们尊崇外在生存条件无限占有的逻辑,以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信条。为社会负责、为他人负责的科学的原始精神追求和价值境界已然遁形。

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占有性生存方式的形成不是突兀的,它只是发达工业社会对现代人巨大影响的一个缩影。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的急速发展是现代文明的巨大成就。在现代社会中,生产效率急剧提高,社会财富急剧增长,自由民主得到深化。但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在渴饮现代性的琼浆之时,也无奈地吞食着现代性的恶果。工具理性泛滥,科学主义盛行,人文价值失落。高校几乎成了社会大众文化“跑马场”,广大学生尤其是相对缺少人文精神滋养的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负面影响。

较之单一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分化为众多的“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彼此独立,经济上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政治上实行科层制管理,道德上奉行功利主义。其结果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自我”的概念无限膨胀。许多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把具有独立人格的个性等同于“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个体意识与个体身份的凸显。关注为我的责任,对为他的责任却不加理会,社会责任感、公共责任意识更是视之无物。

理工类高校要实现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这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共识。但是,如何培养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人文意识尤其是责任意识,却是一门方兴未艾的艺术。基于生存方式视阈审视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责任意识缺失问题,我们应规避占有性生存方式,而高扬生产性生存方式。

弗洛姆认为“占有性”消除了人的特有的东西——独立性、理性、爱等等,这是丧失了生产性的结果。“人格的‘生产性取向’是一种基本态度,是人类在一切领域中的体验之关系的模式。它包括人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的精神、情感及感觉反应。”[2]可以说,相对于占有性生存方式体现出来的盲从性、接受性而言,生产性生存方式更能培育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高校与社会良性的健康发展状态的形成。

培养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应高扬批判与反思精神。马克思曾经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3]这所谓“确定的”、“现实的”实际上就是指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使命”、“任务”就是指责任。人类时刻以责任的担负来完善社会关系,人的具体的、历史的本质还表现在对改变和完善社会关系的意识与努力上,这种意识与努力就是人的责任感。[4]换句话说,人具有责任感是人的本质使然。其实责任不是出于偏好、冲动或者是利益,它就应该出于单纯的责任感本身,这样才能显现出人性的尊严与光辉。高校不同于一般性组织的关键,就在于它在一个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如果高校沦为社会的附庸工具而缺失批判精神,这样的社会一定不会是良性发展的。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不能将自身沦为科学技术知识的复写工具,在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贡献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要牢记自己的身份,彰显超越性、前瞻性和批判性的独立精神与责任意识。

培育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重中之重在于对其社会责任与公共责任意识的培育。现代世界通行的不能是计算的法则,不能仅仅通过科学预测出发来权衡利害、设计行动目的与达到目的的合理途径。这只是计算化的责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责任。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应该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责任不是将自我感性化、生物化与经验的一面最为充分地表现出来,而是应时刻体现着深刻的公共良知,勇于批判社会、以国家大事为己任、富于批判和反抗意识。

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危害不容小觑。当我们站在生存方式的高度审视这一现象及其原因时,更应预瞻到它不仅关系到广大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当前的精神状态与思维范式,更应考虑其对高校以及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一旦高校及其学生不再以独立的姿态追求真理,不再从维护正义、改造社会的实际出发来启蒙大众,不再思量社会与公共责任问题,势必会影响社会文化向健康方向的发展。

[1]弗洛姆.逃避自由[M].陈学明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133.

[2]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9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4]荀明俐.论哈耶克的责任观[J].学习与探索,2010(1).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university should reflect a deep public conscience,but form a kind of possessive survival mode which is satisfied with the status quo to survive,lack of critical spirit and concern for self-interest and the secular life.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generates the external possession of knowledge.Utilitarian trend and dying in the non-reflective world of daily life are key performance of lack sense of responsibility.It is a microcosm of tremendous impact on modern caused by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Productive mode can cultivat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university,so a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state of universities and community.First we should praise the spirit of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cultivate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ublic responsibilities.

Key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University;Sense of Responsibility;Possessive;Survival Mode

〔责任编辑:刘金友〕

New Research to Lack Reason of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University——Based on the Threshold of Possessive Survival Mode

Liu Shuang Li-Chunming
(Daqing Petrol Institution, College of Humanity,Heilongjiang,Daqing,163318)

G643.1

A

1002-2341(2011)05-0144-03

2011-06-19

1.2010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指导项目“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大庆精神哲学底蕴及其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12512004);3.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庆精神研究中心2011年度招标项目(DQJS301)

刘爽(1953-),男,吉林松原人,院长,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理工类责任意识专业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