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颜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文素质部,重庆401331)
谈“皮克马利翁效应”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陈颜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文素质部,重庆401331)
皮克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期望所引起的“实现预言效应”。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动力。
高职英语;皮克马利翁效应;教师情感;应用;学习效果
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体制,其存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满足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高职教学模式不同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课程的分布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训)”,其中后者在整个三年的课程分布中占了很大比重,这就给理论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其次,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高考成绩不理想,他们与其他考上本科甚至重点本科的同学相比,有一种潜在的身份和地位上的卑微感,这使得他们很失落,很沮丧。另外,高职院校一直以来贯彻的“培养实用型学生”的理念使得基础教学举步为艰,在众多基础学科当中,基础英语教学更是困难重重。特别对某些与英语没有直接关系的专业而言,学生从内心深处抵触基础英语,有的甚至在学习过程中破罐子破摔。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期望效应是在师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由于教师之间的心理素质、教学观点以及教学态度存在个别差异,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成绩、个性特征以及对教师期望敏感程度存在着差异等因素,这使得教学期望效应变得更复杂。怎样才能提高高职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怎样在完成英语教学大纲的同时让学生的成绩达到他们自己最理想的状态?怎样将学生培养成教师心目中的学生?笔者就近几年的实践教学,对“皮克马利翁效应”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如下几点思考。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塞浦路斯一位王子皮克马利翁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感情,雕成后又每天捧在手中,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她,时间久了,忽然有一天这个美女竟然有了生命[1]。受这个故事的启发,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这就是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在实验中,他们随意抽取一组一年级学生,尔后告诉这些学生的老师,这些学生经过特别的测验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无穷潜力。以后,师生们在各方面对这组学生另眼相看,老师们积极、恰当地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自尊心、自信心倍增,各方面分外努力。结果发现,当教师期待这些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智慧进步时,他们果然在一段时间后取得比对照组学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数。研究者解释说,这些学生的进步,主要是教师期待的结果,即这一效应就是由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对其更高的人际期待而产生的“皮克马利翁效应”。
“皮克马利翁效应”的实现主要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师期望的形成→教师期望的传递→学生内化教师的期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维持或调整原来的期望。以上各个环节互为因果,紧密相联。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态度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甚至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和最终的成绩。在其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应该是畅通无阻、首尾相接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皮克马利翁效应。那么“皮克马利翁效应”在英语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的呢?
为了保证皮克马利翁效应的顺利进行,第一步就是要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欣赏的融洽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着装整洁大方,有丰富的学识。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知识点,让学生在一种很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并掌握知识。课后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他们对自己教学的看法、要求。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与讨厌某一学科的态度,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动力,使学生更有效地学好英语,也为英语教学取得成功打下良好基础,“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欣赏的融洽关系十分重要。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也十分脆弱,因此作为教师要以欣赏的目光对待学生,尽可能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如果教师能关怀、爱护、尊重自己的学生,使他们柔弱的心理都能得到爱的滋润,学生怎能不报之以出色的表现、优异的成绩呢?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格言,学生的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且能促进其智能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运用正确、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外,还应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的学习态度。正如舒尔茨(C.Schurz)所说:“理想就像是星星,我们永远无法触及,但是我们像水手一样,用它们指引航程。”[2]
2.2.1 课堂设计
教师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特点,可以在课堂上用小游戏、编情景对话、听录音、放PPT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就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上Unit 2中的“Mistaken Identity”(Mark Twain P47)[3]为例。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在讲解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找出该篇文章里面涉及到的人物,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演绎这些角色。一方面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和胆量。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认为语言课就是一味地灌输语法的观念。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特别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应该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因此英语教学中的听力、口语和写作显得越发重要。但这三方面又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方面,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综合素质,但大多数的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在训练他们这些方面的能力时,教师普遍感到吃力。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相信眼前这些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希望。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口语课,我们可以拟定一个特定的场景,然后告诉他们关于这个话题所涉及到的一些单词和固定的句型,最初的时候可以从简单的话题入手,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锻炼胆量,获取成就感,树立信心。再比如写作课,高职英语大纲上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方法,如贺卡的制作。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贺卡之前可以向他们展示一些平时常用的祝福用语:“Best wishes for a wonderful new year.”“May joy and health be with you always.”“Wishing you and yours a happy new year.”然后再给出一些不完整的贺卡,让学生以填充的方式来完成。最后让他们记忆格式、一些固定的句型和常用的祝福语。这样当他们再遇到贺卡时,就不会有无从下笔的感觉了。在整个教学模式中,同样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这个学科也逐渐会产生兴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作出自我判断的。所以作为教师可以定期对每一个小章节做一些小的测验,然后总结成绩,及时鼓励,甚至可以用一些小礼物作为奖励。当学生受到老师对自己努力的肯定时,就会更加有动力,同时这些取得进步的学生也会成为其他同学效仿的对象。在教学的安排上,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敢想不敢做的情况,很多教师因为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基础问题,所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尽量降低难度,缩小宽度,其实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下,可以尽可能地拔高难度,因为大脑的开发是无限的,正如皮克马利翁雕塑人像一样,你对自己塑造的对象倾注多少感情,他也会回馈你多少希望。其实,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情况下,施教者对学生的期望再加上正确的引导和方法,学生完全可以接近甚至达到施教者的期望值。所以作为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要有足够的信心,发现他们的长处,运用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潜能。
2.2.2 心理疏导
学生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除了成绩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找不到学习这门学科的原动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不明白这门学科的现实意义。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对于他们将来就业的意义,让他们看清现在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有名的大中型企业和公司会根据英语的水平来定底薪,同时让他们明白英语三级是出国的最低要求的现实意义,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和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的分数差别,一进校就存在着心理弱势。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应用各种形式给予学生鼓励,以欣赏的目光对待学生,尽可能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使其消除害羞、怕错、无自信的心理障碍,培养其自信心。教师应带着亲切、和蔼的态度走进教室,特别是在学生接受新知识、反应迟缓、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能带有情绪,应多微笑、多鼓励,循循善诱,甚至可以走到他(她)面前用拍拍肩膀、点点头等肯定的肢体语言给予心理上的鼓励和安慰。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心理上疏导学生,多用诸如“You are the best”、“Trust yourself”、“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这样激励的话语。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传授教学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外,还应让高职的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性格,使其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另外,老师课后要多和学生交流,尽可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融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遇到的困难。
从近几年教育部的改革、教材的更新、各中小学及高校教师的课题研究可以看出,“自主教学,以生为本”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要理解、尊重、激励学生,激活学生的潜能,学生就一定能迸发出超常的创造奇迹的力量。
[1]阿诺.右脑革命: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潜能[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155.
[2]Roseberyetal.人是如何学习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Mark Twain.Mistaken Identity.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BOOK 2)[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55:47.
[4]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5]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闫桂萍
Introduc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Pygmalion Effect”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HEN Yan
(Human&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ongqing 401331,China)
Pygmalion effect is also called expectation effect,which i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eachers’emotion effect for students causes“accomplishing prediction effect”.Teachers’love,expectation and encouragement can arouse students’learning emotion and improve learning motiv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Pygmalion effect;teachers’emotion;application;study effect
G621
A
1674-5787(2011)01-0143-03
2010-12-03
陈颜,女,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