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玲
(巢湖学院 计算科学与技术系,安徽 巢湖 238000)
高校活动型生态德育实现机理
吴 玲
(巢湖学院 计算科学与技术系,安徽 巢湖 238000)
生态德育已被视为德育观念更新题中应有之义,针对目前高校生态德育现状,笔者建议构建活动型生态德育模式,并探究这种模式实现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保障,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逐步使他们建立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格.
活动型;生态德育;内涵;实现
硫酸泼熊、微波炉烤宠物狗,近年来媒体不断曝光的大学生虐待动物的事件将高校的德育推上了前台,而生态德育作为前沿的教育范型和教育理念,也相应地受到极大的关注和迫切地召唤.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或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①的一种教育.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就已经起步,但因为传统德育模式的巨大惯性,教育效果差强人意,生态道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低效性.
笔者从以下四个维度认识高校生态德育的的现状.
长期以来,多数高校重视调节和规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教育,导致生态道德教育的边缘化和从属地位,或者偶有涉猎,也流于形式,局限于开展即兴式的活动,缺乏目标明确、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些狭隘的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处于对立、挑剔和陌生的状态,与道德构件相失衡,往往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知上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
生态德育目前还只是特定系部或专业的教育内容,难以形成融汇贯通的完整体系.即便一些生态方面的教材,多在相关的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渗透,不仅使其教学学时受限,而且往往侧重理论性,对于如何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方面轻描淡写,在实用性和指导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多数生态德育教师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缺少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培训,对生态道德知识一知半解,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部分教师的生态德育观念及其教学思路缺乏先见之明,他们的目光停驻在生态系统的外部和表层,只关注人类与自然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循环,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化解寄希望于单纯的技术手段;此外,他们大多对生态德育整体性认识不足,偏重自然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将生态德育孤立起来,看成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德育影响自成体系的存在物;或者在德育实践时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道德形成方面难以产生有效的合力,造成生态德育的断裂与凝滞.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如果一味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实则难以进行维护、治理生态环境的实践技能的教育和训练.
“两课”是高校生态德育的主要依托,教师授课的模式强调单向的、独白式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线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生态德育的生活特性,造成高校德育的机械化和概念化.大学生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造就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也从一个侧面凸显出高校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加之考核的形式至今采用备受诟病的回忆式纸笔测验模式,最终使德育退缩到单纯的认知领域,而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理所当然地当作认知发展的必然的逻辑结果.但是,这种理想的预设不仅难以付诸实践,就是在思维推理中也无法成立,因为认知对于道德来说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终的因素,德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应是行为的改善而非知识的增多.所以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生态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是必须予以摒弃的.
生态德育蕴藉了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也决定了生态道德教育与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大相径庭,必然要求生态德育另辟蹊径,采用一种全新的教育策略.鉴于高校德育的现状、活动对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意义和学术界对生态德育模式的探索,笔者不揣浅陋,从“活动生态道德教育课程模式”脱胎“活动型生态德育”一词,以为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落实到高校教育层面就必须完成活动型生态德育的构建工作.
活动型生态道德教育是以两课为主渠道,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异彩纷呈的生态德育活动发展大学生生态道德能力的课程.
首先,活动对生态道德发展和生态道德教育至关重要.生态道德派生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与生俱来强烈而鲜明的实践性特征.这种特征也内在地规定了生态道德教育只能在现实生活的活动中进行,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此处的活动指以大学生生态道德需要为基础的、以提高大学生道德意识、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言语交往与行动.以此为接点,高校活动型生态德育应运而生.活动型生态德育的基本形态是大学生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自主性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实验测定、样品采集、资料收集、交流探讨、景观欣赏等多种形式,大学生在与自然的亲近中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美感,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在现实的濡染下鲜活起来,收获的是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生态智慧.
活动型生态德育具有自主性.它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学习有关生态道德知识提供有力的情景支持,另一方面因为活动较好地创设了关联情景,有助于大学生的知识优化组合,可使大学生固有的零散的、割裂的生态道德知识整合为系统的、充满生命力的生态道德知识,而且可以衍生新的生态道德知识,从而不断拓展自身的生态道德知识体系.大学生自发参与的活动是生态道德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通过大学生身临其境的教育活动,才能使其体验意识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严峻性,从而对人类的长远利益、综合利益与自然生态系统利益的内在联系有切身的认识,进而培养和发展真正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和义务感,自觉应用生态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为,为生态道德的真正践履提供坚实的内在支撑.
同时,活动型生态德育具有开放性.它指向大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从而使教育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大学生富有意义的生态道德教育题材,课堂则从教室触及到家庭、社区及大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也在与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和大学生的其他活动的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这一切使得生态道德教育情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助于唤起大学生的生态良知,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自律性,积极投身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和营造生态平衡的社会实践中去.
其次,活动型生态德育的提出是基于学术界生态德育探索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的理性思考.目前,公认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两种:多学科模式和跨学科模式.其中,多学科模式是将生态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课程之中,化整为零,通过各门学科的实施实现生态教育的目标与目的.跨学科模式又称单一学科模式,是从各学科领域择取有关生态科学的概念、原理等方面的内容,将它们有机地合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学界提出倡导“活动生态道德教育课程模式”,笔者认为此概念视域上略显狭隘,故引申为“活动型生态德育”,活动型生态德育主要依托于两课,也属于跨学科模式,可以避免由于生态科学知识分门别类地与各门学科融合而导致的生态科学知识内在关联的人为割裂,也克服了多学科模式由于在各学科中和而不合、敷衍了事,难以保证生态德育质量和效果的弊端,又因为活动型生态德育立足我国两课的主渠道的传统,有助于减轻专门的师资培训的压力和因增设学科而增加的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引进活动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道德教育的缺陷,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整体的生态道德观念,养成完整的生态道德人格,从而有助于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活动型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已经获得了社会历史发展和认识论上的可能性,它也远远超越了理论,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德育实践.
活动型生态道德教育重在通过大学生生态理性的积淀,通过生态道德文化、生态伦理思想史、生态价值观、美学价值观、可持续发展道德观等多方面的渗透及参与解决生态问题的现实体验,增强生态道德责任感,提高参与生态保护的意愿,因而对实施这一模式的高校以及教师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要求.
3.1 建立健全活动型生态德育运行机制.按照生态学原理,高校应建立民主和谐、公正有序的生态德育制度环境,成为生态德育的资源整合者和德育环境功能发挥的政治保障.
高校需加强对教师生态德育工作情况的考核评估,把生态德育工作表现与成效与教师评先选优挂钩,把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评估学校的重要指标.在活动型生态德育的构成要素如价值观、内容构成、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应设立评价细则,将生态人格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估加以量化,构建大学生生态人格管理和评价系统,从而使道德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促使各高校形成活动型生态德育的长效机制.
加强活动型生态德育实践环节建设.可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党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各种具体的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例如组织大学生参与生态环保宣传、护绿行动、环境监督等活动,利用地球日、环境日、土地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节日,带领大学生深入一线农村、厂矿,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在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使大学生树立生态环保和生态道德思想,让大学生切身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责任,让大学生主动成为生态保护志愿者,努力践行生态道德行为;也可引导大学生自发地组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方面的学生社团,围绕社团为核心在高校内外辐射展开有关的宣传活动;还可精心设计组织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摄影展、课题研究,文艺表演、演讲赛,知识竞赛等生动的活动,使生态道德深入人心,在学校形成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参与到评估和考核体系中,不断反省自我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等因素在活动生态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展校外的生态德育活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生态德育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在共生、互动的联动中,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实现大学生与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和谐,并形成适宜大学生成长的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
3.2 实施活动型生态德育首先要求教师明确活动对于生态德育的重要意义.教师的生态德育意识是生态德育目标实现的前提,是课程有效利用的动力.要树立“以活动促道德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并以此指导生态德育实践.
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漠视学生主体性,制约了学生的道德的良性生长,只能最终生产出成批的犹如一个模子铸出的盲从权威的“标准件”.作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主干的教师,一方面,在培育和提高自身生态道德理念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对话,另一方面,在生态德育中还要注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人格,肩负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培养责任,从而保证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向.因此,活动型生态德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教师从整体上和跨学科的层次上认识生态现象、生态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重视自身知识的整合,改变从前只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所带来的严重的知识缺陷状况;也要求活动型生态德育教师具有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参与意识,以及在各种不可预测情况下指导、促进活动继续进行从而保证生态道德教育目标实现的能力;还要求活动生态德育教师具有较高的研究素质和创新精神,因为,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会涌现许多新问题需要活动生态道德教育教师进行探索和创新.
显然,缩小两课教师在素质上与活动型生态德育教师的差距仍然任重而道远,而教师的素质是顺利实施活动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关键,为此,做好活动生态道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对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一些高等院校也已尝试建立适应生态教育的综合系科,对未来的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对现在的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效果显著.
3.3 实施活动型生态德育还要求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建设焕然一新的师生关系.传统德育模式中,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师生关系是地位悬殊的控制与被控制和知识或信息的单向传递关系,活动型生态德育所要求的教师角色应是“平等中的首席”②,教师的作用重新构建,即教师从外在于学生境域转向与情景共存,不再是外在的独裁者,而成为内在于语境的领导者,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学生则成为活动的主体,积极自主地参与各种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生态道德思维的历练,从中积累丰富的生态道德情感体验,生发出主体性的生态道德需要,使外在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信念和追求,从而为提升自身的生态道德觉悟和水平埋下伏笔.
在活动型生态德育这一开放的体系中,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得以确立,师生交往互动也获得了实质性的内容,从而为生态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前提.因为,生态道德教育首要任务立足于培养人的生态道德责任感,这要求必须培养和发展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使个体逐渐超越自我,在自我的不断开放和流变中,与他人、与社会并最终与自然达到一种对话、沟通和理解,进而融为一体,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而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合作对话关系是发展个体自我控制能力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沟通和理解才成为可能,学生才能学会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差异,才能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克服自我中心,才能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与自然对话、沟通和理解的能力,并最终生发出自主自觉的生态道德责任感,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水平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③.
综上,基于活动与生态德育的内在契合性,高校活动型生态德育已成为德育的必然选择和新趋向.通过高校构建活动型生态德育保障机制,以及师资力量的不断提升和师生的协作互动,可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感受力,激发其强烈的生态道德责任感,培养生态道德情结,进而使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获得持久的动力支持,增强生态德育系统的承载力和供养力,促进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注 释:
①王正平,周中之.现代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43.
②[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8.
③潘岳.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DE/OL].http://env.people.com.cn/GB/6402210.html.
〔1〕华启和.关于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J].生态经济,2005(12).
〔2〕邱占勇.试论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3〕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德育刍议[J].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3(12).
〔4〕王正平,周中之.现代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G410
A
1673-260X(2011)08-0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