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杰
(蚌埠学院 人文社科部,安徽 蚌埠 233030)
构建淮河流域生态环境途径的思考
余建杰
(蚌埠学院 人文社科部,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淮河流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流域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流域内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对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引以为重,通过制定具体措施,统筹发展,切实保护流域内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构建;淮河流域;生态环境;途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淮河流域面临着水患和水污染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淮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治理该流域环境的重大意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为流域内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服务.
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河流,也是我国南北分界线,淮河及其流域对于我国和其流域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曾经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淮河流域内环境状况却不容乐观,为此国家也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淮河进行治理,包括治水和治理污染,虽然在某一时期、某一区域有一定效果,但从长远和总体来看,淮河流域内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淮河流域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豫、皖、苏、鲁四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中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淮河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对淮河的治理,但伴随着对淮河治理过程,由于人们主观认识及其他原因,在淮河流域上游和中下游植被破坏严重,人们滥砍滥伐、围湖造田、破坏草场等,使得沿淮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气候异常,洪涝灾害时常发生.建国以来发生几次大洪水,1954年、1991年、1998年、2003年,发生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小的洪涝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这样严重影响和破坏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沿淮老百姓生活生产,从而也影响和破坏我们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沿淮企业排污严重.我国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这些因素导致了水体污染,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淮河流域水污染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度加快,流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历史资料显示,1975年淮河发生首次污染,1982年发生第二次污染.进入20世纪90年代,污染事件频繁发生.1992、1994、1995年沙颍河、淮河连续发生大面积水污染事故,对沿淮广大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城镇供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次污染事件发生在1994年7月,当时沿淮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水达54天,150万人没水喝,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2004年7月16日至20日,淮河支流沙颍河、洪河、涡河上游局部地区普降暴雨,上游5.4亿吨高浓度污水顺流而下,形成长130~140公里的污水团.这次污染事件大大突破1994年7月污水团总长90公里的“历史纪录”.这主要是因为淮河主流及其支流内有许多水泥制造、制药、食品、造纸、生化等高污染企业,这些企业长期以来直接向淮河排放污水,加上大量生活污水排放,这样就直接导致淮河水体污染,河水中含有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务院曾下令关、转、停沿淮流域的对淮河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但是淮河的水质并没有明显改善,总体上看淮河水质还属于中度污染,仍有一些跨省界断面水质不能达标,部分二、三级支流仍为劣五类水体,水体中氨氮浓度很高.
目前治理淮河流域水质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环保投入不足,部分治污工程进展较慢.“十一五”期间,淮河治污资金投入虽较“十五”有了较大增长,但资金缺口仍较大,近45%的计划投资尚未落实.一些重点工程项目进展较慢,如安徽、河南两省分别有52%和35%的污水处理工程尚未开工.其二,结构性污染问题仍较突出,企业超标排污时有发生.四省虽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河南、安徽两省内淮河流域内的造纸、化工、食品、水泥等污染严重企业的COD排放量约占全省工业企业COD排放总量的一半左右,仍是工业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加上基层环保执法监管力量不足,存在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污现象.其三,配套措施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缺乏具体的操作规定,监测监控手段滞后,难以实施有效监管.一些已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未能得到很好落实,如各省虽已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但一些地级市及多数县没有执行到位,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费的使用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其四,城镇污水处理厂市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单位改制情况总体还不理想,部分单位虽已改制,仍存在企业单位事业化管理、人员混编等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过程中,注重引资,忽视管理,注重投入,忽视效率,在项目引资、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空气污染严重.由于沿淮有许多高污染企业,它们不仅想淮河排放污水,而且向大气排放有毒气体和颗粒粉尘.使得大气中含有有毒气体,同时空气质量下降,这样也大大影响老百姓的生活,降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同时给流域内环境治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以上大致梳理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高对科学全面治理淮河的认识.由于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淮河流域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到本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关系我国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全面治理淮河,不仅直接有利于流域内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有利于流域内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流域内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对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科学全面地治理淮河,首先需要有一个治理观念的转变.
面对淮河流域环境现状,我们要转变发展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立足长远、着眼百姓,全面治理淮河流域环境和水问题;换言之,在治理和保护淮河流域环境过程中,我们要转变发展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区域发展,协调流域内几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力度、努力把淮河治理成天蓝蓝、水清请、鱼虾多、植被好的状态,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和谐地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科学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把发展作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把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统一起来,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由传统、落后、粗放的经营方式向高科技、高品位、高效益方向提升和发展;同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绿色环保之路;还要树立环保理念,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坚持环保治理和生产建设同步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围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环保等目标.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实现该区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该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和基本权利.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自身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实现人类的需要.特别是近二百多年,人类依靠先进科技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向自然界进攻征服自然的强度一次比一次大.一方面,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拼命向自然索取,损害了地球的基本生态过程,出现了自然资源退化、浪费、毁灭等严重现象;另一方面,不断向自然排放废弃物,超越了自然净化能力,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生存.如此以往,人类社会将走向“生态荒漠”.正是在这样形势下,生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生态保护被作为社会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人类不得不深刻反思和重新审视我们“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价值观念和科学方式,为此,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一场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领域的生态革命正在全国悄然兴起,公众意识发生了重要变化,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成为人类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注重社会发展的新型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坚持三原则:一是尊重自然;二是可持续原则;三是人类对自然的保护责任.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变革,从高能耗、高消费、高生态影响向高效率、低消耗、高活力变革,从消极的先污染后治理、破坏型向积极的恢复型、建设型变革.这种发展观以尊重为基础,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许可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及功能关系上的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保证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人类世世代代拥有美好的环境.1996年,我国把可持续发展正式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随后,很多地区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本地区的发展战略.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重新得到广泛的重视.在流域内开展了消灭荒山、造林绿化活动,森林面积逐年增加,生态环境道德一定程度的改善.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在流域内依法关停了“十五小”企业,但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还很不够.2004年6月21日,《大河报》中国新闻时政版,发表了题为《淮河流域水污染快过治理》一文中说:环保总局通过对沿淮省区为期半个月的暗访显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由此看来,必须自始至终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用这种发展战略统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对淮河的治理经历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过程.总结这一过程,其间所经历的“除害兴利”和“从单一治水”的路程,虽然取得过不少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对淮河流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应该确立多目标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思路.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淮河流域发生了较大的洪涝灾害.沿淮人民全力以赴堵决口,整修干流及主要支流的堤防,淮北大堤按规划标准加高培厚,这样有效地提高了防洪能力.为了拦蓄洪水,开始兴建大别山区四大山谷水库,即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沿淮开辟22处行蓄洪水区,有效分担了淮河行洪压力.50年代中期以后,淮北平原地区旱涝交替发生,有的年份洪水过后又出现大的内涝.因此,在继续治理洪水的同时,逐步转入治涝治旱.淮河支流大部分河道按保麦标准疏浚,对淮北淮河流域一些支流河道进行低标准治理.同时,在淮北平原掀起打砖井灌溉的热潮,初步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
上世纪60年代,淮北地区经过调查研究,总结经验,重新规划安排了各河道的整治工程,全面开展农田排水工程建设,在凤台、怀远、五河等地方集中兴建一批电力排灌工程.“文化大革命”初期,安徽省与河南、江苏两省密切配合,在淮北地区开挖了新汴河,治理沱河.70年代初,先后开挖茨淮新河、淮洪新河等河道,在一些蓄洪区兴建了水闸,同时兴建了一批灌溉工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对淮河的治理逐步步入进入统筹全局,全面治理的状态.不仅加大了治理洪涝灾害和旱灾的力度,兴建一大批大型水利建设和灌溉工程,淮洪新河的重新开挖和疏通,蚌埠闸水利工程的扩建等大型水利工程.同时通过修建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可以起到防洪、蓄水、发电等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淮河水污染的治理.通过采取多种措施齐头并进,降低淮河水污染的程度.通过这样综合治理,既发挥了淮河的水利优势,又有利于淮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针对淮河流域环境和水况现状,结合该流域环境演变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总结历史发展中人们治理和保护该流域环境的经验和教训,本人认为,在今后治理和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水况的问题上,在切实改变那种只从自然中界获取而不给予的思想和做法,切实确立科学环保意识,使流域内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还应采取以下措施和办法.
4.1 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流域发展与水利建设的关系.防洪抗旱与流域经济关系密切,通过水利设施的建设,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如建设蓄、引、提、调等水利工程,可以防御或减轻水旱灾害,保障流域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如果建设不当,再成大面积水库淹没、植被破坏、山体滑坡等,也会使流域内正常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二是流域发展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本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应预防与治理并重,以预防为主;把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杜绝毁林造田,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搞好城市道路的绿化,保持生态平衡.同时还要认识到,水是流动的,治水要上下兼顾,水土兼治,既要着眼于湖田,又要着眼于上游山区,要全流程综合治理.三是流域发展与水源保护的关系.水资源是流域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若开发利用不当,造成水体污染,水质达不到使用标准,再多的水也没用,还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降低工业产品的质量,损害人民身体健康.目前应着重建立以流域为单位的统一管理机制.流域内河湖相连、脉络相通,上中下游、干支流相互制约,在流域内统一协调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一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神态平衡的流域发展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流域经济优势,扬长避短,机要充分利用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4.2 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由于过去欠帐多,污染重,发展快,人口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淮河流域在全国仍是污染最重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不仅废水、废气、废物排放量很大,污染源头的工厂、单位环保不达标,城市处理废水、废物公用基础设施少,处理能力低.除城市之外,农村环境污染也不可忽视,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直接影响了河湖水库的水质.乡镇企业中的造纸等15小企业,严重污染环境.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流域内百姓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影响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污染程度的轻重,与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大,开垦面积多;工业中采掘业、初级加工业发展越快,铺的摊子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越大,造成的污染就越重.因此,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和环保产业,坚决关闭污染严重、治理不力的中小企业,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依此来保护流域环境.
4.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末端治理”型工业化路径模式.这就必须要求该地区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观念,关心淮河流域生态、关心该地区资源保护、关心该地区人民的生存空间,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时,要纠正狭义消费理念,确立科学的广义消费观.广义的消费观认为,阳光、空气、湿地、森林比人类创造的物品对于满足人类持久的幸福生活,具有同样重要甚至具有更加基础的意义.所以,要重视资源环境这种自然财富,消除狭隘的消费观念和财富观念,建立科学的广义的消费观和财富观,对于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也具有特殊意义.
4.4 提高保护环境的强制性和自觉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和沿淮地区加强了保护淮河流域环境的立法力度,先后出台《环境保护法》、《环境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同时还出台一些规章制度,对保护环境提出了硬性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看到,该地区保护环境的任务依然严峻,环境保护立法方面还存有空白,执法力度还略显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和沿淮各省进一步加大立法和制度建设及执行力度,根据新的问题制定出更细化具体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从法制上保证我们保护淮河流域环境的自觉性.同时在执法环节,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学习国外一些作法,让那些随意向淮河排放污水的企业违法成本最大化,用经济处罚等手段让他们感到违法成本太大,以此提高他们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保护淮河流域环境的自觉性,促进该地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4.5 采取具体有效措施,积极保护流域内环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各级政府要将淮河流域环境保护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环保试点示范及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健全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防止流域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重点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强制淘汰、限期治理、环境标识和认证制度.要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重大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公示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进一步提高环保装备技术水平.沿淮要建立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要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环保技术与管理经验.通过以上具体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流域内生态环境,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今天,淮河和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与我们生活在淮河流域的人们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破坏有直接关系,这要引起沿淮流域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要从人和自然关系角度来认识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积极对策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1〕徐宗道等.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地质,1997(4).
〔2〕臧玉祥.淮河污染控制的目标与实践[J].环境保护,1998(1).
〔3〕黄润.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综合调控[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1).
〔4〕李鸿昌,高万青.对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思考[J].经济经纬,2000(1).
〔5〕秦莉云,金忠青.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J].海河水利,2000(5).
〔6〕陈斌林.淮河流域的实践与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思考[J].环境保护,2003(5).
〔7〕朱光耀等.淮河中游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器的演变所反映的人地关系 [J].地理研究,2008.(1).
X171
A
1673-260X(2011)03-0163-04
注:本文系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课题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