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夏兰
(河南科技大学 政治与社会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孙夏兰
(河南科技大学 政治与社会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交叉并存的现实,要求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有机结合起来.将心理辅导的理念、内容、方法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促使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这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引导人又要教育人,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这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将心理辅导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理层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就决定了它们不能相互取代,但可以相互结合.
理论基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则是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内容不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政治教育、思想和品德等行为规范的教育,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学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如: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应付挫折、职业选择等;目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辅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工作方法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外控力的培养,在方法上多具抑制性和约束性,而心理辅导偏重内控力的培养,在方法上多具启发性,着重自觉自动.
人的思想与心理是人的意识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面.心理状态良好才能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品质优良才能塑造健康的心理;个体的心理发展影响、制约思想道德的产生、发展、变化,同时,个体思想又支配着其心理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培育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多重价值观念出现碰撞与交融,学生心理遇到困扰和冲突在所难免.学生的问题不只是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与学习、生活相关的心理问题,同时,心理问题与其它问题往往又交叉存在,比如,因心理不衡带来的观念变化和思想扭曲,因心理障碍导致的认知失调及行为偏差等.学生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辅导来解决.将心理辅导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补充与扩展,它同时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促使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充分了解大学生的需要、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特点,直接抓住思想问题的症结,正确运用心理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信息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种思想意识、文化思潮、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只进行传统的单一“说教式”的灌输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出现知行脱节,这就必然要求应对方式加以改变,而在众多的应对方式中,心理辅导是最应该受到关注的.心理辅导是建立在平等和“无条件接纳”的基础上,辅导者以合乎当事人需要的方式给予服务,它的理念正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相一致.可以说,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方式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如何有效地贴近和走入人的心灵的路径.
这就要求要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运用同感的态度和技术加深对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这就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乐于接受教育.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去接受教育和知识,而是自觉地去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大学生心理辅导主要包括学习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人格心理辅导和生涯心理辅导等方面,可以将这些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讲授适应人生新阶段内容时融入学习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的内容,让学生畅谈入学后的内心感受,从解决大学新生面临的种种心理困惑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在讲述“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一章时,将生涯心理辅导的内容融入其中,从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明确学习、生活的目的,从生涯规划的实施着手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分解、科学制定学习生活计划,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自觉地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团体心理辅就导是将心理辅导运用于团体情境中,将其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在活动中增进学生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使学生通过学习社会规范,培养起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与习惯,学会相互尊重、相互了解,培养起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作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如在“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教学中,将团体辅导中自我探索及澄清价值观的活动引入课堂中,让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的问题由浅入深:“洞口余生”活动旨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将来可能对父母、家庭、社会的贡献,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目的的问题;“火光熊熊”活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理解他人的价值观;“临终遗命”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死亡,进行生命意识教育,进一步澄清个人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及人生态度,懂得珍惜生命,让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课堂交流及教师的点评,让学生学会思考人生,领悟人生的真谛,愿意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受教育者,教学基本上是单向传播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因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影响了教学效果.将心理辅导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这一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必须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来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不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学内容远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认为这些内容与自己无关,是无用的,可学可不学.因而很难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结合点,难以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理想信念.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也提示我们教学内容一定要能够联系实际,找准学生的心理需求,贴近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关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通过为学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使教师所讲的与学生所关心的大体一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上来,既能主动地接受,又能很快地消化,达到教学目标成效明显.
心理辅导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兴趣,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各种有益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比如:课堂游戏活动、观看心理电影、课堂互动发言、课堂辩析讨论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氛围中主动地接受教学内容,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身学习生活实践.这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它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1〕胡晓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姜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
〔3〕叶国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比较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4〕张陶然,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式教学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12).
〔5〕宋杨.论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青年科学,2009(2).
〔6〕蔺晓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育,2007(8).
〔7〕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G641
A
1673-260X(2011)03-0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