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益梅
解读《论语》中“孝”的现实意义
袁益梅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与起点,一切道德品质都源于对他人的关切和爱戴。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家庭美德的建设,影响社会公德的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文化意义;外延和内涵;双向性;个人修养;家庭美德;和谐社会
人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要素,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早在2000年前,孔子在《论语》中就论述了这种层递关系,他的某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论语》中共有19处提到“孝”。“孝”字,为子承老形。意为子能承其亲,顺其意。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1]孔子把“孝”从一种自发的道德,自然的道德,一种无意识的道德,提炼成一种思想体系,一种自觉的意识。“孝”在孔子的儒学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有着极为广泛的外延和内涵。
为全面把握《论语》中“孝”的内涵,本文把《论语》中的“孝”加以归类,从加强个人修养、培养家庭美德、构建和谐社会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2]202
春秋时,各诸侯卿大夫常常轻易地变更前任的制度,而这种变更的结果往往是坏处多好处少,孔子对这种现象非常不满。孔子此论的本意不在于谈论制度的创新与继承,是对当时存在的一种现象进行批评,同时提出一种判断是否为“孝”的方法和一种个人修养的准则。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父”不仅是“子”的自然生命的来源,也是“子”的文化生命乃至价值生命的来源。父对子来说,不是简单的“养育”与“赡养”的关系,更进一步说,应是“根源”与“生长”的关系。“父在,观其志”,便在于回溯自己的文化生命与价值生命来源,通过这样的回溯确立自己的位置,并且在各种礼的关系中履行自己的义务。而“父没”之后,则是继承、弘扬父之道,把从“父”那里继承下来的文化与价值进一步弘扬开去。
言行一致,始终如一是个人修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取信于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孔子主张孝顺和仁义,但更强调言行一致。考察一个人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可以通过一个人在有父亲监管的情况下和没有父亲监管的情况下是否做到言行一致,始终如一。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拿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孝”,也可以观察一个朋友是否值得信任,也可以观察一个职员、一个领导干部在有无监督的情况下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始终如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14
孔子认为,后生小子,到父母跟前,便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话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有剩余的力量,就去学习文献。孔子的儒家思想首先讲究的是人的素质培养,也就是个人修养,是对自己进行思想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是求学获取知识。孔子把个人修养放在第一位,把求知放在第二位。教育社会公民,倡导敬师敬长,文明礼貌,讲诚信,有爱心,追求道德完善,又善于学习。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14在对父母赡养的问题上,存在着形式和内容的不同。观察当今社会不难发现,就连像饲养狗马那样赡养父母,还有些人没有做到,更不用说达到孔子要求的“孝”。经媒体曝光的案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子女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互相推诿,子女已住进新房,年迈的父母仍在破旧的老屋,甚至连基本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前几年有一首“常回家看看”通俗歌曲非常流行。它之所以受欢迎,除了旋律优美之外,更重要的是这首歌充满了对父母的关爱,引起了父母子女心灵上的共鸣,是对当代社会在“孝”的道德观念上存在缺失的反应。上了年纪的父母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保证,更需要心灵上的关怀。重内容轻形式是一种做人的标准,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更是赡养老人的实际内涵。《论语》中对“孝”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的。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籍,而非物质的满足。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13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把这个“违”字理解为“违礼”。孔子认为“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孝的行为和感情,是礼的自然而然的延伸。礼延伸到家庭,就是孝。礼的规则是有来有往,来往对等。礼可以还报得重一些,却不可以还报得轻一些。这就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孟懿子是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大夫之一,当时的鲁国实际上是他们三家大夫控制的。孟懿子根本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平时在家庆典的礼仪都超过了鲁君,这引起孔子的不满。孔子借此机会告诫他们不要违背君臣的礼仪,鲁君提拔了你们,重用了你们,你们越礼,过河拆桥、忘本的事能说是孝吗?孔子强调父母去世后,用礼节祭祀他们,用意也在于提醒不要忘本。孔子把外在的“礼”通过发自人心的“仁”植入人们的心灵深处。在家庭中,父母养育子女是礼,子女赡养父母也是礼。按照“礼”内涵,它是双向性的,注重孝就会产生“子孝父慈”预期效果,这是家庭和谐的基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14
对这一章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一种是:“孝顺父母,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让父母生病。”另一种是:“父母最担心的是子女会生病。”“其”在这里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子女。孔子是不是用一句话概括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呢?在两千多年前,医学还不发达,生病是人们最难控制的事情。作为孝子最担心父母生病。所以在平时对父母要精心照顾,尽可能地避免父母生病。孝子除了生病外没有别的事情可使父母担忧,所以民间有“保重自己的身体就是孝顺父母”的说法。存在两种解释方式的原因还是在于忽略了“孝”是一种对等的关系,是双向性的。孔子的这段论述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既有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又有子女对父母的眷顾。那种仅仅把“孝”理解为是子女对长辈的敬、养是不全面的,更不是《论语》中“孝”的本义。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40
在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的流动性极弱,又无通信设备,普遍的社会心理是安土重迁。土地是生命的根源,人只有拥有土地,便有了安身立命的物质依据,所以人们所向往的是安居乐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们习惯了熟悉的环境带来的一种安全感,不习惯在流浪中追寻生活。农业文明中,“孝”就意味着拒绝流动。今天的社会,交通信息发达,有实现个人价值的广阔天地,人们对这种“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早已不再看重,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然则,我们要认识到,孔子的儒学思想产生时就是一种开放的体系。“孝”有广泛的外延。“不远游”,并非仅仅强调孝子对父母的承欢,尽义务。当子女因为客观原因不得不远游时,就要“游必有方”。这个“方”可以理解为处所、地理位置,也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追求、志向。与父母做好双向交流,让父母了解自己的追求,把自己的处所告诉父母,尽量减少父母的牵挂之情,这显然就是在尽孝。子女不在父母身边,父母总会思念子女。这是一种原发的亲情,是外部条件隔绝不了的。《论语》中“孝”强调的是从情感上进行说教,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无论当今社会科技多么发达,技术多么先进,声音和图像多么逼真,都不能替代承欢膝下的那种亲情的感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要我们时刻记起孝敬父母,多关心父母,有机会多陪伴父母,更要理解父母的期盼与牵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一种自身责任感,一种家庭责任感,是一种要求和约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2孔子的儒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基础是“孝”。“孝”反应在家庭关系上,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赡养,是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监护,是兄弟姐妹间的互敬、互谅、互让;反应在社会关系上是“忠恕而已”[2]39,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66,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65,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爱国守法。儒家的道是求本,本立而道生。本就在天地自然的合理性,是一种社会准则,儒家用“本”来规范社会秩序。儒家认为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的人,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就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忠是以孝悌为前提的,孝悌以忠为目的的。自秦汉以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却从不强调“孝”的双向性,忽视权力与义务的双向性。统治者片面地把“孝”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把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百姓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这是孔子提出的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季康子是春秋时鲁哀公的正卿,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力的人,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季康子从执政者的角度向孔子求教如何治国治民,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孔子说:“你对待百姓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政令也会严肃认真了;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又真正地提倡这种道德,百姓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无能的人,他们就会受到鼓舞,互相勉励。”
执政者想让民众做到遵纪守法,忠心爱国,勤勉向上,自己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真正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2]140
这是孔子关于“士”的三个等级的划分标准。“士”,一般认为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古代的士,必须具有内在的道德,外在的学识。孔子认为第一等的士,首先要做到自己的人格道德没有污点,又能从事国民外交的工作,乃至代表政府完成外交任务。春秋时代,时局混乱,各国诸侯各自为政,外交工作是各诸侯国的大事,所以士的使命和外交工作紧密相连。第二等的士是宗族的孝子,邻里的友爱人士。第三种士是那种讲信用,做事坚决的人。这种人“言必信”,讲了的话一定要兑现。“行必果”,做事一定有结果,有始有终。这种人值得称赞吧!为何孔子却说他“小人哉”?因为,这种品质适合于自己做人,并不一定适合处理国家大事。孔子认为这种人也是一种士,是人才,孔子的态度是肯定的。今天,我们倡导以德治国,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诚信”,这和孔子的“孝”士观、“信”士观是有相通之处的,孔子的思想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当前,正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是个重要的课题。继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剥离其服务于当时社会政治的封建糟粕,赋予“孝”的观念以新的价值,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责任编辑:文 晴]
The Present Meaning Of“Filial Piety”in LUNYU
YUAN Yi-mei
“Filial piety”is the root of all virtues.All morals come from the concern to the others.Personal thought and morals have the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virtue and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ethics,so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harmony society.This text takes“filial piety”of LUNYU into category,talking it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personal morals,developing the family virtue and seting up harmonious socials,etc.
cultural meaning;postpone outside and content;double sides;personal morals;family virtue;harmonious society
B823
A
1673-8616(2011)02-0082-03
2010-11-01
袁益梅,广西财经学院文传系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