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瓯
(赤峰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论教师的素养
汪金瓯
(赤峰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教师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这个职业也逐渐受到重视.社会需要高精尖人才就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典范,无论是道德还是专业素质上,学生的学习都是从教师开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教育事业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全新的教学理念代替了陈旧的教学观念.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也势在必行.教师素养包括多个方面,相辅相成,可以说教师素养是教师自己的基石,也是发展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
教师;素养;职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被提上日程,素质教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教师责任则终于泰山.如果说社会的发展关键在教育,那么是否可以说教育的兴衰关键在于老师?教师作为知识传递的媒介将知识的博大授予学生,然而这不是简单的传授,其间的技巧、方法、理念关乎授课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养.
二十一世纪崭新的世纪,新课改及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也对教师各个方面的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肩负的是祖国的未来,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国家就有怎样的未来,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生产力,都是教师的责任.能不能完成国家社会交付的责任要看教师有怎样的精神状态和敬业精神.一方面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范畴,另一方面也是自身的道德规范.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师,要树立崇高的事业观,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对学生奉献一片爱心,对工作精益求精.这就构成了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不断的研究专业知识是教师工作精益求精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成为精通一门学科的专家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并且追求寻找完美、完整、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有一定的规律,每一位老师都会有自己教学的办法,而这些办法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在教学上无论是方式还是方法的提高,都是没有止境的,学无止境不只指的是学生,教师同样也是如此.要“干到老,学到老.”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办法,完善教学理论.
我国清代末年的康有为,是一位学惯中西的教育家,他重视教育,于1891年创办“万木草堂”开始讲学,康有为学识渊博,学惯中西,对学生的教育又十分认真,严格,他每日在课上讲课四、五个消失,每论及一事,必上下古今以究其沿革得失,并引用西方欧美国家的实例来比较说明.所以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四年间,培养除了像陈千秋,梁启超这样一代思想家,学问家,这正说明了学 方能为师.
爱是教育中无法缺少的一部分,就如鱼不能没有水,柏拉图将爱市委一切道德和精神的进步基础,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组成部分不是硬性的规范要求,是发自内心的表现,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从内心深处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关怀.爱的力量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其他任何情感无法替代的内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教师无一例外首先是祖国的公民,爱祖国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承,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这集中体现在视祖国的荣誉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全部力量.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
培根有句名言:读史使人名智;读诗使人智慧;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做为教师的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要在积累知识上下功夫.
教给学生一道题我们教师要知道十道,讲给学生一本书,我们要读懂十本,教师的只是永远要多余学生数倍数十倍,只有拥有真才实学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教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职业,他们是教育领域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工作者,所以专业知识的丰厚程度是衡量教师优劣的主要标准.专业知识是教师作用于对象的本,是用以对学生“加工”的材料,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必备业务素质.教师如果缺乏教育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无法顺利进行,教师作为一位施教者,只有掌握了凝聚着人类数千年文明的知识,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转化为学生多拥有的精神财富,赋予学生新的品质,这一切还有赖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专业知识是教师影响力的源泉,什么是形响力?形响力就是在与学生交往中,激励或改变他们心里和行为的能力,教师的形响力来自何方?除了品格、才能、感情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中介和纽带,教师博古通今,专业知识的技术水平高,讲课讲得好,又能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学生在心理上更为接近,从而获得更高的威信;专业知识是教师创造力的基础,教师从事的不是简单的精神生产,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教师的创造力是不同的.影响教师创造力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基础还是专业试试的因素,专业知识还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素,教师素质的自我完善是特定的全面的高标准的,它直接决定着教师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
2.2.1 品行高,人本教育
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学生在掌握各种道德准则,并运用这些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言行,评价各种道德现象,调解各种道德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要想提高现在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教育责无旁贷,随着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形势的高涨,人们又把这种德育的目光更深的转移到了课堂,作为教师要有德育的理念,对待学生要注意赏识,实现人本化管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课堂内课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马卡连科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和风细雨批评蕴含着教师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体现了教育的真谛以人为本,润物无声.
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给学生四块糖的故事,被教育界传扬,是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而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犯错误”过程中不利消极的因素化为有力积极因素,教师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也许你的一个目光就是对孩子的肯定,你赏识的话语则是对孩子的鼓励,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影响深远.
2.2.2 运用策略,展开探索式学习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不同与过去的主导作用,现在的课堂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任务则放在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上,促进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并理解知识.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究竟的情景,建立探索的氛围,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而我们的教育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与听教师讲解,而忽略了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生是否喜欢一个教师,是否喜欢这个老师的课程,有这方方面面的原因,做为教师靠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内外不通方面做起.
“言行举止”言字在前,首先教师的语言不单纯包括教学语言,也包括平时课外的说话,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不负责任的挖苦可能养学生丧失信心,一句不经意的赞扬也可能改变学生一生的轨迹.对学生同情理解的语言要舍得说,避免消极的体态语言,赞扬激励的语言要经常说.
教师的举止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无礼的举动会让教师在学生心里的形象大打折扣,会被学生看不起,从而丧失在学生中的威信.教师的举止有最基本的要求:庄重潇洒,不卑不亢,沉稳朴实,落落大方,教师的生活行为也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切忌擂台蹬足,抖着腿等不礼貌的行为.
教师是知识分子,做为知识分子有一个很大共性,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等,在中国古代先贤中,首个倡导个体人格的是孟子,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意思是人要追求独立的人格,要塑造独立人格,必须树立主题意识,所谓主题意识,是指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中作为时间主体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意识,即自觉创造精神,被动性的人不是自觉创造主体,因而他不能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体,也就不具备独立人格,作为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领域,知识结构创造能力,工作习惯等,从而使不同个体的综合素质千差万别,这一点孔子早就注意到了,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意思是高柴这个人愚笨,曾参迟钝,孙师偏激,仲由鲁莽,每个人都有其性格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因材施教就必须坚持.
教师可以把自己的风格带入教学,融入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风范中学习知识,不断成长,把自己优秀的品质传承给学生.
〔1〕王露璐.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6.
〔2〕周济.爱之责任——师德之魂.人民教育,2005.
〔3〕吴全华.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4(2).
〔4〕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1年8月28日).
G645
A
1673-260X(2011)02-02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