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梅,张春凤
(辽东学院 体育部,辽宁 丹东 118005)
全民健身视角下的高校瑜伽教学发展途经的研究
马玉梅,张春凤
(辽东学院 体育部,辽宁 丹东 118005)
高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参与意识,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瑜伽运动以其特有的健身、怡心的功能,以及普遍适应的特征,具有成为广大师生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择向.因此,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下,积极研究瑜伽运动在高校的发展途径,对于促进该项目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民健身;瑜伽教学;途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体育运动健身功能的认知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与发展,体育运动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内容.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有效一高的基础上,对于健康的追求已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话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式,充分满足广大民众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我国政府制定、组织与开展了全民健身运动,为促进人们体育健康意识的形成以及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进而切实提高人们的体质健康水平,起到了统筹规划与导向引领的作用.
高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重要构成要素,肩负着培养具有完善的身心健康素质构成的人才的历史责任,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修正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完善其人格、端正其体育学习态度,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民健身理念的感召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走向正在发生着积极的转变,以适应全民健身运动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与完善,诸多具有大众性、时尚性以及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被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体育健身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其中,瑜伽运动以其特有的强身塑体、修缮心理以及陶冶情操等功效,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成为高校校园热兴与热衷的体育健身项目.同时,由于瑜伽运动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对运动场所的条件要求较为随和,因此,具有较为广泛的普及空间,这对于高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瑜伽运动在高校属于新兴项目,无论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是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都存有较大的缺失,尚属于研创与完善的阶段.因此,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强对高校瑜伽运动发展途径的研究,对于瑜伽运动在高校的全面普及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瑜伽是印度梵语“yug”或“yuj”的译音,其含意为“同一”、“融合”或“和谐”.在古印度人看来,瑜伽是一门技术,不是宗教和空想,可以通过实践进行反复的验证,其理论基础源自于古印度哲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瑜伽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瑜伽在古印度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被视为追求真理的最佳途径.
相关于瑜伽的含义,可以从哲学意义与健身意义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在哲学意义上,瑜伽隶属印度六大哲学体系,从广义上讲,瑜伽是哲学,是引领人们借助于身体、意识、灵性的锻炼来认识自己走向健康、正义和永恒喜悦之路的导向,使感官从物质客观的体验转化为内在心灵的专注,体现为灵魂或精神的永恒存在;从狭义上讲,瑜伽是精神与肉体有机融合的运动,通过肢体与思维的运动来实现对心灵的控制.其次,从健身意义上讲,瑜伽能够促使人的躯体、心灵和灵魂得到和谐的发展,是人们在体质、精神、道德和心灵方面的修行锻炼的保健方法,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瑜伽在身体素质、道德完善和精神方面得到良好的锻炼.瑜伽强调和谐、博爱,强调生命,能够为人们持久性地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瑜伽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进而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运动;是一个在哲学体系指导下的,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运动体系.
瑜伽通过呼吸调息、动静平衡、身心统一等要诀来刺激身体恢复本身的自觉与自愈,改变人的亚健康状态,有效消除身体的不安定因素,保存并增加体内生命能量,促使身心健康达成自然统一的境况,进而实现身心的安定.瑜伽运动由于自身所具备的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特殊功效,以及所蕴含的深厚的哲学理念,与中国的武术并称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为世人所瞩目.相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而言,通过系统科学的瑜伽学习,并坚持长久的锻炼,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为
(1)促进学生实现自身有机的内外净化.外净化是指对通过对不良行为习惯的修正来优化周围的环境;内净化是指根绝欲望、愤怒、贪欲、狂乱、迷恋、恶意、嫉妒等恶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内外净化是学生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
(2)通过明确、规范的体位,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瑜伽的体位是指在进行瑜伽练习时所运用的身体姿势,对于练习者的身心具有突出的净化、保护和治疗的作用.瑜伽的体位明确而规范,对肌肉、消化器官、腺体、神经系统和肉体的其他组织具有良好的锻炼与保健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健康素质,还可以促进精神素质的发展,进而实现肉体和精神的有机平衡.
(3)运用呼吸法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安定.吸气是接受宇宙能量的动作,屏气是使宇宙能量活化,呼气是去除一切思考和情感,排除体内废气和浊气,使身心得到安定.瑜伽呼吸法,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呼吸方式,诸如:有意识的延长吸气、屏气、呼气的时间等,对内脏进行有效地按摩,刺激各生理腺体良性的分泌,激活脉、轮的潜在力量,更好地清理洁净身体,为更高级的精神修养和灵性的开发奠定基础.
(4)调控精神感觉,追求冥想与镇定.精神在任何时候都处于欲望和感情相互纠缠的矛盾活动中.控制精神感觉,就是抑制欲望,使感情平和下来,集中意识,消除杂念,从而使精神安定平静.同时,通过冥想,使得学生进入“忘我”状态:即意识不到自己的肉体、精神和智性的存在,已进入了无限广阔的宁静世界,进而形成神清意爽、空明若虚的意境,使之心态与情绪得到有效的调节与控制.
(5)有益于学生形成严谨的道德规范体系.练习瑜伽要求遵循必要的道德规范,这是对瑜伽修行者最为根本的要求.其具体内容包括:非暴力、真实、不偷盗、节欲、无欲.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1)瑜伽运动的广泛适用性,有利于推动高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其基本目的在于通过选择适合于自身健康发展需求的健身项目,培养人们体育健身的自主意识,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进而促进其体质健康素质的提高与发展.高校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为国家培养适用性人才的重要场所.相对于社会而言,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思维理念、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学校都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成为接受与推广新兴事物的的最佳条件.瑜伽运动以其独特的修塑体态、健康心理的功效,成为现阶段人们追求健康的重要的健身运动项目.而在高校这个特定的区域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理解与认知的能力,有利于掌握瑜伽运动所蕴含的深厚的内涵,以及特有的运动机理,对于瑜伽运动的学习具有较大的便利条件.同时,学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需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健康的体质和乐观的态度,这是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此条件的具备与完善与科学合理的运动具有必要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的客观性,有助于瑜伽运动在高校的推广与发展,使之具有了较为广大的适应群体.
(2)瑜伽运动能够为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已从传统的单一技能型向着复合全面型转变,因而对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在提高与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心态是基础性的条件.瑜伽运动具有增强体质,修塑心理的特殊效能,从事瑜伽运动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缓解与释放压力,调整心态,完善品格,陶冶情操,是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校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成为校园体育健身运动的重要构成因素.
目前,瑜伽运动已成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项目,“瑜珈热”在高校校园已经悄然兴起.但是,如何确保该运动项目在高校校园持久健康的发展,使之特有的健身功效与哲学寓理得到长久的发挥,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仍是摆在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讨瑜伽运动在学校普及与发展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1)依据全民健身运动重要内涵,为瑜伽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导向.正确的理论是指导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而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瑜伽运动作为一个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项目,其发展与普及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正确的导向体系与完善的激励机制.因此,切实发挥全民健身运动的推手作用,建立起逐步、逐级,有层次、分步骤的发展激励机制,构建良性的外部环境,完善普及与发展的导向体系,使得瑜伽运动由“热衷”发展为“持久”,避免昙花一现的现象发生,进而发展成为学校广大师生体育健身的“良师益友”.
(2)加强瑜伽运动在高校的宣传力度,以形成良好的烘托氛围.要借助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媒介作用,加强对运价运动的内涵、作用、价值以及运动机理的宣传,在感官认识上提高学生的注重程度,促使广大学生自主地接触瑜伽、体验瑜伽、认知瑜伽,使之成为广大学生在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时的热选项目.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瑜伽活动,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发展体系.通过组建高校瑜伽俱乐部、沙龙、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瑜伽活动,使之与瑜伽课堂教学形成有机的链接,使得学生能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用以加强学生对瑜伽运动的深入体验与感悟,促进学生对瑜伽学习与体验的兴趣得以持久性的保持.
〔1〕张惠兰,柏忠言.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黄荔娟.从“瑜伽热”论我国体育养生项目的推广[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5):130-133.
〔3〕倪春玲.论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3):103-105.
G807
A
1673-260X(2011)12-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