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军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时政探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生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黄建军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蕴涵着一系列民生思想。他们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强调人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又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了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探索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经典作家;民生思想;发展
民生问题也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表现为与人们的生活相关的一切活动和事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包含着一系列丰富的民生思想。他们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强调人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们一生的活动追求都是谋求人的幸福,并将之作为自己事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在当代,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指导人类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把人的生存和发展摆在了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从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出发,着重强调人的物质需要,将人的需要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一)以关心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以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始终关注着无产阶级的历史命运,关心着人民的生活。中学毕业时,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就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1]P71842年5月,在《莱茵报》编辑部工作时,他接触到了大量的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事件,针对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泽尔地区农民的贫困问题,发表了许多论战文章,坚决捍卫人民的权利,批判普鲁士政府反动腐朽的统治,用自己的力量为改善劳动人民的地位和维护基本的权利进行了大声疾呼。他声明:“我们为穷人要求习惯法,而且要求的不是地方性的习惯法,而是一切国家的穷人的习惯法。”[2]P248他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一种人靠另一种人为生,而最终是靠那种像水螅一样附在地上的人为生,后一种人只有许多只手,专为上等人攀摘大地的果实,而自身却靠尘土为生”。[2]P249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P519而人要存在,就必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并且只有连续不断地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接着说:“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3]P519人是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的统一体,需要是多方面的,但生存的需要是第一位的,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3]P531
批判了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奴役同时,他们也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剥削和压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而是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只是一种痛苦,那么这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3]P165这里,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和资本家两大社会阶级和他们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残酷的生存境遇,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证。恩格斯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尖锐地批判,认为它使人已经不再是人的奴隶,而变成了物的奴隶,并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必须慷慨地对待农民,为了农民的利益必须牺牲一些社会资金。
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在恢复发展苏俄经济的过程中,一直注意关心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苏维埃成立之初,就拨出十亿卢布作为发展农业的专用资金,为农民提供经济上技术上帮助。在1919年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决议中又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帮助农民,主要是供给中农城市工业品,特别是改良农具、种子和各种物资,以提高农业经营水平,保证农民的劳动和生活。”[4]P198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他又起草了《关于改善工人和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的决议草案初稿》,要求“所有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并且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竭力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减轻他们的困苦。”[5]P76同时又说道:“鉴于歉收使农民极端贫困,而军队复员又往往加剧了这种情况,第十次代表大会责成中央委员会通过人民委员会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采取同上述措施类似的措施来改善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5]P77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在《论粮食税》一书中,列宁再一次指出,要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并强调“适当的粮食税能使农民的境况立刻得到很大改善,同时能使农民从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种中得到好处。”[6]P237
(二)在实践中揭示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本质
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从现实的人出发来展开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揭示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本质,是经典作家们民生思想的重要方面。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里,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之后,就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产,正是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人才实际地获得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从而使人的生命得到维持,自然界不能自动地满足人的需要,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实现基本的民生愿望,就必须与自然界打交道,并借助交换、传递、继承等形式从自然中摄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产品,同时也创造出新的产品,达到满足人自身需要的目的。但是,这些劳动实践却不是一次一劳永逸就可以完成了的生产,而是在人的生活不断需求的引导下不断进行的历史活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人的物质生活为前提,揭示了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现实的人的生产活动对于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3]P531所以,人民群众民生的需求,不断地激励着他们首先进行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活动,以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践构成了人类的存在方式。同时又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进步,因为实践活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丰富和发展着人的生活,并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另一方面,随着人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地提高,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能力也就越大,实践的不断拓展不仅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还推动着个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推进着人向着更高层次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3]P532社会关系在这里就是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作为社会中的人,每个人的活动都是通过社会关系网链接在一起,一旦现有的社会关系束缚了人们的生活发展需要时,人们就会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建立符合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新的社会关系,因为社会关系此时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认识到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机械,因此要求苏维埃政权不断地向农村供应新机械,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的能力,晚年时期,根据俄国居民中大多数是文盲的现实,又提出了进行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以促进整个农村社会进步。并认为没有一场文化上的革命,当时的苏维埃完全的合作化也是不可能的。
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民生不仅仅只是一种物质生活,还应该包括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等在内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民生的内容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涉及的范围已经扩大,侧重点有所改变,需要在物质需要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实现对精神需要的获取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完善。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一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便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7]P548
(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终极目标
如果仅需知道μ是否为Bessel测度而无需知道其界, 只需知道F*是否有意义即可。 因此有下面的推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眼于具体的民生,非常关注人的解放,把实现人类解放置于现实基础之上,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经过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基础,在物质文明成熟的条件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只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标志着人与物的最终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的目的本身,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发展的最高层次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最高境界就是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人本身的发展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内在源动力。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已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P53这充分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他们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少数人的发展。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的发展必须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能只是一部分人的发展和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的话说,就是“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3]P689
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则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想更推进了一步,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一次由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政治上翻身得到了解放,这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从此,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经典作家们看来,人类所建立的制度、创造的文化等等都是手段,人的发展需要才是社会存在、发展的真正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幸福的高度关注和人的解放的执着追求,也是他们民生思想的目标所在。
纵观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对民生的关注始终以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为根本立足点,又彰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当代中国,继承、发扬和实践经典作家们关心民生的思想传统,关注人的生存条件,丰富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善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为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
(一)在价值目标上强调为人民谋利益
为人民谋利益是几代领导人民生思想的共同价值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组织群众、带领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获取自身的利益。1934年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他强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9]P138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又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0]P96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要求制定和实施政策策略时必须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手段,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改革开放的得失成败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与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相统一。在世纪之交,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的一切工作和言行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必须成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11]P577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分析我国改革发展新变化和时代发展新问题的基础上,对民生问题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着重强调:“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群众利益无小事。”[12]P20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最紧要的,凡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因此,中央的所有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出发点,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作为最高标准。
(二)在民生政策上跟随时代发展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全力恢复满目疮痍的国民经济,开始了土地改革运动,并制定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接着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积极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提出,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做到“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党的八大后,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使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把经济建设确立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提出了解决温饱、达到小康、比较富裕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每一步的发展目标都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紧密相联,同时把“共同富裕”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中他还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13]P152后来,又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通过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措施,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改善人民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路子,提出了包括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成功地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深刻转型,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顺应新的历史条件,他又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4]P534十六大以来,现实的各种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全球化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持续上升,党中央继续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内容更加全面,从经济、政治文化扩展到社会和生态,并强调发展成果的让全体人民享有,保障民生覆盖范围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十七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目标的着眼点都在于民生保障和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后,党中央不失时机地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善民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在指导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
党的民生指导理念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建国以后,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把民生问题贯穿于改造的实践之中,为中国人民实现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将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概括为“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集中体现了邓小平以以人为本的民生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面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多次强调:“全党同志心中始终都要装着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谋利益,带领他们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14]P122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别国发展得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开启了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代。并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5]P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就在于对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在当代中国,继承、发展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民生的思想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改革发展过程中,新的民生问题也会不断出现,如果我们不能从历史的、辩证的视角看待民生问题的发展变化,就可能迷失方向,国家的发展也可能失去目标。因此,民生问题客观上构成了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永恒主题,合理解决民生问题也是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继承了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传统,同时强调人民不仅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一切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体现了民生思想相互衔接、相互贯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目前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阶段民生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人的生计问题,而是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社会利益格局有关的大问题,它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更多地体现人在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社会各项权益的保障上,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改革发展的大局,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江泽民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3]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江泽民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D9
A
1009-3605(2011)04-0071-05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苏教社政(2010)2号]《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学说与中国实践的验证》的阶段性成果。
2011-05-10
黄建军,男,江苏宿迁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周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