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玲
(巢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安徽 巢湖 238000)
高校网络舆情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吴 玲
(巢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安徽 巢湖 238000)
高校网络舆情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认识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提出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的应对策略,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是信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
网络舆情;大学生;价值观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传播的普及,颠覆了以往的舆论传播格局,促使人类的信息世界走向公开透明。互联网基于其提供的双向乃至多维沟通的手段,试图催生一个崭新的、没有中心的的平等信息空间。“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潮流,已将网络生存带进“丛林时代”,互联网因此正变为一种全民化的舆论工具——各个群体都能利用网络手段发声,并且网络由于其巨大而独特的传播优势,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社会行动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模式,不断出现的网络失范等问题使社会秩序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点在高校尤其显著和集中。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类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但并非所有言论都能达到网络舆情的“规格”,言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引起一定量网民的共同关注,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才能构成网络舆情。除了量度而外,网络舆情的形成还需强度,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网民坚持何种意见,其态度指向性十分明显。如2007年初,“重庆最牛钉子户”就引起数以万计网民的强烈声援和关注,形成了公民维权的强大舆情。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 网络社区中的论坛/BBS访问率为38.8%,用户9822万人,拥有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42.3%,用户规模达到1.07亿人。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舆论超强磁场。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在年龄结构中,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大学生无疑又是他们当中的生力军,所以高校也是网络舆情最重要、集中的场所。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大学生对网络虚拟社区中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规模以及明确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
探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发事件的激化。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突发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点情绪化的意见,或仅仅一个噱头,就可以引发一场舆论的轩然大波。突发、偶发的社会和校园事件具有极强的震撼性和难测性,能够迅速成为网上热点。
第二,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触发。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问题、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经济政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腐败问题等是触发高校网络舆情的又一导火索,比如2009年,以 “躲猫猫案”、重庆打黑风暴为代表,网民对重要的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积极踊跃地发表意见,形成了多轮大规模的网络舆论。
第三,与师生利益休戚相关的事情。学校内部改革政策、分配政策、文凭问题、收费、就业、入党、评奖评优等都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后勤、宿管、网络、教学服务设施等,也常常是网上投诉、批评、民意聚焦的热点内容。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舆情的一种,和其他舆情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总结如下:
1.1 复杂性
网络舆情在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网络舆情主体的多元性和网络舆情传播途径的多渠道,构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以网络舆情的内容为例,其涉及的生活问题和社会事件包罗万象。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腾讯与360互相攻击、上海世博会、李刚之子校园撞人致死以及唐骏“学历门”这些发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舆情事件均引起了高校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
1.2 交互性
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渠道相比,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在互联网这个“公共领域”,大学生网民通常会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当出现一定的社会变动或者爆发力强的突发事件时,就会刺激大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价值认同等形成信息的化合反应,这种作用产生的能量继续推动信息的扩展并不断转化为动力源,并伴随着各式各样的情绪和情感,使对此发表意见、见解、评论成为公众的一种即时需要。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引起人们的思虑,激起网民的众说纷纭,便会形成对事件的冲击波。网络救助事件的频繁发生就是一个实证,虽然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培育,但在有组织的网络沟通过程中,观点相近的网民沟通更加频繁,意见领袖对其他人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作为组织的群体观点和态度更容易趋向极端。
1.3 即时性
在传统媒体中,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经报道和评论以后,经常要等段时间才能获悉读者、观众的反馈,而且反馈的信息量有限。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互联网以其同步实时传送功能让用户可以在数秒内链接并浏览所需网页,在第一时间及时地追踪和滚动播报重大事件,同时也能够快速地发布信息,大学生们可以在得到新闻后抢“沙发”来评论,这是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这种即时性,也使网络舆情的形成与表达更加快捷,也使网络信息在传播中产生了出人预料的连锁放大效应。网络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在学生中间引发蝴蝶效应。例如先前网络中红极一时的“贾君鹏”事件,便是通过 QQ、MSN、SNS等传播途径,6小时内便获得了39万多的点击率,超过17000名网友参与回帖。这无疑是网络传播即时性的绝佳证明。
1.4 难控性
网络宽松的环境,使得网民身份隐蔽,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利益诉求,也会造成一些缺乏责任意识的大学生的舆情表达显现非理性和情绪化的倾向,并与现实价值发生分裂。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这种负面舆情形成后,往往会产生恶劣的影响。这对高校相关部门来说可谓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正因为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上述特点,我们就要反观舆情对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内涵、过程、方式、意义、目的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其基本成分是人生价值目标、人生价值手段和人生价值评价。这同样适用大学生这一群体。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性就决定它是一个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相互碰撞、冲突的一个过程,当不同的舆情最终沉淀为一种社会意识时,也就建构了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不会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生活境遇的发展而演变。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的建构意义也正在于此。
在网络中社会公众和社会群体的活动方式被真实或歪曲的形诸文字,他们的活动最终的价值,大学生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但如果是分散而孤立的评价既缺乏影响力,而且往往有失偏颇。惟有经过众多网民的自由讨论、激烈争论,并达到适当的比例,才会趋于合理,也更有社会影响力。虽说这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作为社会价值的判决,任何个人、群体都不敢漠视。这种经常包含着主流的价值观对不合理不公正现象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这对于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但不容否认的现状就是,社会中的人性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多面体,平常所显现出来的都是经过社会过滤,符合社会文化、规范与习俗的。而那些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需求、欲望却被压抑到了人的心灵深处。网络的隐蔽性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这些诉求与冲动的理想而又安全的场所,故而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些的本能的价值判断,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由于这些冲动缺少规则的限制和有效的监督,可能会被付诸文字,通过网络传播,不少学生在网络中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多元化后,伴随着过去人生价值体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现了在人生价值目标上的迷失或偏离。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向是许多是非观念模糊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容易受到他人的欺骗,难以对社会形成正确的认同,易受煸动,易走极端,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在网络舆情的氛围中,站在了错误的立场,形成了错误的舆论场;而错误的舆论场又反过来促成更多大学生形成畸形的价值观。享乐至上主义在网络上不断流传,精神颓废、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迷雾开始在大学校园中弥漫,令人触目惊心。
正是上述的深刻影响,现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普遍出现了微妙变化:一是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二是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三是价值目标的短期化。大学生们已逐步放弃对终极关怀的追求,疏远高雅文化,自觉认同某些庸俗的社会潮流,神圣的生活理想、人生准则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反叛与亵渎;在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务实倾向和媚俗色彩,他们关注的问题越发现实,追求的目标日趋功利,对个人前途的关注远高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世俗化、功利化的浪潮在动摇和瓦解校园传统价值秩序的同时,并未为人们提供一种充分展现尊严和生命价值的令人信仰的价值信仰,使之成为生命意义的栖息地,一些青年学生日益陷入沉重的精神危机中;大学生逐渐疏离主流价值观,回避矛盾冲突,逃避灵魂拷问,蔑视校园纪律规范、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出现了价值失范的倾向;在传统价值传承和价值创新上,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对校园传统价值的冷淡和对创新的不屑。在网络时代的喧哗与躁动中,大学生经济性价值观正在盛行,趋于庸俗。而这对我国的优良的价值传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大有东风压倒西风之势,也不利于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塑造。
在高校网络舆情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中,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用什么样的价值观作为评判网络信息的标准,那就是坚持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始终使科学的、健康的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应对目前信息时代大学生价值失范的困境:
3.1 校园网建设
学校应以校园网为主要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档次和水平,要结合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从理论高度加以阐释和引导,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教育体系的全过程。对错误言论、思潮勇于批评,及时纠正不良倾向。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价值观教育于文化熏陶之中,使学生自觉抵制政治反动、色情、暴力和迷信色彩的信息。思政教育网站还可以丰富传播的途径,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开设网上文化课堂等,以此来净化网络舆论环境,使网络舆论的导向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旗帜指引下,在互动交流及比较、筛选中使价值观教育由平面走向立体,变被动为主动。针对网络中大学生们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在网站上设置热点专栏、舆情互动版块,增强红色网络文化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及时性。此外还可以抓住契机,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开展网上价值观教育,把传统的、强制的、灌输式的教育转化为现代的、积极互动的引导,有效地提高思想教育的感染力。
3.2 培养一批活跃的“论坛领袖”
网络舆情是反映学生价值观转变的重要的观测点,但网络舆情只是反映特定阶段和特定学生的价值观走向,也就是说,网络舆情有偏差,有片面性。由于长期以来,公众在传统媒体中见不到负面信息,于是突发事件中,网络成为人们了解真相的唯一渠道。尤其当网络上出现海量的信息时,一般公众往往无所适从。但常有少数人在网络中发表一些信息和表达看法,可以影响普通人,这些人就是“舆论领袖”。意见领袖往往是网络世界中的舆论主宰和引导者,在网络舆论表达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成效明显。就目前我国一些较有影响力的论坛参与情况看,培养论坛的“舆论领袖”,利用这些“舆论领袖”来引导网上舆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他们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一般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予以强调,放在网页的突出位置,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高校同样可以关注和培养这样的 “舆论领袖”,通过他们影响舆论走向,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
3.3 思想教育政工队伍
组建一支以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学干部为主的、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政工队伍,围绕热点问题撰写贴文,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并定期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提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网络同时也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师生通过网上对话,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固定、呆板的对应关系带来的教育深度和广度的局限性,实现价值观教育从一对一向一对多、多对一模式转化,即通过网络这个载体,由一个问题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教育对象的广度。同时一个问题又可以由多个教育者进行多角度解答,扩大教育者的广度,深化教育效果,甚至大学生自己也可以成为教育者。
总之,高校对网络舆情信息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密切关注它的发展动向,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还需要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提升自身网络工作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地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只有不断地从大学生网民的立场出发,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辩证地去分析、研究新情况,使网络成为塑造大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新阵地,为和谐校园建设、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出宝贵的力量。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
[2]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新浪科技,2011-01-18.
[3]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1年01月01日20:19.
[4]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6]涂秀珍,娄东生.试论网络时代高校的校园舆论环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7]丁建军.浅谈高校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8]黄希庭,郑涌.当代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G641
A
1672-2868(2011)04-0113-04
2011-04-11
吴玲(1983-),女,安徽庐江人。巢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师。
责任编辑:陈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