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谢智勇 2程萱芹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和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或)动物[1]。传染病一般具有四个特征:病原性、传染性、流行性及病后免疫性[2]。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或流行,都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和人群易感性。充分了解这三个环节就找到预防、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的突破口。在我国,任何个人及医疗卫生单位,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及时向附近的医疗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报告,这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对动物传染源,如属有经济价值的家禽、家畜,应尽可能加以治疗,必要时宰杀后加以消毒处理;如无经济价值的则应设法消灭。
一、传染病防治1、切断传染途径:(1)呼吸道传染病,在公共场所及家居必须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应进行空气消毒。(2)消化道传染病,着重在管理饮食、管理粪便、保护水源、除四害、个人卫生等方面采取措施。(3)虫媒传播传染病,可采用药物或其他措施以达到防虫、杀虫、驱虫的目的,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4)有些传播因素复杂的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消灭钉螺、治疗病人及病牛、管理水源、管理粪便及个人防护等措施。
2、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包括非特异性措施和特异性措施。非特异性措施包括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注意卫生习惯;均衡营养;改善居住条件等。特异性措施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被动免疫通过给易感者注射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抗体,达到迅速、短暂的保护作用。而主动免疫则通过注射(或服用)某种传染病的疫苗、菌苗或类毒素,使易感者体内产生免疫力。有时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联合使用,可提高预防效果。采取何种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我国,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了一套免疫接种程序。按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等5种疫苗的接种。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进行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肝疫苗等疫苗接种。传染病是可以治疗的。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许多传染病曾经被称为"不治之症"。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战胜疾病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力也越来越强。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类拥有数千年与传染病斗争的经验,以及各种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病原体的特效治疗方法、手段及药物,只要依靠科学,能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治结合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任何传染病都是可以治疗的,人类终将战胜疾病!
二、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策略和措施的科学[3]。
1.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其用途
(1)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主要方法为现况研究,通过调查描述疾病的分布和各种可疑致病因素的关系,提出病因假说。
(2)分析性研究:一般是选择一个特定的人群,对由描述性研究提出的病因或流行因素的假设进行分析检验。它又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3)实验法:流行病学实验是在人群现场中进行的,将观察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试验组施加某种干预措施,通过随访观察,判定干预措施的效果,进一步验证假说。
2.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
(1)制定调查设计方案:它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计划。搜集资料的计划在整个设计中占主要地位,包括以下内容:
(2)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调查目的有两类,一是了解参数,用以说明总体的特征,如了解某地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二是研究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以探求人群健康的有关因素或探索病因,如研究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和相关因素。将调查目的具体化为指标。
(3)确定研究对象和观察单位调查对象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观察单位是要调查的总体中的个体,也是统计计算的单位。
(4)选择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按调查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调查,如人口普查,某种疾病的普查;非全面调查又有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典型调查是有意识选择好的、中间型的或差的典型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进行调查,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5)决定采取的调查方式有直接观察、采访、填表和通信四种调查方式。前两种方式由调查人员亲自参与和记录,调查质量可靠。后两种方式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若被调查者文化水平高,素质高,乐意配合调查,也可以得到可靠的资料。
(6)设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备查项目和分析项目。备查项目用于核查资料,如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住址、电话以及调查者和调查日期。分析项目用于计算统计指标,分析健康相关因素或病因。备查项目不可过多,必要的分析项目不能少。将调查项目按逻辑顺序排列即可成调查表。
(7)估计样本含量若进行抽样调查,须估计样本含量,其方法有查表法和公式计算法。
3.制定调查实施方案 包括人、财、物的准备,调查人员的培训,统一调查方法。最好开展预调查,获得经验,完善调查方案。
4.正式调查调查时把好质量关,保证收集的资料完整、准确、及时。
5.整理、分析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1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
2 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
3 李大罕,丁强赣.榆县2005~2009年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