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新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探析和预防对策
朱国新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随着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的抗震性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用户的一致肯定。但同时,不断出现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质量问题,其中尤以住宅建筑居多,引起了住户和开发商之间纷争不断,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本文就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对策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地区在民用建筑的建设中,逐步以现浇混凝土楼板取代以往普遍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楼板(多孔板和平板),以期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抗震能力。但随着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广泛使用,不断出现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质量问题,其中尤以住宅建筑居多,这给住户造成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并发生建筑质量投诉事件,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不断,有的因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导致矛盾激化,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为了探索民用建筑中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和预防对策,笔者谨以此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根据笔者多年来所观察和了解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主要是住宅楼)的裂缝情况,其发生部位和形态有如下几种:
1、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中,纵横外墙或外墙与内墙垂直相交处混凝土楼板的角隅部位,产生呈45度左右的斜裂缝,离顶角的距离有远有近,有的在配有负筋的区域,有的在负筋以外的地方。裂缝以住宅楼的南向大房间居多,裂缝宽度多数在0.2㎜以内,少数超过0.3㎜。在裂缝处板面做蓄水实验,证实裂缝上下贯通。
2、垂直于楼板短跨方向,离支承墙边的L/4附近,负筋末端处产生统长裂缝,缝宽在0.2㎜以内,上下贯通。
3、沿楼板短跨或长跨方向的中间区域产生的统长裂缝,缝宽在0.2㎜以内,上下贯通。
4、住宅楼南向施工上料平台口的房间,混凝土楼板产生的纵横交错的不规则裂缝,缝宽绝大多数在0.2㎜以内,上下贯通。
5、混凝土楼板上顺着预埋管线方向的裂缝,缝宽均小于0.2㎜,裂缝发生在板面,上下不贯通。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被发现的时间,多数在住宅楼竣工后不久,住户入住前准备内装修的时候,因此可以排除由于住户使用不当引起楼板开裂的因素。裂缝发现后,多数工程委托质量检测部门对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保护层厚度等相关项目进行了检测,结果均未发现导致混凝土楼板裂缝的过大误差。经结构复核,楼板的承载能力、变形和抗裂等都能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现针对本文中所述的几种常见裂缝,分别探析其产生的原因。
1、外墙角隅处混凝土现浇楼板产生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干缩和温差(季节温差和昼夜温差)产生的约束拉应力引起的,靠外墙的楼板角隅区是对温差最敏感和水平拉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双向拉应力形成的45度方向的水平合力最有可能将混凝土拉裂。这种情况在砖混结构的住宅楼中发生比较普遍,因为砖混结构中混凝土楼板四边均支承于刚度较大的砖墙上,受周边的约束较强,加之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远小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这样就限制了混凝土楼板在水平方向的收缩,而框架结构中的混凝土楼板因与其相连的构件都属同一类材料,且刚度也相对较弱,因此前者混凝土角隅区产生的斜裂缝较后者要多。
2、垂直于混凝土楼板短跨方向、离支座边约L/ 4附近的统长贯通裂缝,和沿楼板短跨或长跨方向中间区域的统长裂缝,也是由于混凝土干缩和温差所产生的水平约束拉应力引起的,离支座边L/4以外和楼板跨中区域,因上下未配置双向统长钢筋而只有下部钢筋,在轴向水平拉力作用下,混凝土是承受不了的,引起混凝土楼板开裂是可以理解的。
3、南向大房间主要是靠施工上料平台的房间,混凝土楼板上出现的纵横交错的不规则裂缝,其产生原因主要与施工超载和材料吊运下卸,及钢管脚手架拆卸时对楼板产生的动力冲击有关。这些房间是上下卸运和临时集中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引起楼板开裂的可能性最大。
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对具体工程而言,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原因。针对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几种原因,笔者提出如下预防对策,以供参考。
1、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冬季通过覆盖薄膜保温保湿,夏季通过浇水降温,要持续两周以上时间,之后混凝土表面还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减轻混凝土的干缩。2、严格控制施工荷载,禁止将原材料集中堆放和吊卸原材料及装卸钢管支撑时冲击楼板。3、严格按设计、施工规范规定,达到拆模强度后才可拆模,现场应留置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4、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采用掺加泵送剂等办法,尽量减少用水量,必要时适量加入低碱膨胀剂,以减轻混凝土收缩引起的不利作用。5、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浇筑混凝土楼板时应架设马道,防止负筋下踩,钢筋工要跟班作业,随时纠正钢筋位置。6、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尽量保持混凝土的匀质等强。7、预埋管线走向尽量与楼板短跨方向平行,并埋置在板厚的中部,较粗管线可分解成多根细管线。8、建筑结构设计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10.19条的规定,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布置温度收缩钢筋。例如在现浇混凝土屋面板中配置双层双向钢筋;在房屋两端的一至二个开间的楼板中配置双层双向钢筋;角隅区配置放射钢筋等。另外建筑设计设置屋面保温隔热层和留置收缩型后浇带等,也是预防混凝土楼板开裂的有效措施。
G712
A
1671-5993(2011)01-0071-01
2010-12-30
朱国新(1973-),男,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建办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