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主义翻译看英语幽默词的翻译

2011-08-15 00:49:04
关键词:发笑功能主义受众

李 皎

从功能主义翻译看英语幽默词的翻译

李 皎

分析了英语幽默词的功能。以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研究当幽默文本的首要功能与引人发笑的基本功能起冲突时,应该首先满足实现首要功能的情况以及当两功能一致时的翻译情况。提出了灵感在英语幽默词翻译中的作用。

英语幽默词;翻译;功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一、英语幽默词的研究

英语幽默是英语中最原始的幽默,下文关注的是以文字出现的幽默,而不是身体语言,比如幽默的姿势或者动作。

(一)幽默的定义

音乐和笑声是全人类公认的两种通用语言。幽默用笑声活跃了我们的语言和生活,尤其在西方社会,幽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在社会关系和社交中,拥有幽默感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个人特征。尽管幽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习以为常,但人们仍然很难为“幽默”一词下理论上的定义。一个很大的困难是用来描述幽默的术语并不明确。因为幽默是一个跨学科的词语,如何确切地定义幽默最终还是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目的。主要从语言和交际的角度来分析幽默,把它定义为:任何信息——通过行动、语言、书写、形象或者音乐——传递意在引起微笑或者是大笑,也就是任何可以引起人们发笑或者觉得是有趣的,就是幽默。这里,幽默看成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1]。

(二)英语幽默的分类

幽默的迷人力量使其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乐此不疲的话题。学者们在对幽默进行分类的时候,根据不同的目的提供了多种分类方式。由于没有客观的或者完全科学的方法,人们通常是通过某种目的来对幽默进行分类的。根据吕光旦的观点从语言学的视角对幽默进行分类的,从而为对幽默的翻译打下基础。

其一,建立在语言模棱两可基础上的幽默。根据吕光旦的观点,幽默语言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语言的模棱两可。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模棱两可是人们在对语言的理解中产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语言方式引起语言结构层面上的不确定性。

从语音学上看,很容易通过同音异义和同形异义字来产生模棱两可的效果。

例1.To the average driver,it seems that in any spot that would be fine for parking,there is a fine for parking[2]18.

第一个 “fine”是形容词,意思是“好的”,第二个是名词,意思是“罚款”。

例 2.“Yes,Sir,our household represent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said the proud father to the rector, “I am English,my wife’s Irish,the nurse is Scotch and the baby wails.”[2]19

Wails(哭)和wales(地名)读音相同,但是拼写和意义不同。

词汇的模棱两可也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单词“poor”有两个意思:不富裕和不好。词组 “catch cold”可以根据其字面意思来理解,也可以理解为“生病”。

例 3.“The new minister’s car started spurting just after morning service,so on Monday he drove it into the garage for repairs.”

“I hope you’ll go a little easy on the price,” he told the mechanic, “After all! I am just a poor preacher.”

“I know,” agreed the mechanic,“I’ve heard you.”[2]33

“Which travels fast-heat or cold?”

“Heat,because you can catch cold easily.”[2]61

其二,建立在语法和语音要素不确定性基础上的幽默。此时,英语独特的语法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制造幽默效果多种途径。比如,下面句子中的过去式 “I thought”.

例4.He (after a quarrel,bitterly):”I was a fool when I married you.”

She(quietly,about to leave the room):“Yes,but I thought you would improve.”[2]131

而语音要素指的是英语不同的口音引起的幽默效果。比如,伦敦腔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欢笑。

其三,建立在实际效果基础上的模棱两可,也可以理解为是情景幽默。在特别的环境下说特别的话所带来的幽默效果。

例5.Lady Astor:“Winston,if you were my husband,I should flavor your coffee with poison.”

Churchill: “Madam,if I were your husband,I should drink it.”[2]65

二、理论框架

(一)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赖斯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度》是该理论的原形。他把目标语文本分为注重内容、注重形式和注重诉请的文本和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并建议把这种分类方法用于翻译批评。同时,他根据文本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3种: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文本。不同的文本要采取与之对应的翻译策略[3]69-70。

玛丽斯奈尔则认为赖斯的划分太绝对,他提出了翻译研究的综合法。他以格式整体理论和原型学为基础,将翻译体裁分为6个层次三大类。费米尔在1978年首先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创立了功能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他认为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都是由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这种目的在翻译开始前就要确定。目的论学者认为翻译必须遵守三大准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和忠诚原则。语际连贯次要与语内连贯,这两种连贯性原则又从属于目的原则。目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规则,而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是特殊规则[3](70-72)。

(二)以翻译为导向的模式的文本功能

目的原则的核心是保证目的文本按照我们预料的方式起作用,因此必须弄清楚文本有什么样的功能,或者假定文本最重要的是哪种功能。诺德提出了文本功能的以翻译为中心的模式,并认为文本有4种基本的功能:指示、表达、称谓和寒暄功能。

指示功能涉及到参照或者描述世界上的事物和某种现象。事物的不同性质决定了确切的文本功能。比如,当翻译关于在伦敦的罢工新闻时,文本功能仅仅是告知受众这件事,因为指示对象是受众不知道的事实。表达功能指的是传达者对事物和现象的态度。同时可以按照所表达的内容,比如评价、情感和讽刺的功能分为几个子功能。称谓功能是以接受者为中心、旨在引起接受者以某一特殊方式作出回应。商业广告就是很好的例子,其终极目的就是诱导消费者购买他们的商品。寒暄功能的目的是在接受者和传递者之间建立、保持或者结束联系。此功能的特点就是形式的俗套。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寒暄的功能,这样就在翻译时引起了许多问题。比如,中国人在大街上遇到熟人一般都是问对方“吃饭了吗?”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英语,西方人就很难理解[4]139-141。

大部分情况下,文本的功能不止一项。比如,讣告同时具有提供信息和表达的功能,因为它告诉相关人士某人已经死了同时也表达了传递者对死者的同情和爱。

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英语幽默词的翻译中的应用

引人发笑是幽默的最基本的功能,然而幽默的首要功能有时并不是逗人发笑。因此必须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些策略都可以通过功能翻译理论来解释。在不同的情况下,将采用的策略统称为“功能策略”。功能策略是由翻译功能决定的。根据前人的经验,建议按照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英语幽默词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类[4]95-97。

(一)当幽默文本的首要功能与幽默词让人发笑的基本功能相矛盾时的翻译

当幽默文本的首要功能与幽默词让人发笑的基本功能相矛盾时,翻译就不应以幽默为核心,而要减弱甚至丢弃幽默的效果以保证文本的首要功能完全实现。

比如要把一则英语新闻翻译成中文,这则新闻将会在19点的央视一套中播出。新闻的题目是:Healer-In-Chied Clinton to Visit Town of Massacre.该新闻背景是:在科罗拉多州的利特尔顿市的一所学校发生了惊人的大屠杀事件,克林顿总统打算前往安抚心灵受到创伤的群众。新闻的标题是雅虎的新闻报道中所使用的标题。对于这个标题,可以有两个版本的翻译:第一,首席安抚官克林顿将造访喋血之城。第二,克林顿总统即将起程前往利特尔顿城进行慰问[5]88。

原来标题中的幽默主要是由 “Healer-In-Chief”产生的。In-Chief意思是最高等级的,就好像”Commander-In-Chief”和“Editor-In-Chief”.这个新杜撰的单词“Healer-In-Chief”并不可以在正式场合下使用,但是却十分搞笑,因为克林顿的正式头衔是美国总统。但在网络背景下,这么使用却是恰当的。但是这个文本是翻译给中央一套新闻使用的,翻译简报要求其主要功能是告知受众这件事情。目标文本的受众是中央一套晚间新闻的听众,他们已经习惯了严肃、正式的播报方式。显然,这种风格和标题的幽默风格是相抵触的,因此第二种翻译更适合。

(二)当幽默文本的首要功能与幽默词让人发笑的基本功能相同时的翻译

这种情况又称为“以幽默为核心”的翻译。此时,幽默最重要的功能是吸引受众的关注,仅仅是让他们笑和开心。

当英语的幽默可以直接被目标受众翻译和理解并在目标文化中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幽默都是情景幽默,不受文化和语言因素的限制,可以采用字面翻译。

例6.可是我每次刚俯身捡梨,便有路人识破我的企图,当然我只得挺直身子,佯装无事,放佛压根儿就没打那只梨的主意。此情此景,终而复始,梨儿终究无法得手。我正想铤而走险,置老脸于不顾,一把抓起那只梨,却不料背后的一扇窗户忽然打开,一位先生从里面喊道:“请进来吧。”[6]128

例7.邻居:你认为你的儿子会把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忘光了吗?

父亲:希望如此,他总不能靠跟女孩子们接吻来谋生吧[7]183。

(三)灵感在英语幽默词翻译中扮演的角色

就英语和中文而言,大部分的幽默都是可以翻译的,只有少数例外。成功地翻译较难的幽默词,不仅要求译者精通两种语言和文化,还要有灵感和天赋。事实上,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翻译的幽默都和我们一时的灵感爆发紧密相关。

四、结语

对英语幽默词的翻译是极具挑战的工作,它要求译者在目标情境中对目标文本的功能有完全的了解,在源语境中准确地理解幽默文本并在新的话语中重组。在进行英语幽默词翻译时,我们可以借助功能翻译理论,对不同文本功能的幽默翻译进行灵活的处理。

[1]胡范畴.幽默语言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吕光旦.英语幽默-理解与欣赏[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3]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4]Vermeer,Hans J.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TheTranslationReader[M].LondondandNewYork:Routledge.2000.

[5]董莉荣.浅谈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J].肇庆学院学报,2001.

[6]戎刿.英语幽默语言的翻译[J].科技英语学习,1999.

[7]张伯香.英语幽默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83.

H059

A

1673-1999(2011)08-0111-02

李皎(1976-),女,河北涞源人,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外国语学院讲师。

2011-03-01

猜你喜欢
发笑功能主义受众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忠诚原则”的复调倾向——兼论功能主义语用学传统的衰弱
翻译界(2019年1期)2020-01-06 07:29:50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ader and Translator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美国功能主义传播观的继承与失去
新闻传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6
孩子无故发笑警惕癫痫
家庭医学(2015年3期)2015-06-11 18:29:54
婴儿为何会发笑?
英语学习(2015年12期)2015-02-01 1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