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雅疏证·自序》中的训诂思想

2011-08-15 00:49曹森琳
关键词:训诂学古义自序

曹森琳

试论《广雅疏证·自序》中的训诂思想

曹森琳

阐述了王念孙在《广雅疏证·自序》中提出的“训诂之旨,本於声音”的思想主张和“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的训诂方法。认为王念孙所总结的训诂方法,可以解决训诂学中的求语源、明通假、考方言等许多问题。

训诂学;王念孙;《广雅疏证》;声同字异;因声求义

训诂专书中的训诂方法和训诂内容体现着著者的训诂思想。《广雅疏证》标志着传统汉语研究进入鼎盛时期,是王念孙借《广雅》一书畅述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识的集大成之作,是清代语言学史上成就较高的小学要籍,标志着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大转折。本文主要探讨王念孙在 《广雅疏证·自序》(以下称 《自序》)中阐述的训诂学思想。

一、训诂的产生

王念孙在《自序》中提出,训诂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为了研读经书,他说“周公制礼作乐爰著《尔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语言也有所发展,人们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古今语发生变化,方言、书面语与口语出现差异。名物繁多,使得一词多义现象普遍,促使训诂学开始萌芽。他说:“盖周秦两汉古义之存者,可据以证其得失;其散逸不传者,可籍以窥其端绪。”通过汇集辞书中的古书注释,综合出义项来进行训诂,即使有散逸丢失的也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头绪。也就是说,利用词语所赖以存在的语言环境来谋求某个词的具体意义,将工具书和古注中的资料进行排比归纳,利用语法规律、修辞方法、校勘等手段进行训诂。

二、“训诂之旨,本于声音”

王念孙在《自序》中指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这是训诂坚持的最主要原则,将“因声求义”作为训诂纲领,以声音贯穿训诂,探讨语言内部的规律。例如《广雅疏证·释诂》“大也”条:“佳者,善之大也……故善谓之佳,亦谓之介,大谓之介,亦谓之佳,佳、介,语之转耳……封、坟语之转,故大谓之封,亦谓之坟,冢谓之坟,亦谓之封。 冢亦大也。 ”[1]

以声训诂自古有之,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如《周易·说卦》对卦名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乾,健,上古声类,韵部相同;坤,顺,上古韵部相同。这就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解释。在汉代,因声求义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东汉末年刘熙的《释名》。刘熙的《释名》对语音和语义的关系作了有益的探讨,后来陆续有学者对这种方法进行研究与使用。五代末期的徐锴,就从谐声字的声旁入手,着眼于词的音近音同关系,摸索出了一些方法。明末方以智提出了“欲通古义,先通古音”的观点。使因声求义的理论和原则更为科学并系统论述词的音义关系的是清代朴学大师戴震,他提出“义由声出”,认为“音声相表里”,语音语义关系密切,意义和声音是约定俗成的,通过一方可以验证另一方。王念孙是戴震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戴震的学说。

王念孙认为“声同字异,声近义同”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世间的万事万物,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又有千变万化,但任何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有限,所以会出现用同一个音来表示不同事物及其变化的现象。“声同字异,声近义同”反映了语言的音义存在关系。有时候,两个词不仅音近或音同,彼此还意义相关。例如 《广雅疏证·释诂》“短也”条:“……梁上短柱谓之棳,又谓之侏儒,又谓之棳儒。蜘蛛谓之蝃,又谓之蝃蝥,又谓之侏儒。《尔雅》:‘梁上楹之棳’;《释文》:‘棳,本或作棁’;《杂记》:‘山节而藻棁’。郑注云:‘棁,侏儒柱也’。《释名》云:‘棳儒,梁上短柱也’。棳儒,犹侏儒,短,故以名之也。《方言》云:‘鼅鼄,鼄蝥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鼄蝥,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鼅鼄,或谓之蠾蝓,蠾蝓者,侏儒,语之转也’。注云:‘今江东呼蝃蝥,音棳’。《玉篇》云:‘蝃,蜘蛛也’。盖凡物形之短者,其命名即相似,故屡变其物而不易其名也。”[1]侏儒、棳儒、蠾蝓、蝃蝥、棁、棳等等都有共同的义项:短。它们表示的梁上短柱、蜘蛛都包含短这个义项,因此可以用一个“侏儒”来代替。但是由于时间、空间、个人喜好的不同,就有用不同的字来表示这个词(两个音节),形成了形体不同但是同音意义相关的词。“音近义同”以同根词为前提。同根词是指直接或间接由同一语根派生出的词,是同一词族的词[2]。同根词不仅音近或音同,彼此还意义相关。王念孙运用这一方法解决了古书中的许多问题,并且纠正了前人存在的问题。

三、训诂方法:因声求义

王念孙在《自序》中说:“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以音求义,以义证音,这是王念孙提出的训诂方法。在疏证时将声近的字都聚集在一起,将单个字推广到同义词的综合分析,将词义系统化。王念孙在训《广雅》中的字词时引用了大量的书证,范围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从形音义相互之间引申,不仅仅限于形体,通过多方求证,最后才下结论。例如《说文·爪部》:“爲,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 下腹爲母猴形。 王育曰:‘爪,象形也。 ’”[3]曾经有人望文生义,将母猴解释为雌性的猴子。王念孙在《广雅·释兽》的“猱狙,猕猴也”条指出:“猕声转而为母。《说文》:‘爲,母猴也。’……又转而为沐。《汉书·项籍传》:‘人谓楚人沐猴而冠’。张晏注云:‘沐猴,猕猴也。’”这里,“母猴”、“沐猴”、“猕猴”形体不同,但通过相近的声音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引申触类”还有一种情况是据义系联。例如《广雅疏证·释言》“漂潎也”条:“漂、潎、洴、澼一声之转。漂之言摽,潎之言撆,洴之言拼,澼之言擗,皆谓击也。”又如《广雅疏证·释亲》“子也”条:“凡物之小者谓之倪,婴儿谓之婗,鹿子谓之麑,小蝉谓之蜺,老人齿落更生细齿谓之齯齿,义并同也。”[1]将音近义通的同源词进行系联,对研究汉语词汇形成的历史很有帮助。

四、因声求义的作用

王念孙以“声同字异,声近义同”为原则,以“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为方法,解决了训诂学的许多问题,如求语源、明通假、考方言、求命名之源等。以明通假为例,王念孙曾云:“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掬为病矣。”例如《广雅疏证·释诂》“尽也”条:“《玉篇》、《广韵》并云:‘遒,尽也。 ’《广韵》‘湫、遒,并即由切。 ’《尔雅》:‘酋,终也。 ’《大雅·卷阿篇》:‘似先公酋矣。’《毛传》云:‘酋,终也。 ’《正义》作‘遒’,《楚辞·九辩》‘岁忽忽而遒尽兮’,《淮南子·俶真》训云:‘精有湫尽而神无穷极,并字异而义同。’”[1]《广韵·尤韵》“酋,长也”;《说文·酋部》“酋,绎酒也,《礼》有大酋,掌酒官也”;《说文·水部》“湫,隘,下也”[3]。若按酋和湫的本义去解释原文 “似先公酋矣”,“精有湫尽而神无穷极”,句中所表达的意思迂曲难懂,让人无法正确领会作者的原意。经过“就古音以求古义”的考证:遒、湫,《广韵》并即由切,古音清母幽部,二者音同通假。酋,《广韵》自秋切,古音从母幽部。遒与酋韵部相同,且为旁纽双声,故得通假。得出酋与湫是借字,本字是遒。《广韵·尤韵》“遒,尽也”。这样,用本字的意思解释句子,句子的原意就完全呈现出来,让人有涣然冰释之感。

王念孙在《广雅疏证·自序》中明确地表达了他的训诂学思想,“训诂之旨,本於声音”。他以自己的古韵二十一部(晚年改为二十二部)为基础,因声求义,以声音通训诂,引伸触类,以大量文献为佐证,写出了考释《广雅》的《广雅疏证》,为训诂学开启了新纪元。通过古声以求古义,打破了传统训诂学所谓文字是一种表意符号的概念。这部书虽然仅是对《广雅》进行疏通考释,但是文中体现的训诂原则以及大量的例证对后世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谓“其书之为功与训诂也大矣”。

[1]王念孙.广雅疏证[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2]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H131.4

A

1673-1999(2011)23-0093-02

曹森琳(1986-),女,山东泰安人,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音与词汇。

2011-10-02

猜你喜欢
训诂学古义自序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冬之光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课内文言文复习之《〈论语〉十二章》
可以听,可以读,可以弹——舒泽池自序
“反训”之说不可信
读《经义述闻?尔雅》札记三则
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
《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再版自序
杭州印刷出版史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