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1-08-15 00:49
关键词:应用型途径课程体系

陈 静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陈 静

根据地方院校拥有的办学资源及主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认为地方院校本科教育应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构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和原则,阐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确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途径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

地方院校;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目前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如文献[1]表述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建构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体现教育思想观念。”文献[2]的表述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自身的教育资源条件、办学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特征和运行机制。具体说,它指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教育实施机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些结构状态特征会随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升级、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简单地讲,人才培养模式须回答 “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对于某所具体的高等学校而言,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是其他要素运行的基石和指导,一切培养活动都围绕培养目标展开。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反映人才的素质结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平衡发展。人才培养途径则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3]。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途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和原则

(一)依据

教育思想和理念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现。教育思想和理念是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远景与方向的指导原则,是诠释大学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观的理论前提。人才培养是具有主观能动性、选择性、目的性的活动,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同“目的理性”的体现,其核心是不同价值观的反映。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要素及结构都体现着教育主体的价值取向[4]。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以素质教育理念、创造性教育观念、终身教育观念、个性化教育观念、教育国际化理念作为依据。

(二)原则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中的一分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教育的历史任务和应有目标是指向“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价值取向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的发展,进而推动、促进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防止受到工具理性思想影响,将人才的培养错误理解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忽视对人自身发展的关注。大学的人才培养不仅要传授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使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良好的人格,从而实现培养“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5]。

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重点院校、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有差别的。地方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相当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需要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三是校企合作。人才的培养首要是指向现实生活的,要摒弃将大学视为象牙塔的传统思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将大学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看到大学、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人才的培养空间拓展到社会,使大学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提高大学社会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诸多元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体系或系统,必须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当“模式”的概念引入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后,研究者们将研究视野从模式的本质属性拓展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属性,进而引证出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外延及其所包含的构成要素。

(一)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层次、服务面向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从学校方面看,很多地方院校一方面面临办学经验不足、办学历史比较短、文化氛围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还存在生源层次、学科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局限。因此,地方院校要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人才是有困难的。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急需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传统教育模式将本科教育目标指向理论型人才培养,导致人才市场上出现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应用型人才紧缺。地方院校理应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以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依据社会分工发展需要和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将培养目标定位为理论型与技术型之间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比较适合。培养这种应用型人才,是在注重技能与实践的基础上来注重理论知识。学校应根据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扬长避短,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战略选择。这样做,既适应形势的发展,又有利于解决学校发展和学生就业问题。

(二)专业设置

专业是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门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兼顾未来发展。专业设置不是一层不变的,要依据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优化,取消老化专业,增设新的专业,合并或调整不合理专业,使所培养的人才适应新生产业的发展需求。

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依据地方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这样才能给学校带来更高的效益和效能。学校在考虑设置某个专业之前,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确定设置该专业是否有发展前景。另外,要注意把握好专业口径“宽”和“窄”之间的适切性,要重视专业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使学生形成较为宽广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的素质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周期缩短。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要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把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性,避免专业重复建设带来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

第三,坚持社会参与和专家决策相结合的方式。为了防止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可由相关学科带头人和相关行业的专家组成专业建设审议委员会,在组织人员对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由专业建设审议委员会根据学校拥有的办学资源,结合区域经济的社会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对新设专业进行审查和评议,最后指导并协助学校设置专业,并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估[6]。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关键因素。课程体系是指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各种内容、形式、形态的课程如何有机结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衡量课程体系的指标主要有课程体系的总量与课程类型、课程体系综合化程度、课程体系结构平衡性、课程体系设计机动性和课程体系发展灵活性5个方面。其中,课程体系的总量与课程类型决定课程体系的充实程度;课程体系综合化程度影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形成;课程体系结构平衡性反映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内在联系及相互配合程度;课程体系发展灵活性反映课程体系自我优化的能力[7]。

地方院校的课程体系,应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专业的自身特点,遵循人才培养目标,在促成合理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之间寻找平衡点,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主干课与一般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这几者之间的最佳比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进行设计。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是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智力技能为目的,在课程体系中应该占有较大比例。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现广博与优异的结合,使学生成为通才基础上的优异专才。

(四)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途径是指培养过程中让培养对象进入和参与一系列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渠道。从认知方式上划分,可以分为教学途径和非教学途径;从实现形式上划分,可分为基本途径和综合途径。基本培养途径就是高校普遍采取的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方式[8]。综合培养途径就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途径,其最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技能的获得结合得更紧密。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不能在学校教育中完全获得,其中有相当部分要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学校教育在多数情况下是模拟性质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无论是环境感受还是心理状态都与实际工作环境有差距。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极快,许多新技术日新月异,未必能及时地反映到学校教育中来,往往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获得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注重教学途径和非教学途径的结合,强调综合培养途径的运用。

地方本科院校的共同特点是资源缺乏,它制约着学校的快速发展与提升。学校要办出特色、形成亮点,必须重视外延发展,重视引进社会资源,将人才培养的途径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积极实施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途径。要有效地的将教学、科研和生产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已有理论的学习、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这三大环节,紧紧相扣,相互促进,共同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

[1]郭淑敏,马万昌.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罗先华,等.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3]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7).

[4]蔡克勇.创建一流大学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5]张立群.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7]曾冬梅.课程体系优化的三个层面[J].高等理科教育,2003(2).

[8]华容.基于产学研联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G642.0

A

1673-1999(2011)03-0160-03

陈静(1980-),女,四川泸州人,重庆科技学院高教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2010-11-02

猜你喜欢
应用型途径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