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市盗版伪版多

2011-08-15 00:42竺济法
茶博览 2011年2期
关键词:书号错漏书市

■ 竺济法

书市盗版伪版多

■ 竺济法

书市盗版伪版多,这是中国书市的大悲哀!

大多读者对盗版书应该不会陌生,如某某书好销,一些不法之徒便不顾出版社版权与作者著作权,依样画葫芦,盗而版之。盗版书大多错漏百出,图片模糊,如今特价书店里很多是盗版书,稍有图书常识的读者和藏家不难识别。据媒体报道,目前一些贫困地区小学生用的《新华字典》都是盗版的,错漏之多,令人惊讶。

所谓伪版书,是指冒充某某出版社,伪造书号;或盗用张三出版社书号,冠为李四出版社之书,这样不仅欺骗了作者和读者,还对两家出版社和相关作者构成了侵权。比较盗版,伪版书更有欺骗性,一般读者、藏家、包括著者本人都较难识别,尤其是不会上网者,无法及时查阅版权。

识别伪版书很方便,到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和中国版本图书馆主办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http://www.cppinfo.com)一查便知。目前图书的版权页上都有“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数据核字(0000)第000000号”字样,只要将括号内的年份与6位数书号连上,到该网相应的“CIP核字号”栏内查询,除当年书号未上网外,隔年书号立马能查到。如由宁波茶文化促进会, 宁波七塔禅寺组编,笔者编的《茶禅东传宁波缘:第五届世界禅茶交流大会文集》,2010年12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核字为(2010)第252284号,查询号即为“2010252284”。

笔者曾对近年收到的本地多本图书作过查询,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些单位与业余作者的书竟大多是伪版,其中某部门出的五六种书,没有一本是正版书,包括市领导题字或主编的书,可见问题之严重。看来不法之徒就是把单位和业余作者作为冤大头,骗上三四千元书号费,以丛书名义,杜撰或盗用其他出版社书号,冠以某某出版社名义出版。其中在宁波冒充较多的有: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等,还有诸多香港出版社,如天马出版社、中国文化出版社等等,书号费 500-2000元不等,有真有假,真假难分。

对著者而言,出版伪版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当受骗的,另一种则明知故犯的,明知是伪版,仍要冠上一个某某出版社,笔者曾电话或当面告诉他们,出的是伪版书,他们知道后仍然乐此不疲,好像这样就提高了档次,颇有点自欺欺人。笔者的态度非常明确,要么出正版,如选题排不上或经济条件不允许,干脆不要书号,尤其是一些业余作者的自选集,一些老同志的回忆录、寿诞纪念集等,分送亲友的,如果为文认真严谨,不需书号又何妨?购买伪版书号的钱不如花在印刷上,应该说没书号比伪版书号档次高,因为不存在欺骗。

书号其实是当代产物,古代直到近代都没有书号。为了突出品牌,便于读者辨认,古代多以印刷单位的堂号为名,近代则以书馆、书局为名。现代出版物繁多,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达 20万种以上,编上书号便于查找识别也是好事,但发达地区地市级以上出版社的一个书号,价值 2万以上,则是中国的特产。包括很多国家级出版社,都能买到书号。因为有利可图,伪版书也就应运而生。可以说是书号买卖催生了伪版书。

一家正规出版社,尤其是省以上的老牌出版社,少不了几位高级职称的资深出版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编审时除了对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专业知识进行审核外,很多出版人还会对图书的创意、构思提出整体的建设性意见,文字则作三次校对,使之锦上添花,把差错降到最低限度。而卖书号与伪版书则大多自写自印,由作者本人或领导担任主编或责任编辑,出书犹如网上写博客一样随意,信手写来,花上一二万元,就能出版1000来本伪版书。如此出书,不是大杂烩才怪呢。

伪版书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散文随笔,问题不大,如果是思想政论方面的著作,包括地方史料,问题就大了,没有规范标准还是小事,重要的是错漏五花八门,各种思想、观点、说法自由发挥,奇谈怪论见怪不怪,甚至杜撰传说为史实,制造混乱,误导读者。

书号买卖与伪版书的盛行,大大降低了中国图书的质量,也降低了图书在国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应该说,通过买卖取得的正版书,也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当下中国,随着图书总体质量的下降,不要说散文随笔,就连学术著作,史实、说法不讲究出处,经不起推敲的也很多,采信时还得再作考证。

如果说文化大革命闹“书荒”,当下则可说是“书滥”了。笔者以为“书滥”总比“书荒”好,毕竟有选择余地。与一位文友交流这一观点时,她亦赞同“书荒”、“书滥”之说,但并不认可“书滥”总比“书荒”好,认为除了资深读者,很多人无法辨别盗版、伪版书,“书滥”的后果是鱼目混珠,好坏难分,而坏书误人子弟,因此“书滥”的危害也不可小视。

就茶文化来说,盗版伪版书也不少见。笔者发现一本由刘枫会长题写书名的茶著,盗用了中国和平出版社的书号,笔者将此事通知了该书主编、资深茶友和好友,他大呼上当,说以后出书一定找正规出版社。茶友大多囊中羞涩,好不容易出本书,出的竟是盗版或伪版,岂不大煞风景?!

古语云,开卷有益。古时只有诲淫诲盗一类坏书,如今开卷无益、开卷有害的书多如牛毛。媒体曾报道,很多新建图书馆,由书商配送、动辄数万的图书,多是没有阅读价值的文化垃圾,其中包括不少盗版、伪版书。读者中尤其是少年儿童天真无邪,缺少辨别能力,不要说坏书,很多错漏的文化知识,很容易先入为主,影响正确知识的吸收,作为他们的师长,在推荐、选择图书时,可要警惕、慎重啊!

古人惜字如金,爱书若命。三国曹丕云:“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唐代大诗人杜甫作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现代乡贤、书法大师沙孟海撰联云:“文章千载重,风尚四时新”。撰书著书是文化人的精神家园,立身之本,他人可以轻视,作为文化人自己必须重视,文责自负,轻重自知,绝不能太随意!

猜你喜欢
书号错漏书市
清晨书市
跳蚤书市
数字化防错漏装技术应用研究
我国书号管理制度:功能、效果及反思
不能将错漏百出的读本发给学生使用
浅析数学课堂教师追问的艺术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1∶10 000 DLG质量检查及质量评定方法
英美书号的管理现状
版权页里的学问、问题与维权意识的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