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落花落荚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1-08-15 00:52:22徐邦会周殿革姜晓峰
大豆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花荚结荚落花

徐邦会,周殿革,姜晓峰

(黑龙江省安达市种子管理站,黑龙江 安达 151400)

在农业生产上,大豆发生落蕾、落花和落荚现象是非常普遍而且严重的,其脱落率常达40%~60%,甚至70%以上[1],其中落花、落荚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落花和落荚在大豆开花结荚期都有发生,但高峰多出现在开花后期和结荚期,在开花后3~5天落花最多,开花后10~15天落荚最多。了解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和机理,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对策,可有效提高大豆产量。

1 大豆花荚脱落原因

1.1 品种类型

一般有限结荚习性或生长不繁茂的品种花荚脱落率较高[3],由于其下部叶片受光不足,光合作用弱,导致营养不足而花荚脱落;无限结荚习性和生育繁茂的品种开花结荚后期营养不足,植株中上部有部分花荚脱落,但比前者落花落荚率低。

1.2 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

大豆播种过密,易徒长,过早封行,田间郁闭,株间光照不足,捂花捂荚,造成落花落荚严重。在群体生长条件下,叶片互相遮荫时,就会造成下部叶片光合能力下降,植株下部受光条件差,致使叶片黄化脱落。由于叶片减少,营养供不应求,造成花荚大量脱落。

1.3 养分供应不足或肥料施用不合理

大豆出苗到开花一般需40天。开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开花结荚阶段是大豆一生中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如果此时养分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花荚脱落;特别是前期生长量低的大豆在花芽分化过程中由于先天不足,一些长势较弱的花很容易脱落;若栽培在瘠薄的土壤上或遇干旱也会导致养分失调而大量花荚脱落。氮肥施用量适合,能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发育,增加单株固氮量,对提高大豆产量是有益的;但如果盲目过量施用氮肥,不仅抑制固氮作用,而且往往造成营养过度,植株徒长、郁闭和倒伏,致使花荚脱落。

1.4 水分供应不合理

开花结荚期间如果天气干旱,土壤水分供应不足,植株生长受阻,植株萎蔫,对土壤养分吸收降低,水分、养分代谢失衡造成花荚大量脱落[4]。但水分过大,透气性差,使地温降低,影响根系活力,吸收功能降低,田间荫蔽,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有机养分的合成和运输,也会造成花荚脱落增多。

1.5 机械损伤及温度变化

机械损伤、暴风雨、病虫害、田间管理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大豆茎秆折断,枝叶脱落,花荚损伤和落花落荚;土壤和空气温度过高或骤然降低,也会造成落花落荚。

2 防治大豆落花落荚的措施

2.1 选择合适品种

有限结荚习性的植株较矮、茎秆粗壮、节间短,应种植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块上;无限结荚习性的植株高大、节间长、株形松散,应种植在肥水条件较差的地块。

2.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协调植株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获得大豆高产的中心环节。合理密植能使单位面积上的群体充分发育,使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达到最高,由于单位面积内荚数、粒数和粒重的增加,而获得高产。具体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利条件和品种特性而定,一般原则是早熟品种播密些,晚熟品种播稀些;分枝多的品种播稀些,分枝少的品种播密些;肥地播稀些,瘦地播密些。究竟以多大密度为好,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瘦、播种迟早以及种植方式等情况来确定。在肥力水平高的地块,每公顷应留苗22~24万株;肥力中等地块每公顷留苗25~27万株;肥力水平低的地块每公顷留苗密度可比肥力高的地块增加2~4万株。

2.3 与高秆作物间作

大豆与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间作可有效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后期湿害和病虫害,有利于培育壮苗,减少落花落荚,一般采取4∶6或4∶4间作为宜。

2.4 科学施肥

大豆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不仅能为大豆提供磷钾营养,还能促进根瘤菌固氮,增强植株抗病、抗旱和抗倒能力,一般施二铵375公斤/公顷、硫酸钾110~125公斤/公顷作基肥。大豆是需氮较多的作物,除了根瘤菌所提供的30%~50%的氮外,还要从土壤中吸取氮,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在大豆初花期追施氮肥对增花保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般追施尿素75.0~112.5公斤/公顷,于大豆侧根5厘米处开沟施入,氮磷配合效果更佳。

2.5 叶面喷肥

在花荚期一般用尿素4.5公斤/公顷、过磷酸钙13.5公斤/公顷、硫酸钾2.25公斤/公顷、硼砂225克/公顷,加水450公斤/公顷后提取浸出液进行叶面喷施;也可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450公斤/公顷,有利于保花、增荚、提高产量。叶面喷肥宜在阴天和下午4时后进行,隔7天再喷1次,遇雨重喷。大豆对钼肥比较敏感,在大豆分枝期喷施0.05%~0.1%钼酸铵溶液375~450公斤/公顷,可有效提高产量。

2.6 增施石灰

钙是大豆生长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之一,钙元素丰富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加花荚数量。石灰粉中含钙较多,在大豆开花前10天左右,每亩施石灰粉20公斤,可保花保荚并增产18%。

2.7 防旱排涝

开花到结荚期是大豆生长最旺盛和需水最多的时期。水分不足,严重影响蒸腾和光合作用,会造成幼荚大量脱落。当大豆生长缓慢,叶片老绿,中午叶片萎蔫,即为大豆缺水表现,应及时灌水。一般每隔5~7天浇水1次,共浇水2~3次。同时大豆耐涝性差,受淹也容易造成花荚脱落,应注意排涝,防止田间积水。

2.8 苗期摘心

当大豆长出两片子叶时,将上部尚未展开的复叶摘除,这样豆苗便会很快在茎基部节位上长出“双主株”。摘心能使营养集中在新枝上,促进生长,茎叶粗壮,枝叶繁茂,避免花荚脱落。

2.9 花期摘心

对于无限生长习性的大豆品种,摘心可以控制大豆的营养生长,促进养分重新分配,集中供给花荚,有利于增花保荚,控制徒长,减少花荚脱落,也可使大豆叶片增厚,株高降低,单株结荚量增加,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和品质。据试验,在大豆开花始期至盛期,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摘心,能有效控制大豆的顶端优势,增加对花荚养分的供应,从而减少花荚脱落,一般可增产10%~15%。在大豆盛花期至终花期进行摘心,效果最为显著。一般摘去大豆主茎顶端2厘米左右即可。但对于地力瘠薄,水肥条件较差,大豆生长势弱,有早衰现象的,不宜摘心,防止增加花荚脱落的数量。

2.10 化学调控

由于部分田块水肥条件好,加之密度偏大,枝叶徒长,田间郁闭,对此要予以控制。

(1)在大豆分枝到初花期喷施100~2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溶液225~300公斤/公顷,也可用0.2%的矮壮素喷施,可使植株矮化,延长叶片功能期,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优化大豆生长环境,从而促进生长,减少脱落。

(2)在大豆初花和盛花期用15%~17%的亚硫酸氢钠水溶液750公斤/公顷各喷1次,可抑制光吸收,降低植株的呼吸作用,减少干物质消耗,减少落荚。

(3)在大豆盛花至结荚期,用20~30毫克/千克增产灵溶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次,每次喷洒450公斤/公顷,可使单株开花数增加,花荚脱落率减少。

2.11 及时防治病虫害

(1)防治孢囊线虫病可于播种前15天左右,用10%的克线丹30~60公斤/公顷,于播种时施于大豆种子下。

(2)大豆霜霉病、灰斑病可在大豆结荚期前后喷施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

(3)对于紫斑病,用代森锌500倍液喷雾或波尔多液喷洒1~2次,可以抑制其危害。

(4)田间发生大豆菌核病,可使用25%施保克每公顷1050~1500毫升或40%菌核净每公顷750~1050毫升对水喷雾防治。

(5)防治蚜虫,当发现有20%植株、每株有蚜虫10头以上时即进行防治[2]。可选择70%艾美乐(吡虫啉)15~20克,2.5%功夫225毫升,2.5%敌杀死225毫升,10%氯氰菊酯225毫升或48%乐斯本600毫升。

(6)在红蜘蛛点片发生时及时防治,常用药剂(每公顷用量):40%乐果1125~1500毫升;2.5%功夫900~1500毫升或48%乐斯本750~1500毫升加入喷液量1%的药笑宝、信德宝等以明显增加药效。

(7)当每平方米大豆有草地螟幼虫30~50头时即应防治。常用药剂(每公顷用量):2.5%功夫225~300毫升;2.5%敌杀死225~300毫升;5%来福灵300毫升。

(8)大豆食心虫可用80%敌敌畏熏蒸防治;豆秆蝇可用50%的辛硫磷1000倍液防治。

[1]孙凤舞.作物栽培学[M].东北农业大学,1986:183-185.

[2]李庆孝.植物保护应用手册[M].

[3]张忠俊,任凤清,孙修敏.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1:9.

[4]田丽荣.大豆落花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06,03:26.

猜你喜欢
花荚结荚落花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24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36
大豆落花落荚及空瘪荚的防止对策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分析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归来落花拂罗衣
细胞分裂素对豇豆花荚脱落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过不去的过去终于过去了
落花人独立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