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标识语英译的语用失误研究*
——以湖光岩景区为例

2011-08-15 00:46:21师莹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标识语湖光译者

师莹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湛江524300)

旅游标识语英译的语用失误研究*
——以湖光岩景区为例

师莹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湛江524300)

景区应该使用准确得体的英文标识语。但湖光岩景区的某些标识语存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失误,译者应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语言产生同等效果。

旅游标识语;语用失误;湖光岩景区

湖光岩景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西南部,是一个以玛珥火山地质地貌为主体,兼有海岸地貌、构造地质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自然生态良好,人文景观丰富的旅游胜地。湖光岩因罕见的地质构造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专家以及德国沉积学家曾多次对湖光岩进行科学考察。为了更好地迎接外宾,促进学术交流,提升湛江形象,景区内应使用准确得体的英文标识语。而为了研究湖光岩景区的英文标识语使用情况,笔者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标识语翻译的得失。

一 主要概念的定义和分类

(一) 旅游标识语

标识语又名公示语、社会标志语,属于社会管理用语范畴,是应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涵盖范围很广,凡在公共场合张贴或印刷、旨在为一般公众或特殊群体提供宣传和服务的语言标牌或标语都可归于标识语范畴[1]。根据用途来分,标识语可分为安全标识语、交通标识语、公用设施标识语、机械设备标识语、外贸包装标识语、宣传口号、说明标识等。本文主要探讨旅游标识语,即出现在旅游景区,刻在石块上,或写在牌匾上,旨在提示、告示游客,或对其行为进行警示和限制,用来规范和管理游客的标语。

(二) 翻译的语用失误

近年来,中外很多学者将语用学运用于翻译研究,给翻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里奇将普通语用学分为语用语言学(Pragmalingulistics)和社交语用学(sociopragmatics)两大部分[2]。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相应地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两类。他认为,语用语言失误是由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是对语用用意的错误理解。比如,英语本族人的语用用意被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不恰当或错误地理解,造成原语言的用意和目的语读者理解结果之间的差异;另外将本族语中某些语言行为不恰当地迁移到目的语之中,也是造成语用失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社交语用失误是由跨文化差异引起的,因为不同的文化范畴存在制约语言行为的社交规约或文化规约[4]。笔者将从语言、文化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 语用语言失误

(一) 拼写

例(1):湖光岩风景区Hu Guang Yan Scenrty

拼写错误有碍目标读者正确理解标识语用用意,导致语用失误,因此译者和工作人员应仔细校对,避免拼写错误。在该例中,湖光岩是专有名词,应翻译为Huguangyan,其次,笔者推测scenrty意指scenery,此处是拼写错误,同时也有用词不当的问题,因为scenery指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整体自然风景,而此处指某个风景区,应用scenic spot或scenic area.

(二) 词汇

例(2):废物箱Rubbish Receptacle

牛津字典把receptacle解释为a container that is used to put or keep things in,是一种装物品的容器,来源于拉丁语,较正式,多用于术语,但考虑到标识语应融入景区这样休闲的环境氛围,笔者建议把“废物箱”翻译为较常见的litter bin或者trash box.这样既通俗易懂,又在语用语言的层面上实现了等效,贯彻了语用策略的原则,注重了游客的非专业背景。

例(3):收费价目牌Charge Priceboard

译者采用中英文一一对应的方式,收费译为“charge”,价目牌译为“priceboard”。所谓“价目牌”是指在景区内竖立一个牌子,上面标明了各种娱乐项目的收费。外国游客一看便知这是一个牌子,重点是想知道牌子上写的内容,因此笔者建议翻译时应避免硬译带来的误解,应顺应外国人的表达方式,译为price list或者schedule of charges.

例(4):湖光岩旅游纪念品商店Shopping Area of Huguangyan Tourism Souvenirs

“souvenir”表示“旅游纪念品”,“tourism souvenirs”词义重复,而且指示意义含糊,况且商店就在湖光岩景区内,“Huguangyan”这一信息实属多余,笔者建议翻译为“Souvenir Shop”,既简单明了,又符合外国友人的表达习惯。

(三) 语法

例(5):机动车道For Vehicle Passenger

例(6):游览步道Walking Way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也就是说,“机动车”包括载客的客车和施工用的卡车等,强调该道是“车”走的道,而不是“人”走的道。分析例(5)可知,vehicle是名词做定语,修饰中心名词passenger,vehicle passenger表示“坐车的乘客”,强调“乘客”。如果要强调“车”,把这两个名词换个位置,变成“passenger vehicle”,就表示“客车”,但“机动车道”不仅包括“客车”还包括“卡车”等。因此想要实现英汉词语的内涵和外延都对等,需要仔细推敲。笔者建议顺应外国旅客的表达习惯,把“机动车道”简单地译为motor lane/way;合成词“walkway”指“走道”、“人行道”,不需要使用“walk”的分词形式。

例(7):小心地滑Be Careful of Floor Slide

英语标语是一种特殊的题材,其表达式是根据习惯形成的,绝不能根据中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生硬的翻译,如果将本族语言生搬硬套地迁移到目的语之中,必然会导致语用失误。例(7)显然受到了中文语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走入了“死译”、“硬译”的误区。还有些景区把“小心地滑”翻译成“slip with care”,回译成中文是“小心翼翼地滑倒”,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这句标识语的作用是提示、警告游客,因此可以加上caution一词,译成“Caution!Slippery!”或者译为“Watch your step!”“Wet floor!”

三 社交语用失误

例(8):禁止游泳Swimming Prohibited

湖光岩景区因清澈如镜的火山口湖闻名遐迩,吸引了大量游客,但同时溺水身亡的悲剧时常发生。因此景区管理者沿湖设立多块标语,禁止游泳。中文公共标识语一般较少考虑读者的感受,语气很强硬,多带有“禁止”等字眼。英美人多张扬个性,不喜欢被约束和管制,如果他们在游玩时处处都见带有“prohibited”的标识语不免觉得不快。译者有时也考虑到中英文化差异,“禁止游泳”便被翻译成“Danger for Swimming”。笔者认为此处用形容词更恰当,“Dangerous for Swimming”更符合语法规范。因此,考虑到目的语文化规约和读者的接受力,译者不妨采取变异法,即将强制性的中文标识语转换、翻译成说服性的、语气委婉的英文标识语。如将“严禁……”翻译成“no…”,如“严禁吸烟”翻译成“No Smoking”,“禁止拍照”翻译成“No Pictures”。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反说正译法,“禁止喧哗”翻译成“Quiet,Please”,“严禁游客进入”译为“Staff Only,Please”,“请勿践踏草坪”译成“keep off the grass”。

四 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湖光岩景区某些标识语存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失误,失误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标识语看似寥寥数语,无关轻重,却代表景区形象,为中外沟通架起桥梁。因此,标识语的英译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需要有关人员耐心负责。例(1)中出现的大小写和拼写错误,到底是由于译者疏忽大意,还是由于不懂英语的制作人员随意猜测,敷衍了事,已无从查证。因此,笔者建议译者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监督,这样才能确保译文不走样。

(二) 译者死译硬译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译者多采用汉英一一对应的方式,把汉语的语言表达生搬硬套地强加给英语,这样必然导致语用失误,如例(2)-(7)。翻译并不是两种语码的机械转换,译者在翻译时要运用语言文化、语用学、文体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等各方面的知识,充分考虑英汉表达的语用用意和语言行为。标识语翻译属于应用翻译,更要突出其信息功能和感染功能,译者应采用变译、改译等灵活的翻译方法,多参考英文标识语的写作模式,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实现语用等效。

(三) 译者忽视文化差异

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语言行为产生同等效果,如例(8)。

本文就个别译文处理欠妥方面举例,本着商榷的态度提出几点不同的看法,所谈可能失于偏颇,欢迎译界专家批评指正。

[1]李玉良,于巧峰.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原则[J].上海翻译,2008,(1).

[2]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3]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叶苗.旅游资料的语用翻译[J].上海翻译,2005,(2).

(责任编校:简子)

H059

A

1008-4681(2011)01-0117-02

2010-09-05

师莹(1984-),女,湖北黄石人,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标识语湖光译者
新媒体语境下公共标识语英语翻译规范化现状与对策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湖光春色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湖光水色调
浅析城市标识语的汉英翻译
长江丛刊(2018年6期)2018-11-14 16:42:08
湖光岩:未解之谜,层出叠见
青岛市沿海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
标识语的间接言语行为行事功能探析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