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大林
管理思想史研究的新跨越
——评《中外管理思想史》
支大林
管理作为相对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在人类历史上却早已出现。它伴随着人类共同劳动或劳动协作的产生而出现,伴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进步而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圣贤和时代精英们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管理思想,正是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现代管理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营养。系统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外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规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课堂几乎都把孔子、老子、孙子的思想纳入管理、军事、文化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但管理思想史的教材中却很少介绍中国人的管理智慧。
赵志军、赵翰清的新著《中外管理思想史》于2010年5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12章,56万字,系统揭示了中外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梳理了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对中外管理思想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在国外管理思想中国化,古代管理思想现代化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实现了管理思想史研究的新跨越。
该著作从内容到行文,体现了如下特色:
1.彰显学科特色。该著作系统地回答了《中外管理思想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学科研究意义以及学科框架,在系统阐述东西方管理思想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作者对东西方管理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阐述了东西方管理思想在内在精神、思想渊源、各自思想对管理理论的影响三个方面的差异,从自然、社会的深层区别分析了东西方管理思想差异的根源,为《中外管理思想史》学科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凸显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研究、学习、借鉴和继承已有成果是为了创新。《中外管理思想史》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利用已有成果,根据新的条件和要求,提出了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对策,在探索共性规律的同时推进了管理创新。
作者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管理活动,有各自特殊的要求,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是管理过程的个性问题。同时,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管理,也具有某些共同点,服从某些共同的规律,这是管理的共性问题。学习和研究中外管理思想史,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认识和把握共性,从而使我们端正和加深对当前时代管理规律的认识,在总结、借鉴已有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创新,正确地运用和遵循带有共性的管理规律,进而实现我们的管理目标。
3.突出实践意识。《中外管理思想史》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挖掘和发展中国的管理思想精华,在系统总结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同时,吸纳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管理思想,突出了中国元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的思想宝库博大精深,不仅成为滋养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智慧之源,而且,也必将被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所开发和利用。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及近代的管理思想是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因此,同我们国情最近,适用性最强,挖掘和发展中国的管理思想,理所当然是我们学习中外管理思想史的必要要求。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外管理思想史》一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管理思想,可谓开现代管理思想研究之先河。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生动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管理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艺术,对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管理者均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作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招标项目研究成果,《中外管理思想史》一书无论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还是从内容的组织结构来看,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在中外管理思想研究领域的造诣。同时,也体现了吉林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学术发展不懈追求的敬业精神和争创一流业绩的优秀品质。
研究和总结中外管理思想发展脉络,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深入发掘、吸收、创新和运用中国管理思想,逐步创立起中国自己的现代管理科学体系,进而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是管理学界的永恒主题。《中外管理思想史》一书的出版,无疑助推了管理思想的发展与管理科学创新的进程。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王亚范]
20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