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斌
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方针
左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风云突变,中国外交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邓小平同志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对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这一方针以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集中精力发展壮大自己为主旨。时至今日,“韬光养晦”政策已成为中国对外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词之一。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互动日益紧密,对“韬光养晦”政策的正确理解无疑将更有助于把握当前的国际形势。
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20世纪90年代初是新中国外交工作所经历的最艰难的时期之一。当时,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宣布制裁中国,各种国际政治势力出于各种目的,也在世界上掀起了阵阵反华浪潮。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工作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中国外交逐渐走出困境。经过几年努力,中国不仅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制裁”,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广阔的国际空间,为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9年6月,中国发生了“六四风波”,极少数人想利用这次风波达到打倒共产党,推翻社会主义的目的。中国领导人认为这次风波是在东欧掀起的那种“气候”下引起的,必须予以严肃对待,政府对之作了严厉的处置。本来这是中国的内政,外国无权干涉。可是在中国政府平息了这次政治风波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竟为此对中国实行所谓的“制裁”,妄图压迫中国屈服。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着各个方面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及国家的主权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来势颇猛的“制裁“局面,邓小平纵观全局,审时度势,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和判断,对中国外交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指导思想。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强调:“对于国际形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1]邓小平当时提出的各种对策,虽然是以当时的国际环境为背景,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中国国内的。这些思想,实际是从总体上回答中国在那样严峻的形势下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是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战略方针,是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大方针。
邓小平提出的这一些列指导思想,“为中国外交摆脱困境奠定了战略和策略基础。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经受住了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冲击,顶住了西方大国联合施加的制裁和压力,并因势利导,使我国的国际环境大为改善,我国的国际地位也迅速得以提高,为中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2]几年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用高度凝练的20个字概括了邓小平在这一历史关头为国家制定的外交战略:“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而这一系列外交战略思想的核心就是“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
“从本质上说,‘韬光养晦’是指行事低调、谦让。‘韬光养晦’政策强调我们应该保持低调,谦虚谨慎,不称霸,不搞对抗,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一心一意谋求和平发展。”[3]邓小平曾指出:“到下个世纪五十年代,如果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当然我们不要吹,越发展越要谦虚。”他又指出:“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少管别人的事。”“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等,[1]这一切都与”韬光养晦“这个成语所蕴含的隐藏锋芒、不使外露、保持低调,悄悄发展的意思是吻合的。
“有所作为”,既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无所不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的:“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虽然,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头头不能当,头头一当就坏了。搞霸权主义的名誉很坏,当第三世界的头头名誉也不好。”[4]但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不扛旗,不当头绝不意味着我们在国际问题上没有声音,没有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是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其根本目的是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宽松的外部环境。有人认为“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是相互矛盾和对立的,如果坚持“韬光养晦”,就不能积极地“有所作为”;要“有所作为”,就会影响“韬光养晦”。该如何处理好“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呢?
在语义上,“有所作为”凸显了“韬光养晦”的积极含义,是指应做出成绩 ,以避免造成对“韬光养晦”作消极解读,为隐藏才华而不作为,推卸一个新兴大国应负的责任。我们奉行“韬光养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作为”,而在积极主动地“有所作为”的时候又要始终不忘“韬光养晦”。所以“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不能将二者割裂。
第一,长期坚持“韬光养晦”,积极主动地“有所作为”。现阶段,“有所作为”应该主要体现在要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自己。“发展是硬道理,当前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列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以解决。发展也是增强我国外交实力的基础。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最终更好地在国际上‘有所作为’。当然,中国的‘有所作为’奉行的是和平理念,如高举和平、发展和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共建和谐世界等,这些基本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本质上就不是锋芒毕露而是谦虚谨慎的,也是符合“韬光养晦”的基本精神的。因此按这些基本路线和政策去有所作为,其实质与‘韬光养晦’就是一致的。 ”[5]
第二,协调“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韬光养晦”不是目的,我们坚持“韬光养晦”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作为”,不能片面地将“韬光养晦”误解为没有原则性的“软弱退让”。在事关国家主权、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是不能软弱退让的。国家对外政策的最高原则就是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核心利益,这也是“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在涉及国家主权、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的态度一向是非常坚决的。在关系国家主权的问题上,邓小平从来都是主张强硬而不是软弱应对的。他曾多次发出 “中国永远不会接受别人干涉内政”,“不要指望中国人民吞下苦果”的铿锵之声。邓小平同时又强调“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并不是你软了人家就对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软了人家看不起你。”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上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客观上要求我们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在集中力量处理好国内问题之后,也要更积极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中国外交需要采取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在未来的国际体系中占据有力的位置。”[6]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与日俱增。在亚洲金融风暴和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一枝独秀,迅速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为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08年的中国外交,特别是在奥运会之后,显得越来越积极主动,充满自信,中国开始逐渐改变在国际舞台上的传统形象。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开始正式告别“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打算取代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了呢?
有种观点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力量集团中的关键成员,坐拥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握有越来越多的筹码和资本,就应勇敢地捍卫利益、改造秩序甚至挑战霸权;当美国在黄海挑衅,北京就应抛售美元国债;当日本在钓鱼岛抓我船长,中国民众就不应止于高层反应,而应全面抵制日本商品,甚至不惜与日一战。显然,单纯直接地追求对抗,并不能对解决矛盾纠纷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引发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种荒唐的对抗思维将大国间的利益博弈常规化看待,从而忽略了合作的必要性;也没有去辩证地分析国家核心利益与边缘利益的区别,而是简单地将它们混为一谈,单方面地追求中国的相对收益,完全扭曲外交的本来面目和根本任务。
“中国崛起实际上是融入现有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当中的结果,中国是这个体系的搭车者。中国能否和平崛起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外交环境。因此当前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是在坚决捍卫本国核心利益的同时,尽量避免造成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锋芒毕露的印象,尽可能地减轻持续不断的‘中国威胁论’压力,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之后的担忧和恐惧心理。”[7]回顾过去的两年,尽管世界透过奥运会重新认识了中国,但中西之间也围绕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非根本利益出现了罕见的、剧烈的正面冲突。未来几年,中国的外部环境仍不容乐观,由于对这个东方大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外部长期存在的一种歪曲、抵制思潮还有可能发酵。对此,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应着重于自身经济发展,通过贸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进而寻求全球合作与互利共赢,逐步改善国际形象。
总之,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韬光养晦仍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需要坚持的重要法宝,中国应心平气和地坚持韬光养晦,做一个谦虚的大国,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地设计好未来的发展。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是中国长期外交经验的结晶,是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无疑必须长期坚持。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政策不动摇,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疑虑,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外交环境。中国要告别韬光养晦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需要成熟的时机,但目前,还远远不是时候。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钱其琛.外交十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3]郑启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978-2008)[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史(1949-2009)[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6]李合敏.论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J].鲁东大学学报,2009(7).
[7]刘江永.国际格局转变与中美日关系[J].日本研究,2009(4).
D820
A
1673-1999(2011)10-0099-02
左斌(1984-),男,山东临沂人,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46)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201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