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为
(成都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四川成都610106)
合并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新问题与对策
虞为
(成都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四川成都610106)
高校学院合并扩招,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但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统一管理却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何在院校合并条件下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合理使用,同时还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需要在管理观念、管理方式、资产管理运行机制以及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否则,高校学院合并带来的资产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利用不合理、管用分离甚至国有资产管理流失等现象将不可避免。
学院合并;高校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清产核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各高校逐年扩招,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近年来一些地方以区域置换的方式把几所学校进行资产资源合并,组建成一所新型院校。这在整合资源方面,具有集中优势,使合并后的高校资源在“人力、财力、物力”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高校合并也给学校的管理,尤其是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是:如何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的有效整合与合理使用,完善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使高校国有资产发挥最大效益?
(一)校区分散,基础不一,管理办法各异,统一管理难度大。为了集中办学优势,有的高校位于省会中心城市,合并学校的原有校区少则二个,有的多则四五个,甚至十多个,而且区位分散,分布于所在城市的各个城区;这些学校在办学层次上,有本科教育、专科教育、成人教育、中专教育和短期在职培训等;在管理标准与方法上,由于原有学校在执行标准、统计数据上存在差异,致使合并高校普遍存在账物不实、管理不善、存量不清的问题,使新组建的高校在统一管理方面困难重重。
(二)管理制度条款零乱,有的已经过时,不能适用,急待充实和完善。合并高校中,有不少是由本科院校、专科学校、成人教育学校甚至中专学校这样一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组合起来的,其管理制度都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或沿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制定的制度,或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已经不能适应新组建学校发展的要求,但在合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新组建的高校仍然沿用原有的管理制度条款,造成学校部门间的管理制度条款不统一。
(三)固定资产,特别是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为主的实物资产达标困难。合并高校大多数是由几个规模较小的学校重组并“升格”(有的就是为“升本”而合并)的,原来的基础就比较差,合并升格后又面临“本科评估”对生均固定资产拥有量的更高要求,差距明显。这就造成即便是出现“大带小”的情况,但由于比值的下降,在争取“达标”的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不能合理利用资源,重复购置、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合并高校在形式上是资源统一管理,互补共享,但学校的资产一经管理范围划定,就被一定的学院或部门所占有和使用,在本位主义驱使下,很难做到在全校范围内的资源共享。部门管理者往往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追求“小而全”,要求增加投资购置相关仪器设备,而购置后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有的甚至成摆设,由此形成重复购置和浪费。
(五)产权意识淡薄。合并高校中,有许多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修建的老校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公有房屋产权证书,在合并过程中,往往不重视对原有产权的追溯,致使有些较为明确的产权成为了隐形的无主产权,造成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
(六)资产管理队伍不稳定,落实责任有难度。合并高校中的许多专科学校、中专学校由于办学规模较小和精减机构的需要,没有设立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即便是一些成熟的本科院校,往往也是有岗无位,见“人”不见“责”,特别是以学院为主的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兼职的,而且人员变换频率高,又不重视办理交接手续,因此很难落实资产管理的责任。
(七)待报废仪器设备积压情况普遍,急待开展资产处置工作。由于高等学校资产处置须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报批程序复杂,又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加快,使用周期缩短,各学校每年都要购买新的设备,而对旧设备特别是一些已无修复价值的设备,淘汰率高,未作及时报废处置,有的甚至还为了申报年度购置经费,提前报废,“达标”凑数,造成变相的重复购置。有的高校,由于仪器设备不能随便处置,只好堆积起来,塞满库房,形成了旧设备与待报废仪器设备积压不清、集中处置的浪费情况。
(一)转变观念,领导重视。高校学院合并是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其带来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情况,有赖于合并学校党委和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既需要高度的统一调度与管理,更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首先要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意识,树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市场经济观念,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体的落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整个学校的建设,从物资调配与管理上要起到资源整合的作用;二是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起到先急后缓的保证作用;三是对教师科研队伍的稳定,对师生员工的生活安定,要起到促进作用;四是要将国有资产管理的评价纳入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学校各级领导要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使之更好地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服务。
(二)深入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做到学校“家底”胸中有数。合并学校面临资产重组、校区分散的新情况,有必要定期开展全面的清产核资工作,对全部资产,特别是房屋土地、仪器设备等实物资产逐一进行核对,并根据每年的增减变化,不间断地开展资产核查工作,以便摸清“家底”。
(三)建立健全学校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由于合并高校资产构成的变化和仪器设备拥有量的增加,需要统一管理,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尤其要建立资产管理的问责制度。要在对过去制订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梳理、充实和完善的基础上,制定涵盖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采购、登记、报损、维修、处置等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使之有章可循。在具体工作中,应贯彻“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此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方向健康发展。
(四)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目前合并高校一般都设立有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机构,比如国有资产管理处等,但在具体业务管理工作中,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机构必须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督促学校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检查,开展清产核资和资产处置,对资产账务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实施设备物资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工作中花力气、下功夫,使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上一个新台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从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出发,着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各使用单位,特别是仪器设备拥有量大的工科院系,应配备专职的设备物资管理人员,力争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
(五)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实践证明,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和手段,已不适应现代高校的发展,特别是合并高校快速发展的形势与要求,不能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弊病与问题,更不能彻底解决资产重复购置与资源共享的问题,也就谈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使用效益。必须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此建立起适合高校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运行机制,构建完整的、系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并通过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来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国有资产的数字化管理方面,有必要安装和使用专业软件,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网络平台,做好日常账务的录入工作,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定期检查,确保国有资产账务信息准确、统计完整、备份安全,并为学校领导、各学院、部门等使用单位提供资产信息服务。
(六)积极开展待报废资产的处置工作。针对待报废资产,特别是待报废的仪器设备资产积压的情况,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对合并高校库存积压的待报废物资进行分类清理,按规定程序组织处置。
(七)合并高校要强化产权意识,抓紧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及公有房屋产权证书,以便为本科评估提供重要的支撑材料,防止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
(八)着力加强资产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合并高校要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上门服务,摸清使用单位情况。要加强对学校在用固定资产的宏观调控,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要对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管理,防止人为闲置,尽量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总之,加强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对合并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合并高校面临美好发展前景的大好形势下,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实现仪器设备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尤其关键。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使用,不仅需要管理部门转变观念、创新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既要做到不管得过死,又要做到不放任自流,需要各使用单位通力合作、积极配合、认真落实使用者的责任,确保资产利用的可持续性,真正达到管好、用好的目的,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1]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OL].中国新闻网,2007-10-16.
[2]倪建发.高校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J].求索,2004,(3).
[3]游栋明.高校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5,04.
[4]张庆林,钱文睿,孙明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5,04.
G647
A
1004-342(2011)05-121-03
2011-04-12
虞为(1960-),女,成都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