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强
(长沙大学旅游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003)
国内外旅游业集聚研究进展*
陈刚强
(长沙大学旅游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003)
基于旅游业集聚研究的主要理论回顾,从旅游业集聚过程、效应与机理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旅游业集聚研究方法正从注重案例研究的归纳分析转向注重理论范式的构建探讨,认为旅游业集聚研究有待从理论范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继续深化。
旅游业集聚;国内外研究;进展
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体现了相应产业发展与结构层次演进的客观要求。且不论集聚研究是否适合于旅游产业[1],但区域旅游业集聚增长日益显著以及区域间连接性的增强等已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旅游业集聚(Tourism Cluster)过程、效应及机制等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对旅游业集聚的理论解释、实证研究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进展进行梳理,将有利于明确旅游业集聚研究的趋势。
(一)竞争优势理论
产业集聚理论源自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在地理上的集中研究[2],但近年来该理论在服务业的研究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应用。而最早提出旅游集聚概念并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是波特,他在发展产业集聚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竞争优势理论,并形象的用“钻石”模型来进行解释,在其研究中也将旅游业集聚作为了实践中的典型现象[3]。
波特认为,旅游业集聚对提升地方和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钻石模型的核心内容是基于竞争优势的四个条件,即要素禀赋、相互关联和支撑的产业、需求条件、以及企业战略和竞争环境等,主要在宏观上分析区域旅游业得以集聚的原因[3]。对于旅游业集聚,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等景观形成了要素禀赋,旅游者的需求及其空间取向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业集聚的地理特征,行业内旅游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将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的提升,并会存在相互关联和支撑的行业,如住宿、餐饮、交通及相关政府机构等。从而,这四个要素条件都具有空间集聚的含义,且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与空间集聚具有相互促进和强化的作用关系。如相互关联的旅游企业和机构在地域上的空间集中,将增强区域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反过来竞争优势又将促进区域旅游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
(二)经济地理学理论
波特的钻石模型主要基于区域旅游集聚的形成条件对集聚产生的可能性和宏观体现等方面进行解释,但并未对旅游业集聚过程的微观基础进行分析。实际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应用也将极大地促进旅游研究不断向经济地理学理论深入,并“搭起旅游研究与经济地理学之间鸿沟的桥梁”[4]。但对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应用,基本都侧重于旅游业集聚特征或过程的分析。最近,基于垄断竞争模型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区域旅游业集聚的形成提供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如该模型可通过演绎旅游企业、消费者等微观主体的相互作用,动态地模拟出地区间产品替代弹性、旅游业设施的固定成本投入、及空间交易成本等的变化,从而基于微观过程对区域旅游业集聚的宏观现象作出了诠释[5]。新经济地理学的这一理论框架,为深入分析旅游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但基于该模型的旅游理论研究仍有待通过实证分析作进一步检验和发展。
(一)旅游业集聚过程
旅游业集聚过程的“核心-边缘”模式是区域旅游空间发展的重要分布方式。基于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边缘理论,国内外研究主要基于旅游业集聚的经济和空间特征,对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边缘”结构或类型进行了大量研究,且一般认为这种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断巩固和加强的趋势。如Weaver and Elliott(1996)从旅游商业化角度将纳米比亚的旅游空间划分为以首位城市为中心的内核心区、由白人控制的商业外核心区、政府控制的自然风景边缘区和以黑人人口为主的公共边缘区等类型[6];史春云等(2007)利用旅游总收入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四川省旅游城市划分一级、二级核心旅游城市和边缘旅游城市三类,并对其演变趋势作了分析[7]。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业区域分布在景点景区、饭店业和旅行社等行业都具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8],但我国区域旅游的空间结构并不完善,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的“涓滴效应”不强[9],尤其在微观上体现于旅游产业内部的关联性和支撑力不强等方面[10]。
(二)旅游业集聚效应
近年来,旅游业集聚的效应研究已在国外日益受到关注,而国内专门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未展开。一般认为,旅游业集聚发展将有利于企业和区域之间的知识扩散,而政府鼓励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也在于其将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异。但旅游业集聚效应的宏观分析表明,当旅游集聚水平处于一定范围内,其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利等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集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外部性作用将变得无效率[11]。再者,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集聚对地区降低贫困率可能并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12],甚至在地区发展中将起着离心力的作用,反映并增强了地区间的核心-边缘关系[13]。
微观上,产业集聚将基于差异化和专业化,并通过吸引其它行业而产生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来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从而有益于增强竞争优势。对旅游业空间效应特别是住宿业集聚作用的大量研究表明,旅游企业集聚将使区位邻近企业共享可获得的基础设施,并通过邻近企业的外部性或溢出效应而促进旅游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14]。但旅游企业的空间集聚也并不总是具有正的外部性。如Chung and Kalnins(2001)的研究表明,当竞争有助于租金降低时,竞争压力将有益于集聚提升生产效率和增加需求,且连锁酒店和大型酒店集聚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而相似企业的集聚并未受益于需求增加,相反却具有负的外部性[15]。
(三)旅游业集聚机理
在区域旅游业集聚的宏观解释上,国内外大量研究主要应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竞争优势的四个要素及政府在创新发展环境中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区域旅游业集聚的因素作用[10,16-18]。如 Enright and Newton(2004)实证分析了旅游吸引因子(如安全、饮食、重要吸引物、文化差异和特殊事件等)和旅游产业相关因素(如政治稳定性、交通条件、发展政策、投资激励、地理区位、市场需求和企业策略等)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作用[16]。
微观上,中小企业(SMEs)作为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网络和集聚理论对其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产业链促进创新的过程进行分析,也是研究旅游业集聚机理的重要视角。如Novelli等(2006)以英国“健康生活方式旅游集聚”(Healthy Lifestyle Tourism Cluster)的经验为例,分析了旅游业中网络与集聚发展的含义和过程,认为集聚发展不应只被看着是商业性质上的简单、自发性过程,而应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的复杂过程[19]。
一般意义上,一门学科的发展成熟将离不开其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旅游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也对于推动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化、促进旅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其理论研究范式的形成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从旅游业集聚的实证研究来看,由于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也正准备从注重案例研究的归纳分析转向注重理论范式构建的探讨。相应地,分析手段则由定性分析或定量描述为主转向注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较早旅游业集聚研究的国外文献主要通过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对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或检验,所运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也多是源于或借鉴其它学科的,如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故而理论分析和研究方法也较缺乏旅游学科的独特视角。但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近来旅游业集聚的研究方法也逐渐由简单转向复杂,多学科的融合及分析技术不断深化成为其重要趋势,基于旅游业集聚本质的实证研究更多体现了对理论范式构建的探讨。
(一)理论范式构建有待加强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集聚研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基础与思路,将集聚发展的宏观现象与微观过程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内进行了解释。但在旅游业集聚的研究中仍需对其作进一步发展,以便适合解释旅游业集聚所具有的学科特征和独特规律。目前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或检验性分析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宏观与微观上的研究方法似处在两条平行线上,而一直未形成交点,难以达到有效的结合。从而,加强理论范式的构建也提出了建立和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体系的客观要求。
(二)实证研究内容有待深化
旅游业集聚过程、效应与机制的实证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如对旅游业集聚过程的研究,有待从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动态视角对其演变的内在规律进行揭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是理解旅游业集聚效应的本质内容,对其空间效应的发生、差异和变化等展开深入研究,将是对已有研究内容的重要补充;将旅游业集聚的经济地理过程视为一种自我强化的内生演变过程,建立宏观与微观机理之间的联系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集聚机理的研究。
[1]相阵迎,徐红罡.国内旅游产业集聚研究的争议评述[J].旅游科学,2007,(6).
[2]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Port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6).
[4]Ioannides D.Commentary: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tourist industry:Ten years of progress in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future[J].Tourism Geographies,2006,(1).
[5]薛领,翁瑾.我国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机理与动态模拟研究[J].旅游学刊,2010,(8).
[6]Weaver D,Elliott K.Spatial patterns and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Namibian tourism[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1996,(2).
[7]史春云,张捷,尤海梅,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
[8]郭为,何媛媛.旅游产业的区域集聚、收敛与就业差异:基于分省面板的说明[J].旅游学刊,2008,(3).
[9]刘法建,张捷,陈冬冬.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J].地理学报,2010,(8).
[10]Jackson J.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ctivating business clusters in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2006,(4).
[11]Urtasun A,Gutiérrez I.Tourism agglome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ocial welfare: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Spanish case[J].Tourism Management,2006,(5).
[12]Deller S.Rural poverty,tourism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1).
[13]Weaver D B.Peripheries of the periphery:Tourism in Tobago and Barbud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
[14]Malakauskaite A,Navickas V.The role of clusters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ourism sector competitiveness:Conceptual novelties[J].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0,(15).
[15]Chung W,Kalnins A.Agglomeration effects and performance:A test of the Texas lodging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
[16] Enright M J,Newton J.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A quantitative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04,(6).
[17]邓冰,俞曦,吴必虎.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18]Jackson J,Murphy P.Clusters in regional tourism:An Australian cas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4).
[19]Novelli M,Schmitz B and Spencer T.Networks,clusters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A UK experience[J].Tourism Management,2006,(6).
(作者本人校对)
K902
A
1008-4681(2011)06-0046-03
2011-09-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1123;长沙大学人才引进项目,编号∶SF0910。
陈刚强(1979-),男,湖南邵阳人,长沙大学旅游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及经济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