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前后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点

2011-08-15 00:43赵东苹
关键词:苏联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赵东苹

(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山东烟台 264005)

1956年前后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点

赵东苹

(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山东烟台 264005)

1956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一是自主探索,力图摆脱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找出适合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二是广泛参与,既有中央领导人,也有地方各级领导人,还有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党员齐心合力;三是探索内容宽广,涉及政治、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四是勇于创新,敢于在共产国际阵营中率先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表现出极大的理论创新勇气。

1956年前后;摆脱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1956年前后,在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发展道路作出了新的探索,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初始阶段,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大胆探索中国特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体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

一 主题明确:摆脱苏联模式,找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1956年前后一年多的时间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明确的主题,那就是:摆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思考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找出适合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此次探索围绕上一主题展开,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政权抱着敌视和封锁态度,因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边倒”的学习和借鉴苏联建设经验的做法,按照苏联模式搞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建国初期照抄照搬过来的苏联模式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保障人民生活、维护政权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经济发展没有活力;轻重工业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多样性的需要;中央权力集中太多,地方和企业缺乏积极性;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现象严重。当时的党中央一致认为,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客观现实已经向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探索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要求。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意识到,过去的革命道路不能照搬苏联,和平时期的建设道路同样不能照搬苏联。毛泽东后来曾谈到:“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2]这样,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新课题面前,中国共产党在总结自己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对比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所反映出的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得失,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摆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思考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找出适合中国的建设道路。1956年前后的探索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

当然,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已经逐步认识到学习苏联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这些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在中国还没有充分地显露出来,中国共产党也不可能对苏联模式在政治上的痼疾和经济上的弊端有较深的体会。所以,1956年前后的这次探索并没有完全突破苏联模式。但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有了自己的探索意识和探索目标,为进一步摆脱苏联模式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 主体广泛:既有各级领导人,也有普通党员

就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参与主体而言,人员非常广泛。正是由于借鉴苏联的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中的权力模式,中共中央领导人以及地方各级领导人,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动员了从工业到农业等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共产党员,尤其是政治思想理论界和广大知识分子党员,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这次探索中,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1956年前后探索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以此为例,可以充分说明这次探索主体的广泛性特点。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从以上可以看出此次会议的规模很大,这一方面说明建设时期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同时也说明中共对这次大会极为重视,尽可能地调动起更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性。

在大会上作报告、发言和提交书面发言的有:中央领导人、省市自治区领导人、地委领导人、县委领导人、中央部门负责人、省市自治区部门负责人,还有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中共党员,有工业战线的、文化教育战线的等。他们的发言和讲话都是自己撰写的,因为规定不能由秘书代写。由此可以看出,参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人员是非常广泛的,他们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当然,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处在全党的最高层,是领导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最高指挥,有着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了解全国的情况,能够把握大局,在许多问题上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因此,贡献最大的还是中共中央领导人,尤其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一方面,他们多数都参与了当时的调查研究活动,为在探索中形成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作了实践铺垫。另一方面,他们多数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并作出了理论贡献。

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党的大事,全党的任务。创新理论的形成,也不是几个人的才华,而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调动起每一位共产党员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怀着崇高的使命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让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认真思考中国的发展和走向,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形成创新的理论。

综合来看,这次探索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人员参与,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第二,中共中央领导人在探索中起了模范带头作用。第三,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全党已经形成了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斗志。第四,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和人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在面临全新的历史任务而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殚精竭虑的探索,并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生产组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三 内容宽广: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党建等诸多领域

尽管1956年前后才刚刚开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但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内容却相当宽泛,几乎涉及到问题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党建等多诸领域,可以说,这是一次全方位的探索。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对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自身建设作出了探索。作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顺利进行。因此,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要弄清楚如何把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搞好。1956年前后,在面临着领导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历史任务下,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一次集中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观点:如贯彻群众路线、加强民主集中制、保障党员权利、反对部分党员中存在的“特权”思想等。这些理论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为更好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建设共和国进行了探索。从总体上看,要想把国家建设好,关键是要处理好存在的各种矛盾,充分调动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积极因素。从具体方式上看:中国共产党提出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发展方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等理论发展共和国的经济;提出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提出“向科学进军”,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理论发展共和国的文化。提出以上理论,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建设国家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

综上所述,这次探索触及的领域是很多的。不仅如此,1956年前后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有了相当的深度:如在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提出要允许一定范围的非公有制和自由市场存在,这已经初步触及到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繁荣的根本性问题。

可以看出,尽管当时还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经验,但是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从多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并且形成了一些很有深度的理论观点。这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新生的执政党在重大的社会改造和建设方面的谨慎以及思考问题的周全。

四 创新性强:在众多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概括

就马克思主义而言,理论创新是它的本质,是它生命力的源泉。在人类思想文明史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有着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坚持理论创新,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但是,要实现理论创新,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在1956年前后,社会主义建设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一种模式(即苏联模式)、一种道路(即苏联的建设道路)、一种经验(即苏联的经验)占统治地位。中国共产党人的这次探索,不可避免地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那就是要摆脱“一边倒”的传统思维和做法,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也就是说,要打破社会主义建设只有苏联一种模式、一种道路和一种经验的陈旧观念,要有勇气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为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开启之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国情,以苏联经验为借鉴,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勇于摆脱教条主义,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不少新的理论概括,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多方面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的一个时期。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要重工业,又要人民”[3]的思想,提出了在坚持公有制、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为主体的前提下搞一些私有经济、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的观点等。以上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苏联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当然,解放思想,进行理论创新,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完全否定苏联的经验,而是仍然要学习苏联经验中好的东西,还要把这些好的经验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总起来看,这些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实践新变化的及时总结,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能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有着较高的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和水平。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也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这次探索在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占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

[1]毛泽东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1.

[3]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37.

D232;K27

A

1004-342(2011)01-14-03

2009-11-23

赵东苹(1978-),女,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猜你喜欢
苏联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