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事”的昨天和今天——浅谈中国古代礼仪的作用和意义

2011-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1年36期
关键词:礼仪仪式婚姻

张 眉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礼仪之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但它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

人的一生要经过种种礼俗,其中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构成了人生礼俗的全部内容。在中国,婚礼被称为“红事”,葬礼被称为“白事”,一喜一悲,但同样是大操大持,明明是两相对立,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在民间,丧葬与婚姻一样被称为喜事,叫“白喜事”。故,以葬礼和婚礼入手,来探讨一下古代礼仪的作用和意义。

红事——昏礼

昏礼是非常重要的古代礼仪,中国人重视血缘、家庭,而其正是由婚姻形成。昏礼不仅跻身于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中,成为中国传统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传统的社会观念还将昏礼视为所有礼仪的根本。这是因为,昏礼的举行标志着社会认可的一对男女将行使婚媾的权利,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共同担负起繁衍后代、发展家庭的义务,履行正式社会成员的责任。

《礼记》“夫昏礼,万物之始也”;“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列女传》“夫妇之道,固人伦之始,王教之端。”从中可见一斑。

正因为婚姻和家庭被认为是所有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起点,是全部伦理规范和礼仪制度的基础,所以,中国古代婚姻礼仪非常的繁复,隆重。传统婚姻有所谓“六礼”,一曰纳采,男方派媒人向女方提亲。然后,男方派人正式向女方求亲;二曰问名,问女方之姓名、生辰,回去占卜;三曰纳吉,男方卜得吉兆,告知女方;四曰纳征,男方给女方送聘礼。五曰请期,男方选定结婚的日期,告知女方;六曰亲迎,新郎亲自去迎娶新娘。

如此繁杂的过程,其目的大致是为了表达对婚姻的“敬慎重正”。但是,我们能看到,婚礼的全过程,“六礼”的前五礼都是“父母之命”,直到诸事已定,最后到“亲迎”才轮到新人出场。自始至终遵循“礼”的规范,虽体现了对婚姻的重视,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男女之间的个人情愫。

在此影响下,长期以来,无论是婚姻的缔结还是解除,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家族意志,考虑的往往是社会地位,政治影响,经济利益,传宗接代等,较少考虑到婚姻当事人的意愿。就算到了今天,“门当户对、父母之命”也是很普遍的想法,父母不同意儿女自主选择的结婚对象而横加阻挠,导致一些婚姻的失败,当然,我们不能忽略父母的经验,毕竟他们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是,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孩子独立的人格和感情。

从这些礼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家长决定,媒人沟通,以财相聘的聘娶婚制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首先,以财务作为凭信,是为了增加婚姻的可信度和约束力,毕竟如果仅仅以“传言、换帖”的方式约定婚姻,缺乏可靠性。到了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结婚条件是至少有房,这也算是一种凭证。而且,女子出嫁从夫,也意味着一个劳动力的转移,聘礼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经济补偿。

其次,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聘礼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经济负担,一般不会轻易休妻再娶,有利于婚姻的稳定。反观今天,排除铺张的婚礼和婚后财产分配等问题,结婚和离婚的成本大大降低,故离婚率也与日俱增,婚姻的严肃性降低。而这笔不小的支出,往往由父母承担,这也为“父母之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六礼”自从在周朝形成之后,传统的婚姻关系和仪式较为完整的承袭着,在现在的婚姻礼俗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虽然程序较之前有所简化,但基本仍不出“六礼”的范围。有的保持古俗的本色,有的改换情节内容,构成新的形式,比如把花轿改为轿车,把新娘红袍、红袄裤改为西式婚纱,用彩色纸屑取代五谷粮豆抛向新人,使整个婚姻文化呈现出新旧并存、中西杂糅、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在传统社会中,昏礼是缔结婚姻关系,组成一个新家庭的重要环节,更是传统社会中民众生活最为重要的信仰仪式,它凝聚着深远的文化价值理念,也是民众生活意义的体现。传统昏礼可以形成并且在社会剧烈变迁的今天仍继续存在,可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个体品德的重要载体,更对促进个体品德升华产生重要影响。

1.借助于昏礼进一步确立成人意识。

古代男子20岁加冠,女子15岁及笄,表示他们已经成人,但我们可以看到,加冠和及笄都意味着他们可以成婚,而借助于昏礼,个人拥有了更多的社会角色,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成人所具有的各种权利,同时也要承担起成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进一步确立成人意识,可见昏礼的成人教育职责。

2.借助于仪式来实现参与者角色的再次转换。

对于昏礼的主要表演者——新郎和新娘而言,婚姻礼仪的诸种程序实际上是其亲身参与表演的过渡仪式,这些过渡仪式使得他们能顺利实现角色的再次转换,跨越昏礼这个过渡性阶段,新郎和新娘的行为、观念恢复到稳定状态,从而接受了新的角色规范。

3.借助于仪式来确认婚姻的稳固性与合法性。

昏礼是社会设置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昏礼仪式,新人获得社会权威和公众认可,并建立社会的细胞——家庭。通过复杂隆重的婚姻仪式,男女双方向社会宣布婚姻的缔结,把婚姻置于社会承认和监督之下,使婚姻得到社会的保护,从而确认婚姻的稳固性和合法性。

4.借助于仪式来组建新的社会关系。

传统昏礼仪式不仅仅只是一项典礼,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蕴涵着丰富民间文化的仪式展演,是对民间信仰、价值观、生活伦理的展示与教化,其中凝聚着深远的文化价值理念。这种文化价值理念有助于组建新的社会关系,使仪式的参与者在新的社会关系中进一步培育个体品德。

总言之,人伦始于夫妇,有夫妇然后才有其它各种伦理关系与等级差异,“齐家”在封建时代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凡是经历了礼仪程序的婚姻,便被公认为合法的婚姻。正是借助这种婚俗,人类确立了稳定的婚姻关系,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家庭。

白事——葬礼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转变,葬礼仪式已经逐渐西化简化,只有一些农村地区还比较完好地继承了古代的丧葬礼仪。

简述一下丧葬礼仪的过程:先是初丧礼仪。一般有复(招魂);讣告;沐浴;饭含几个程序。其次是治丧礼仪。有设铭旌、魂帛;吊丧、賵赙(賵:送给丧家送葬之物;赙:以财务助人办丧事);入殓;成服;朝夕哭祭。再次是出丧礼仪。卜兆宅葬日;启殡、朝祖;陈明器;送丧;反哭。最后是终丧礼仪。如此繁复的丧葬仪式,仅仅是为死去的人所作,其意义何在呢?

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整个丧葬礼仪,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是以血缘为轴心的宗族成员之间的交流,也是一定区域和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其中体现出浓厚的孝道观念、亲情意识、等级观念与和谐观念。这些观念与意识,不仅表现在生者和逝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而这就揭示了中国人生死观的深层文化内涵,这也就是为什么丧葬仪式能够一直存在于今天,并影响人们生活。

1.葬礼可以满足社会心理的需求。丧葬仪式是人类自我意识达到高度清晰的产物,因而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

2.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如若把尸体随意丢弃,任其腐烂,不仅会破坏环境,而且极易引发传染病,所以丧葬仪式从一开始就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以有利于生者生存的目的。

3.是社会联系的需要。丧葬礼仪及其一系列仪式性活动中深深地包含着一种社会联系,既有同代人之间的的人际联系,也有上下代之间的人际联系。

HIV/AIDS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HIV抗体检测、HIV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耐药检测等。HIV-1/2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HIV核酸检测(定性和定量)也用于HIV感染诊断;HIV核酸定量(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判断疾病进展、临床用药、疗效和预后的两项重要指标;HIV耐药检测可为HAART方案的选择和更换提供指导。

4.是社会教化的需要。丧葬礼仪仪式中包含着对人的教化。

“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中国人的孝,是从侍奉父母一直到父母死去以后要一以贯之的,而对“死人”的孝,本质上表现为重视丧葬。中国人将治丧提高到“孝道”的高度,形成了以“孝道”为核心的丧葬文化。

丧葬礼仪对所有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站在生的反面立场,来强调生的意义,对生者来进行历史教育和生存教育,从而波及民族性格的形成。人最先开始意识到死才开始认真思考该如何生存。在经历突如其来的丧事时,无论谁都会感到悲伤,作为人来说,这是极自然的感情。吊唁死者的仪式,是给活着的人们提供释放他们悲痛的场合,同时也是在社会上正式公开死者的死亡。因此,活着的人为死者建构了另一个世界,一个由生者设计、体味,由死者无言感受的世界,其目的大致应该为以下几点:

首先,丧葬的隆重、热闹,根本上改变哀伤的现象,使生者看到自己今后面对的生活虽艰难,但归宿将风光而绝不寂寞。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人死后很多是非都不会再加以评述。

其次,丧礼在某种程度上看,可以说是表演给活人看的抚慰性仪式,一方面是为了表示自己与死者之间深厚的感情,并使这种悲伤之情得以抒发,另一方面,也是把死者的死公诸于众,有很强的社会性意义。甚至在有些地区,还有“闹丧”的传统,这真的像是“娱尸而娱人”了。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丧葬礼仪制度中体现出来的等级观念。在丧葬过程中,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仪式繁简的差别。而且,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丧服分五个等级,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从表面上看,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墓葬制度和随葬品也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以及随葬品的丰俭也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

礼之作用和意义

由上观之,具体来说,古代礼仪的作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古代礼仪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要求确立一种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社会秩序。而昏礼和葬礼的制定和实施,其实很好地维护了作为社会最基本单位的家庭的内部秩序,夫妻关系、父(母)子关系等等都有了很好的界定。与这种界定相对应,是具体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妇和谐等,进而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大众的普遍心理,即使在今天,这些礼仪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古代礼仪也是为了实施教化。通过对人们的品德施行教育,从而达到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调整。孔子教导人们把“仁”和“礼”结合起来,主张“仁者爱人”,通过较为强制性的礼的规范,使“仁”强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其中葬礼的制定,对于孝道的巩固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再次,是人伦关系的维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家庭观念,十分看重血缘。儒家强调“孝悌”,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有这样的道德修养的人,才能以礼规范自己。而家庭往往是以夫妻,父(母)子组成,那么,在此昏礼和葬礼的作用就可见一斑。

最后,正统的礼制按封建秩序的建构与强化而不断系统化、制度化。非正统的礼俗则按人民生活习惯的变革不断扩大化和世俗化,它是正统礼制的衍化,是以人民大众生活方式为基础的。昏礼和葬礼虽然有所简化,但是主体的仪式仍然延续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故,中国古代礼仪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第一,在礼的思想指导下,人们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渐由自然走向社会,在此基础上,渐渐形成国家管理制度、生活礼仪规范等,中国在这一点上比同时期其他国家较为先进,显示出泱泱大国的礼仪风范,对其他国家也有很大的影响,今天的日本、韩国还能看出汉文化的痕迹,可见,古代礼仪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第二,古代礼仪的设立,确立和巩固了一整套的国家制度。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强化,虽存在弊端,但从另一方面看,它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比起同时期分裂的欧洲,中国社会虽也有分裂割据之时,但传统礼制作用下,因为社会普遍心理“大一统”的文化内核,有着分久必合的趋势。历史上多个外族入侵的朝代,最后无一例外的走向了汉化、儒化、礼化。

第三,古代礼仪的实施形成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儒家强调“孝悌”,虽然“孝悌”观念主要是统治阶级为了以“忠孝”来维护其统治,但是,这种美德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甚至进一步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现如今,虽很多对老人不孝顺的事时有发生,但是,随即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可见,总体的社会观念还是有极强的“孝悌”根植在内。

第四,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十分看重家庭和婚姻,虽然当代中国在一个开放的物质化环境中,逐渐淡化家庭和婚姻,但其本质上还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西方的离婚率很高,而且很多国家都面临人口负增长的问题。但中国人基本上不会选择轻易结婚或者离婚,这种家庭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其实一定程度上是来源于昏礼的影响,因为中国人的观念里,婚姻更多的是社会行为,而非个人行为。

当然,中国古代礼仪也存在很多消极意义,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根深蒂固地留在了中国人身上。

第一,古代礼仪的设立其实一开始是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带有虚伪性和欺骗性。这一点,如今已不太明显,但是,我们可以发觉,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一直是存在的,只是不断地更换外壳,大多数中国人对国家最高权力仍抱有敬畏。

第二,中国古代礼制是以尊卑等级观念为基础的,从根本上缺乏平等意识。在当今社会,这种观念虽然已被平等自由的先进思想所取代,但它依然残存在人们的深层意识中,仍有很多的现实表现。

第三,封建礼教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尤其是发展到后来的宋明理学,采用教化、规约等方式,要求人们在礼仪的规定下亦步亦趋,唯礼是从,往往对人们正常的感情需求漠然置之,横加干涉,这尤其体现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三纲五常”、“贞节牌坊”等都是对人性的禁镏和扼杀。

第四,中国古代礼制的完备和丰富,使古人以自己为文化的中心,形成固步自封的保守心理。同时,又认为礼制为先王所定,至善至美,不可妄加改变。如果出现对礼制的改革,就视为对祖宗的背叛,群起而攻之。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历代的改革遇到重重阻碍的原因,这才导致了曾经屹立于民族之巅的中国在后来成为无力反击的“睡狮”。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礼有其积极的精华,亦有其反动的糟粕。我们应当摒弃糟粕,借鉴吸取其精华,以创造出更新更高的中国文化。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应对包括礼在内的中国文化传统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总结和继承我们祖先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这对于我们建设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中国文化,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1]陈江.百年好合:中国古代婚姻文化.广陵书社,2004.

[2]陈文华.丧葬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3]岳淑茗.现代婚礼对传统婚礼的继承与变革.2009.

[4]高飞卫,李亚梅.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延安大学学报,2001,(04).

[5]韩凤鸣.“礼”的产生和文明的起源.河海大学学报,2005,(03).

[6]何继龄.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2010.

猜你喜欢
礼仪仪式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开营仪式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