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姝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5)
浅议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
姬姝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5)
英语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高职教学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培养学生的质量。因此,高职的英语教学必须与高职专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而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特色,服务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建设具有基础性和职业特色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本文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求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的的高职教育,不仅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及职业培训的重要平台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以及在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支持下,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英语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和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高职院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高职学校培养新的现代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对高职的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与职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出发点,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英语教学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建设具有基础性和职业特色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为此,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改革高职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无论是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还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生源多元化,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而各地的经济、文化及教育的发展水平等都相差较大,从而导致生源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整体英语基础较差等。尽管这些学生在各个教育阶段都接受过相应的英语教育,并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然而,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且相差较大,甚至有些学生是从技校、中专和职业高中等升入进高职的,因此,造成学生无从下手而从心理上畏惧学习英语,因而缺乏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最终导致英语学习流于形式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上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的的。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应与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听、说、读、写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最终目的,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英语教学最终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然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和“独角戏”等教学方法,课堂上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词汇、句型及搭配等各种语法知识,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缺乏针对性,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潜能发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英语教材选用不合理,教学设施配套跟不上
由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具有自身的职业特色,因此需要相关的英语教材与之配套。然而,近年来所出版的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尚未有完整且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特色的英语教材,体现职业型和技术型的英语教材极少,大多数教材内容偏陈旧、太浅或太难,缺乏实用性等,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甚至一些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而对本科和专科的英语教材进行修改后当高职英语教材出版,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由浅入深。除此之外,由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或技校等中等学校升格的,而升格后领导重视不够以及资金投入不足,最终造成英语教学设备落后,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要求,进而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结构不合理,师资有待提高
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致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从而使“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知识的地位。甚至有些教师畏惧新的教学模式会对原来的教学方式产生冲击而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新的教学模式下师资队伍的年龄及职称结构等不合理。老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一些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改革重视不够,没有对任课教师进行系统扎实的相关技术培训,导致教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理念及有关文件精神的领会产生偏差甚至误解,最终造成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教学技能都难以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严重影响和阻碍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而年轻的教师却往往在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研究能力等方面还比较缺乏,其英语教师水平、教学方法理论的系统性、深度及广度等都还有待继续提高和完善。
(五)教学管理不到位,评价不合理
尽管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但没有很好的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学管理不到位。甚至一些高职院校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而生搬硬套其他学院的改革成果。这样造成虽然建设了实践教学场地,增设学习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然而,由于缺乏对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以及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分析、引导和管理而放任自流。最终不仅极大的浪费了学院的教学资源,而且改革成效也不明显,甚至还对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一定的干扰。除此之外,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总体上依然属于应试教育。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以学生的英语考试通过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但不利英语教学的改革,同时还极大的削弱了教师的积极性。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高职英语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因此,要求高职院校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研究和改革当前的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始终把提高学生在实际中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科学处理好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素质提高三者之间的关系。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实用的英语技能,以便能够在相关专业中承担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合理的英语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之一。因此,高职的英语课程体系应根据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需要而不是按照学科体系来设置。在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中,应以经济发展对职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目的,以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和过硬的英语运用技能。
(二)改革英语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现代应用型的高技术人才,既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又是高职院校的生命之所在。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学要服务于专业课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及学习的自主性,对重难点的知识内容,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以提高其在实践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复杂,入学时整体英语水平较差且参差不齐,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进行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的进步和发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选用教材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强动力。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积极为学生提自主学习的良好的语言环境。
另外,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为目的,因此,高职的英语教材应要围绕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特点,以及学校的专业特色来编写或选用教材,以服务职业需要为目的,突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来确定教材的难度,既要满足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的需求,也要使基础较好的学生有所提高,教材内容应以实用为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读写能力。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自主学习管理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往往取决于是否有一支能够高素质且能适应教学改革模式的师资队伍。要求师资队伍不仅成员稳定,职称及年龄结构分布合理,同时在教学工作中善于总结思考、勇于探索、肯于奉献、注重实效以及具有过硬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由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理解并掌握新模式下教学改革的意义以及教学组织的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不断加强,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教学资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并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及时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五)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考试对教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由于高职英语教学与高职专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而具有自身的特色。因此,为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应从高职院校的专业实际出发,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考试内容不仅要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同时还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在注重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优点,多肯定少否定,积极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勇于开拓创新,全面提高高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1]代堂荣.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5):100-102.
[2]刘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
[3]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康红.阻碍英语自主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7):37 -39.
2010-11-11
姬姝(1976-),女,河南郑州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