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一届全国美展看中国油画的现实主义情结

2011-08-15 00:48益,荣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油画艺术

郭 益,荣 韬

(1.安徽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237000)

从十一届全国美展看中国油画的现实主义情结

郭 益1,荣 韬2

(1.安徽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237000)

现实主义作为中国油画百年来发展的主线,在彰显时代精神的同时,体现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取向,在我们提倡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今天,现实主义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力图站在人性的高度,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在中国百花齐放的艺坛上健康发展。

现实主义;中国油画;主流

油画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画种,虽然油画传入中国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但真正发展并被接受,还不到一百年,从油画作为西方的画种被引进过来到第一次油画展的召开,从罗中立的《父亲》到中国现代各种油画形式的出现,经过百余年的借鉴、融合、创新的中国油画,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着。

一、现实主义是中国油画的历史文化选择

(一)从全国美展看中国油画写实主义状况

从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由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展”来看,五年一度的全国美展,可以说代表了全国油画创作的最高水平,它既是对近几年油画发展的一种总结,同时也是中国油画发展至今的一个检阅与思考。从1949年中国举行第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就作为一种绘画样式出现在展览上,到现在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展览,中国油画经历了不断的探索与洗礼,以写实风格为主的现实主义手法仍占主流。现实主义艺术在整个文化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如本届画展中的油画作品《小夫妻》,就截取了普通人的一个日常生活来描绘,以一个普通人的视点来关注社会生活。同时也还有反映各族人民的精神面貌的,如《村庄》等,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成为展览创作的主体,参展作品在关注现实的同时并赋予了时代的精神与时代感。

画家们在深入生活基础上反映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在历届的全国美展中逐渐增多,在形式和内容上也都有所创新。如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早点》。作品描绘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景象,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在技术可复制时代,在图像充斥的当下,中国油画这个外来的一个艺术种类,面临着既要融入世界艺术,又要走民族化道路的难题。中国文化可以海纳百川,包容任何外来文化,但我们要把它吸收转化成我们自己的语言。要“趋同”但不能“同”,因为“同”便意味着死亡。中国油画在求“新”求“异”的文化心态下不断地“变化”。许多优秀的油画家的确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钟涵先生说“新东西确实异彩纷呈,却没有成为不易的主宰地位;传统写实在这里继续成长发育着。”[1]纵观中国油画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不同风格异彩纷呈,但现实主义始终是主流。

(二)写实主义创作变革的历程

20世纪初期在中国油画的早期发展中,随着出国求学归来的油画家们所接受和学习的多种不同的样式,以及五四时期中国文化对于科学和民主意识的呼唤,中国油画有过多种样式并存的时期。但是,“30年代以后,以写实风格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油画逐渐蔚成气象,特别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油画家在大尺幅的作品中表达了一种思考现实关注人生的精神内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共鸣,为现实主义油画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做出了贡献。”[2]现实主义成为典型的艺术形式激励着大众。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现实主义画家强调艺术为社会服务,创作了大量现实性的作品。董希文《开国大典》的问世,是五十年代油画界的大事,还有一些历史画的创作,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气氛。随后,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政治干扰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使油画创作呈现“被政治化了的现实主义”单一化倾向。

1980年的现实主义油画作品《父亲》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品表现了文革后人们渴望人性回归的时代心理,在当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而“伤痕美术”从根本上说是现实主义精神的回顾。随后陈丹青的油画作品“西藏组画”的出现,是对当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的一个挑战,被公认为“文革”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艺术空前活跃。新时期以来,中国油画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思考,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油画艺术所表达的精神内涵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它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及现实意义。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不同时代也同样有不同的作品出现,艺术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的差异性,离开了现实,艺术则成为不可理解的东西。从近几年体现现实生活作品越来越多的现象来看,也正是反映了画家们对这个社会,对现实生活的多面的一种思考和关注。而这与之初的思想被禁锢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假大空”相比,更反映了一种时代的进步。

二、现实主义是中国油画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

(一)当代写实主义题材的人文精神

与往届相比,由于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的召开,又恰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所以入选本届画展的作品,在题材方面,除了与以往一样的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以不同的艺术手法真实反映出中国当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外,更有不少是表现中华民族在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到成长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社会事件。例如《遵义会议》、《浴血刘老庄》等。多元化的题材也丰富并拓宽了本届作品的话语空间,人文精神的高扬及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也成为本届油画展的重要特征。

同时在这次画展上我们也看到了在中国的几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面前,我们的画家们用作品使人们记住了那些感动我们的人和事,如《来自高原的祈福——“519”国家记忆》、《壹玖肆玖》、《静静的故园》等,这些用现实主义油画语言所表达的作品,带给人们的震撼是其他传播媒介所不能达到的。在这次画展中我们也看到许多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画面如:《城市上空》、《食疗》、《煤工》等,表达了在物质财富浮华的背后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警醒,在反映现实的同时给人以思考,显示了现实主义更注重对人文精神内涵的反映。

(二)写实主义油画的审美观的时代意义

除了非常明确的绘画标准,写实画派还有一个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关注时代特征,如时代精神、时代情感与时代审美。艺术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类的充沛情感,人类认为美好纯洁高尚的情思,需要寄托传载、需要回味追念、需要交流共鸣,精神的能量需要释放升华。人们对美的追求,审美意愿的实现期望,往往是艺术创造的心灵动力;同时,艺术作品也是物化对象化的结果,并形成了对象客观的美。在当今社会,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高度发达,各种审美观念得以展示在众人面前,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以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为表征的新意识形态的弥散,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发展。数字技术所导致的由话语文化形式向形象文化形式的转变,在摧毁传统文化等级秩序的同时,也消解着艺术传统对意义的深度追求。”[3]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很多审美观的层次是受到主体自身限制的,甚至是片面甚至带有不良倾向的。例如一部分行为艺术家的过激举动,以单纯追求感官刺激来哗众取宠。这使得群体审美也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审美低俗化的倾向。

转型期的中国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低俗化审美问题,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学界的口诛笔伐上,而开始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的构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当文化(包括文学艺术)作为一种产业纳入市场体系之后,即“精神产品”一旦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就要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行。而它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如何获得最大利益,就是必须赚钱,否则便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而我国由于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原始积累阶段),多数从业者仍是在为生存而拼杀,顾及公益事业的人较少。“结果大众文化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的是娱乐和闲暇的消遣,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被动存在者难以承受的责任,从单调乏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它导向的是感官的满足,而不是精神的超越”[4]。传统写实油画对于美感表达的正统性,使其具有传播正统审美观的功能,在当今这个时代,是极为珍贵的。

然而,艺术性是否就等于审美情趣呢?那还不是。艺术品的艺术性,实际上是审美性和技巧性的综合。也就是说,审美性加技巧性,构成了艺术性。一朵自然状态的鲜花,具有审美价值,但未注入人的主体的精神,没有运用相应的技巧,故谈不上艺术性。这种技巧性与单纯的无审美性的技术与仿造,是有本质区别的。从这次画展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反映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画面在技法和表现形式上却有所差别,并不是所有都是超写实的画面。我们可以从作品《乡村选举》中看到画家用笔的淋漓尽致,还有作品《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用笔的大气以及作品《长白老林》所呈现的安静祥和,如同是反映中国汶川地震事件的题材:《来自高原的祈福——“519”国家记忆》和《静静的故园》,两个画面的表现技法却不大一样,在同样是安静的画面里前者用淋漓的笔触表现了粗旷的高原人民的哀思与祈福,而后者用直观的物件,细腻而写实的技法,表现对逝去的痛与思念。说明我们的艺术家在研究艺术,从事绘画活动中,是用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体验,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这使得我们今天的艺术更加的贴近生活。

在我们提倡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今天,现实主义不是作为一个艺术流派,也并不在于画面的像与不像,更多的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力图站在人性的角度,而不是简单的表现一个场景或事件,特别是在精神上追求“现实性”的艺术创作原则。感人至深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和时代的精神,同时也要为时代所服务。“艺术绝不在于满足人们一时的或局部的感性要求而在于给人类带来一种普遍的、深刻的、永恒的精神上的审美享受,在于能够加深人们对人生命运以及宇宙万物的认识和理解。”[5]在彰显时代精神的同时,体现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取向,与中国绘画中提到的“真、善、美”是一致的,因为艺术要感人,不真实怎么感人?从这些参展的油画中我们看到了画家们用一双双犀利的眼睛观察到了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展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人间万象。

三、结语

现实主义传统是中国油画形成以来一直遵循的主要脉络,毫不例外也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中国油画现实主义道路在经历了借鉴、批判、歌颂到“文革”的扭曲,再到伤感、反思再到现在的人性的关注,中国当下的现实主义油画需要在社会的发展与时间的积淀下,倾注更多的时代精神与时代感,加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同时也需要现实主义作品本身体现个人的风格和差异性的存在,来拓展现实主义油画的创作空间,使得现实主义赋予新的意义与精神,有力地表达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有的精神与品质。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艺术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中国油画一路走来,希望现实主义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在中国百花齐放的艺坛上成为一个永不凋谢的花朵!

[1]钟涵.写实油画问题刍议[J].美术研究,2006,(4):4-16.

[2]靳尚谊.现实主义与中国油画主流[J].美术,1995,(4):12-14.

[3]傅守祥.数字艺术:技术与人文的博弈[J].社会科学战线,2008,(3):156-161.

[4]李莉.对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反思[J].美与时代,2006,(5):4-9.

[5]曹桂生.艺术的真善美丑辨[J].美术,2004,(3):44-46.

Discussion about Chinese Oil Painting Realism Complex of the Eleventh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GUO Yi1,RONG Tao2
(1.CollegeofArts,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2.CollegeofArts,WestAnhui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Realism as China oil painting yea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stream,commend display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embodying beauty while the unity of aesthetic orientation,we advocate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eople-oriented today,realism in inheri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spirit,pay attention to the social,pay attention to people's livelihood,and tries to stand in the aspect of human nature,by its unique artistic charm and vitality,in the Chinese flowering of become a never fade made by the flowers.

Realism;China oil painting;trend

J205

A

1009-9735(2011)01-0154-03

2010-10-27

郭益(1985-),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油画艺术;荣韬(1985-),男,安徽六安人,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动画设计。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油画艺术
一张油画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油画《塬下》
油画
纸的艺术
《岁月长又长》(油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