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湖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15)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主题诗歌的功能语法分析*
赵海湖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15)
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观为理论框架,从Martin的语篇体裁理论出发,分析狄金森的自然主题诗歌。通过采用系统功能学中的及物性理论,对狄金森自然主题的诗歌“I started Early-Took my Dog”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能够更好理解这首诗歌。
狄金森;自然主题诗歌;及物性系统;体裁结构
Martin认为,语篇体裁是一项有阶段、有目标方向、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从文化语境角度看,每个语篇都可看作是属于特定的语篇体裁。从功能语言学看,任何选择都是有意义的。从语篇分析方面看,“形式是意义的体现”。
本文将以及物性系统为基础,对狄金森的自然主题诗歌“Istarted Early–Tookmy Dog”进行分析,研究诗歌的语言形式是如何体现诗歌的意义的。
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对现实经历和内心世界的事物和状态的描述;人际功能是说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从而建立人际关系;语篇功能指人们使用语言时的组织功能,使一条信息符合另一条信息,而且还显示信息的传递与发话者所处的交际语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涉及概念功能里的及物性系统。“及物性”是经验功能里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把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想等等的活动区分为六类不同的过程,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这六种过程是: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Halliday 1994)。
叙事性诗歌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诗歌520––“我一早出发–带着我的狗–”是一首典型的叙事性诗歌,它向读者讲述“我”一早去到海边发生的事情。作为叙事文本,该诗歌的体裁结构与Labov(1972)提出的叙事文本体裁结构是一致的,即(点题∧)(指向∧)进展∧结局∧评议(∧回应),而“评议”部分是可以贯穿整个文本,出现在文本的任何地方的。
经过分析发现,该诗歌只有两种经验过程: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其中物质过程73.3%。对于叙事性文本,物质过程这个比例是与该文本的社会目的一致的,因为叙事性文本是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会有一系列的动作。
在叙事性文本中,“指向”部分的作用是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和当时的情景等。从及物性角度看,本诗歌中的“指向”部分的三个小句都是物质过程:“开始”、“带着”和“拜访”,它们告诉读者“我”有什么行为。从这三个小句可看出,三个过程的动作者都是“我”,突出是“我”去观赏大海。表示地点的环境成分“一大早”,表明我对大海的期待。我还带上该小句中的目标“狗”,这次出行“我”是多高兴,把我的小狗也带上。
“进展”部分是叙事文本的核心,它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该部分的7个小句中,表示物质过程的有4个,其它都是心理过程。物质过程对于“进展”部分非常重要,因为这部分会有很多行为,因此物质过程频率也会较大。
这部分用了动作者“他”,但根据语境,“他”指拟人化了的“海潮”。因此,有这么多非人“参与者”的情况下,心理过程成了把非人类“参与者”拟人化的手段,用来表示当“我”走近大海时,它是如何对待我的。在该诗歌“进展”的前半部分,每个过程后都有一个“目标”或者“现象”,而且无论“目标”或“现象”都是“我”。从这可看出,所有的这一切行为都是针对“我”而来的,我在这大海遭遇到了很多。
第四小句“the Mermaids…look atme”是一个心理过程,感知者“美人鱼”是一种神话中的水生生物,它有着女性般的头部、身躯,以及鱼的尾巴,但是它没有灵魂,像大海一样残酷。它代表着残忍、虚荣、诱惑和失望。因此,它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心理过程“看着”表明这个生物能够像人一样进行察觉和感知,这增加了这种生物的神秘性,使我更害怕。小句中的现象“我”强调是“我”被“美人鱼”观察着。从表示地点的环境成分“海底”可知,它原来并不能看见“我”,而是远离“我”的,但当“我”走近大海时,它却有意露出海面盯着“我”,这让“我”万分害怕。虽然一大早“我”是兴高采烈来观赏大海,但当“我”刚走近大海时,“我”并没有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And Frigates…upon the Sands–”小句可以看作是由两个小句构成的,两个经验过程分别是物质过程“伸展”和心理过程“认为”。在物质过程里,“Frigates(舟楫)”是动作者,它是力量的象征,目标则是“手”。在这里“手”是被拟人化了的,它把“我”紧紧抓住,想把“我”拉进大海里,消失在大海中。这可以看出,大海对“我”来说是残酷无情的。在心理过程里,感知者也是“舟楫”,现象是“我是一只老鼠”。心理过程“认为”通常是引出人的思想或想法,在这里也是被拟人化了。在“舟楫”看来,“我”竟然是一只小耗子,这让“我”非常沮丧,同时也说明了“我”在大海面前的渺小与无能为力。从地点的环境成分“在沙滩上”可知,“我”是一只可怜的小耗子,只能困守在沙滩上,无力抵抗,“我”完全被大自然所藐视。
“Butno Man…too–”小句表示物质过程,“没有人”是动作者,“移动”是过程,“我”是目标,剩下的是表示时间的环境成分。从“没有人”和该句的环境成分可看出,随着时间推移,没有人来救“我”,“我”依然像一只小耗子被困在沙滩。这反映出大海的残酷,它是如此吓人,以至没有人敢靠近这里,更不用说来救“我”。
“评议”部分是对故事发生的原因、故事的要点等方面的评论。小句“He would…Sleeve–”中,“他”是动作者,“吃完”是物质过程,目标则是“我”。该小句中的“他”并不是指人,而是拟人化了的“海潮”;物质过程“吃完”则突出海潮的强大和残酷,这与之前的“没有人移动我”形成强烈的对比,一直没有人来挽救“我”,只有凶猛的海潮朝“我”而来。该句中表示方式的环境成分“As wholly as a Dew/Upon a Dandelion’s Sleeve”也是对“我”当时情形的一种评价,在这汹涌的海潮面前,我“绝像一颗附在蒲公英袖管上的露珠”。
“结局”是故事中发生的事件的结束情况。在经过“我”对当时情形评价后,为了避开海潮,“我”不得不赶紧采取措施,解决自己的危急处境。在小句“我开始”里,“我”是动作者,“开始”是物质过程,这表明在“我”知道海潮即将到来之时,“我”立即采取措施。小句“然后他紧跟着”中,“他”是动作者,也是指拟人化了的“海潮”,“跟着”是物质过程,“然后”和“紧跟”分别是表示时间的环境成分和表示方式的环境成分,从这两成分可看出,虽然“我”在逃跑,但海潮对“我”还是穷追不舍,紧紧跟着,它是不会放过我的,这突出了海潮的无情。“我感觉到了脚踝上的银色浪花”中,“我”是感知者,“感觉”是心理过程,“脚踝上的银色浪花”是现象。无论“我”怎样努力,海潮还是赶上“我”,淹没到“我”的脚。
在淹没到“我”的脚的情况下,“我”又做出一些评论:“然后我的鞋子溢满了珍珠”。在这个小句里,“珍珠”是动作者,“溢满”是物质过程,而“我的鞋子”是目标。根据语境,动作者“珍珠”在这指“海潮”。“珍珠”的使用,可看出“我”对大海的态度有转变,它似乎不再残酷无情,而是优雅的。“我”对大海的态度复杂多变。“直到我们遇到永固城”是表示时间的环境成分,海潮一直都没停止向“我”奔来,直到“我”们到达永固城,只有永固城这么坚固的城墙才能挡住海潮,否则,无情的浪潮将会一直向“我”汹涌而来,直到把“我”吞噬。
“回应”表示故事已经结束。小句“No One He seemed to know”中,“他”是感知者,“知道”是心理过程,而“没有人”是现象,这里把现象“没有人”置于句首,有强调作用。正是因为一个人都没认识,陌生的环境让海潮感到惊恐,所以它逐渐退去,从表示伴随方式的环境成分“鞠躬,白了我一眼”可看出,“海潮”退时是恭恭敬敬的,这是永固城和陌生的环境给了这种威力,使得它不敢残忍对我;但对于“我”,它却是“白了我一眼”,两个环境成分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通过对首诗的分析发现,在狄金森看来,大自然是残酷无情的;另外,通过分析诗歌的及物性、语篇结构,可以知道一定体裁的文本与及物性之间是有一定关联的,不同的体裁,某些经验过程会被前景化;此外,每种体裁的文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语篇结构。本文只是选取了狄金森诗歌的一首,但以上分析已经可以看到功能语法给狄金森诗歌分析带来的启示。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1994.
[2]Labov W.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M].Philade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2.
[3]Martin J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Philadelphis/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2.
[4]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李国庆.文化语境与语篇[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2011-02-21
赵海湖(1985-),女,广东茂名人,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