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文电影在研究生公共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2011-08-15 00:44:50颜少兰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听力英文研究生

颜少兰

(广西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一、引言

近年来,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1992年教育部颁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大纲》按三个层次确定教学目标:“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基本的听、说能力。”《大纲》把听说位于第三,这样的标准在新的世纪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当今研究生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更为迫切,更多的学生会注重听力和口语的训练。然而,目前的研究生公共英语听说课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听力教材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枯燥,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语言情景,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等等。

那么如何弥补研究生听力教学上的不足呢?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英文电影具有传统的听力教材所没有的优点,它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自然地把语言与对话的环境,说话人的表情、姿态等多种成分结合起来,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直观效果。同时,英文电影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语言地道通俗,内容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运用在听力教学上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研究生主要特点及学习需求

研究生的年龄多在22岁以上,专业和知识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在本科学习阶段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英语水平。他们的心理素质较本科生成熟,有主见,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希望英语能成为很好的语言工具,帮助他们进行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传统应试教育使他们有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而听说能力仍很薄弱。这对他们的国际学术会议的交流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很有必要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笔者曾对所教的两个研究生班级7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回答“你认为研究生公共英语听说教学还需要播放英文电影吗?”这个问题时,所有的答卷的回答都是需要,由此可见英文电影在研究生心目中仍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

三、英文电影在听力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而不是教师的传授。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构建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何克抗,1998)。这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

“情景”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的其中两大要素。建构主义强调真实情景的必要性,认为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才能重组原有知识结构,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各种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完成意义建构。英文电影通过图象,文字,动画等直观形象的手段,构建了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创造了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能在多感官综合刺激中实现知识重构。

四、英文电影的优越性

英文电影优越性使其成为辅助英语听说教学的极佳选择。首先,它真实的情景语言有利于开展语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就英语学习者来说,最理想的语境无疑是生活在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实际的。而英文电影至少提供了半真实或者虚拟真实的语境,是有效辅助英语课堂的教学手段。其次,英文电影的运用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声像资料丰富的语境有助于听力的多方面提高。同时,心理学对人类记忆特点的研究表明:单靠视觉记忆的效率为27%;单靠听觉记忆的效率为16%;视听觉并用为66%,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为43%(戴正南,黄光正,1988:20)。英文电影对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有其他音像资源所无法比拟的效果。

英文电影往往能反映时代的思想,题材丰富,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能自然地把语言、认知和学生的情感态度联结在一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曾对研究生听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做了一次调查:对于课本听力题目,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普遍在15分钟左右,一些听力基础差的学生甚至是3到5分钟;对于英文影片则多在30分钟左右,听力基础好的学生达到一个小时以上。由此可见,英文电影能让学生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好材料。

著名语言教学专家Stempleski和 Tomalin(1990)认为,音像结合的教学手段比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能更加全面而真实地展示语言信息。同时,英文影片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刺激学习者的语言模仿的愿望,有效地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而兴趣是对学习起着催化剂作用的积极的心理因素,英文电影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故事内容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英文电影在研究生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1.英文电影有利于研究生英语教育从英语语言教学向跨文化教育的转变

在本科教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已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拥有较好的语言基础,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应该与本科生有所不同,教学目标与模式需更上一个层次,并注入新的内涵,“不仅需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素养。”(王德伦等,200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也是学习文化,它们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教学中应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则。

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忽视了跨文化的重要性,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薄弱和缺失往往造成语言交际上的误解甚至是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英语电影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的文化(龙千红,2003)。从电影中感受文化能理解得更为深刻记忆也更长久。

2.英文电影在研究生课堂运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很多英语教师喜欢在听力课堂上播放英文电影,但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没有对影片播放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交代。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引导,看电影也只能成为娱乐和消遣,也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因此英文电影的运用必须注重计划性和目的性,这样才能让英文电影发挥其优势,有效地辅助研究生英语听说课。

3.运用英文电影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由于英文电影的内容广泛语言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比如培养听说能力的教学设计:英文电影有引人如胜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有很多的感想,这就激发了他们表达思想的渴望,这时候可以进行一些口语活动,比如师生问答,小组讨论,角色表演,模仿经典对白,背诵经典台词等等,经过英文电影视听的语言输入,学生的口语表达会更加自然流畅,大大提高了语言输出的质量。

还可以进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电影语言情景教学设计。研究生较本科生更需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英文电影的播放又十分耗时,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外学习任务的设计,这样既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师推荐一些好的影片让学生课外观看,并选出两三部影片来写影评或观后感;或者每周安排一两个学习小组负责一两部影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一些成员对影片的背景和故事梗概进行介绍、一些成员就影片中反映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感想,部分或全部成员选定某个片段进行表演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也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六、教师在电影教学中的作用

在运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的作用。首先,教师对影片进行整理和分类,使之与课本内容相联系,能系统化地辅助课堂教学。其次,教师对所选的电影材料应尽量熟悉,这样才能重点突出,节省时间,更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同时教师还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对电影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使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突出教学的重点。

七 、结束语

研究生公共英语的听力教学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做出了很大贡献,而英文电影的引入更为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了真实自然的电影语言情景教学。它弥补了传统听力课本的不足,正确地运用英文电影能对听力教学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使英文电影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Stempleski,S.&B.Tomalin 1990.Video in Action:Recipes for Using Video in Language Teaching.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Limited..

[2]Tomalin,B.1990.Video in the English Class:Techniques for Successful Teaching.London: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3]戴正南,黄光远.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4]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理论的基础[J].教育技术研究.1997

[6]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6).

[7]王德伦,王慧莉,刘文宇.浅谈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4).

猜你喜欢
听力英文研究生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1—2 听力练习
英文摘要
鄱阳湖学刊(2016年6期)2017-01-16 13:05:41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财经(2016年19期)2016-08-11 08:17:03
英文摘要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