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1-08-15 00:44:50李梦玄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李梦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根据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土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教学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内容宽泛、信息量大、实践性强、难度较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与其他课程交叉大的特点。当前,该课程无论是教材选用,还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均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亟需调整和提升。

一、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统一教材,教材选择困难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材很多,而且所有的教材几乎没有统一的内容体系,这可能是因为每一本教材都是根据该学校该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编制的,每本教材各有其非常明显的侧重点,这就使得没有编制教材的学校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成虎和丁士昭编著的《工程项目管理》侧重于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理论、工作方法;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任宏编著的《工程项目管理》,侧重于项目管理实用的方法和应用技巧,案例较多。综合我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内容选择,反复斟酌选用了梁世连主编的《工程项目管理》教材,其特点是内容全面、深浅适度、利于灵活把握。同时参考其他教材及资料,编制了内容较全面的教学资料。

2.课程体系非常复杂,容易产生错乱

工程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使工程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目标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根据这个完整的定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置了明暗两条主线。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性,该课程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决策、勘察设计管理、组织协调、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三大(质量、进度、费用)控制、信息管理等几大章。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方位性,该课程在每一章节里都要站在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甚至监理单位的角度分别对相应的阶段进行相应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对于仅有建筑工程概论和工程管理原理做为课前基础的学生来说,经常的感觉就是知识点很多但是一片混乱、不知道自己目前学的内容和前一节的联系以及在整个课程体系的位置。而如果教师在学期之初就强调并在平时经常提醒这门课程的逻辑框架和内容体系,那么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3.课程内容易重复,课程之间衔接不好

根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该课程教学内容可以说非常丰富、繁杂。但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毕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时数一般也限制在50以内,不可能在如此短少的课时里把每一章都讲述全面和详细。非常明显的是,随后的几学期开设有投资项目评估、房地产金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以及建筑施工技术等一系列后续课程,这些课程将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某些章节用至少30个学时进行非常深入地讲解,由此形成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基础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体系,也才能达到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目标。在这种安排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每章都详尽讲述,而是要在没有后续课程的内容上如组织与协调、三大控制的原理和方法重点讲述。而且要和后续课程的教师沟通,避免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和衔接,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形成一个完整紧密的课程体系架构。

二、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使教学能尽量使学生获得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所有管理环节和内容的系统知识,并在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集成基本能力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训练,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有所改革。

1.课程内容看似简单,但要深入掌握却很难

原因还是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中有很多基本概念,尤其是课程中有许多很容易混淆的成对概念,需要深入理解才能区别异同。这些成对的概念遍布各章,常见的有:建设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项目管理的异同;建设项目管理和建设监理的异同;建设单位、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异同;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的区别;工程概算与工程预算的区别;工程结算与工程决算的区别。由于基本概念是原理及方法讲述的基础,所有这些概念都必须准确理解和掌握。不过,学生普遍存在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的现象,当然部分原因也在于教师没有采取更多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深入掌握这些概念。

2.课程内容中除了概念多,流程和规范的东西也多

比如策划和决策阶段按顺序分为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投资估算;勘察和设计阶段分为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相应的概预算;建设单位在项目设计管理时按照编制委托书、选定设计单位并签订合同、协调协作,监督控制(控制规模、投资、工期、质量)、取得设计报告并审计设计、报批设计文件的程序实施等等。类似的程序非常之多,但又是学生必须了解的知识,这些内容最好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实例进行讲述,避免枯燥和繁琐。

3.课程内容具有跨学科性,难以深入掌握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基本上为投资与造价、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三个方向,学生在工作前后都有参加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考试的打算。那么,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深入掌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将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教程的内容简要,重点突出。相对来说更切合施工生产实际。如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复习教程等,这些教材中有大量联系实际的例题和案例分析,对处于热衷于考证大环境下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可以极大的激起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性质决定其概念程序性知识多,定量计算知识少。而学生对概念性的东西不感兴趣,空洞无物地讲解概念只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聊,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1.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学生基本不具备工程实践背景,所以教师应该在参考大量资料及工程实践问题的基础上选编大量案例,至少保证每一章节都能有一个案例分析或应用题。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案例大多来自实际的工程项目,能够使学生通过对真实项目整体、全面的分析来获得对所涉及问题的深刻理解。它要求学生必须课前预习,收集、理解相关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去参加课堂讨论,自己去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方法,而不只是简单、机械地应用教科书理论。通过实际的工程项目实践,能够使学生对实施项目有整体、全面的分析,以此获得对所涉及问题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案例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的进行启发和引导,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大量采用案例教学,使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适应企业需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非常有效。到工程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分低能”的现状。

2.建设课程习题库,改革考试方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丰富、容量巨大。课程内容讲授后,如果没有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学生难以掌握所学内容,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在每一章之后,教师根据本章节的内容,以重点内容为主线,设计较丰富的课后练习,鼓励学生去做这些习题,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目前正在建设试题库,打算实行教考分离,以改进教学效果。

为了增大教学信息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下一步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借助于学校的网络辅助课程平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网络课程,将有关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全部上网,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同时可以使用网络辅助课程在网上批改作业等,尤其是“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库内容涵盖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可以大大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项目管理知识。

3.综合实训课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具有综合性、系统性、集成性等特点,也鉴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地位,仅仅在这门课程51学时的教学中无法全面、深入掌握该课程的所有知识。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拥有一定知识理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性,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

因此,这里有两种改进的措施,一是可以象某些院校一样把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放在大学三年级甚至四年级,等到学生已经学习完项目评估、工程概预算、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建筑施工和技术这些课程之后,把工程项目管理当成专业综合课程来学习,这时可以一个实际但不太复杂的工程项目为案例,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把该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施工图预算、工程投标、施工组织全过程地实施一遍。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将大学所学的重要课程和内容进行一个综合理解和运用,由此学生会感到知识终于形成了一个体系,内容掌握也更加透彻。当然,象我校目前这样设置课程,然后在所有课程即将完成的时候,通过一门实训课程来进行上述的练习也是完全可以的。目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已经开展了一定内容的实训课程,以后将对实训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丰富和充实。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6:54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