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昀昊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纵观乒坛百年历史,直拍快攻打法在我国经历了庄则栋时代的三连冠、江嘉良时代的双冠王、刘国梁时代的大满贯,成绩辉煌。但现在它却面临重重危机,大有路子越走越窄、越走越难、举步维艰之趋势。其实不尽然,我们只要从直拍快攻打法诸多可供挖掘的优势、改进的劣势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研究,将会发现直拍快攻打法的前景一片光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及动因。
中国乒乓球男队一队主力成员马琳、王皓。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直拍快攻打法发面的资料,阅读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力学、生物力学、乒乓球有关发面的专著。
1.2.2 、比较分析法
运用比较法对直拍近台快攻打法与其他类型打法进行比较研究;运用比较法对直拍近台快攻打法的两个代表人物马琳、王皓进行研究。
2.1.1 、发球抢攻
由于在发球上直握球拍打法优于横握球拍打法,所以随之而来的发球后的抢攻也顺理成章地优于横握球拍打法:球发的好,能抑制对方上手,利于我方抢攻;对方回球出现机会,我方乘机抢攻得分;可是对方“吃发球”,我方发球直接得分。比赛时,对方接发球的方法无外三种:其一,判断好来球接发球抢攻;其二,加转劈发球方底线两大角;其三,摆短。当直握球拍打法选手是发球方时,他会首选利用变化多端的发球抑制对方接发球抢攻,争得主动上手机会;当对方强行上手抢攻时,通常因对发来的球没有充分的把握,因此接球抢攻的真正目的是以攻为守,力争破坏对方发球抢攻节奏,达到进入相持阶段的目的。所以发球者可利用接球者上手不凶狠之机,快速移动步法,用自己的特长攻击对方的特短,力争直接得分或进入相持阶段的主动;当接球者加转劈发球者底线两大角时,可利用过硬的正、反手位的低球突击技术变被动为主动。
2.1.2 、直拍快攻的特点
直拍快攻打法的特点是站位较近、移动较小、动作较小、速度较快。因此出手隐蔽性、突然性、爆发性较其它类型打法优先。
目前而言,改进后的直拍快攻打法的反手技术有三大流派:其一,以王皓为代表的新生代“直拍横打”,反手只用“横打”的流派;其二,以刘国梁、马琳为代表的中生代“直拍横打”结合反手推、攻的流派;其三,以金泽洙为代表的传统代的推挡结合大幅度的反手近、中、远台攻的流派。第三种“流派”因其改进不大,在此不做过细分析。
第一种“流派”结合了横板和直板的优点,又有自己的特点——反手背面拉弧圈球上旋与侧旋动作不易判断,出手快、弧线平直、对手还击时感觉来球“沉”、“贼”、“不易控制”、“速度快”、“旋转变化大”,王皓因其反手从小训练时就只会用“背面”击球,不会用同一正手拍面进行反手攻、推、挡,因此其反手横打的使用率为100%。
第二种“流派”同样是吸收了横握球拍与直握球拍反手技术的优点,且保持了直握球拍反手推、挡球的传统、继承了推、挡技术的善于变化、动作灵活、防守稳健等特点,进而创造出新的、“自己独特的特点”---反手背面拉弧圈球上旋与侧旋动作不易判断、出手快、弧线平直、横打与推挡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击球节奏变化巨大,使对手很难适应,马琳开始练习反手反面技术要略微晚一段时间。也正因为如此,才在前人的基础上再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马琳的反手背面拉在旋转性质上又多了一个左侧旋,并且在运用时机上融入了直板单面拉所特有的技术组合。
从王皓在九运会和其后的埃及、荷兰、克罗地亚公开赛上的表现来看,其反手横打技术与横板反手相抗衡时已能不落下风,甚至常常在相持中略处上风。这是从根本上改变直握球拍反手弱点的良好开端,使中国乒坛人事看到了直拍近台快攻打法的前途和希望。
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乒乓球界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业内人士对直拍快攻打法与直拍正胶快攻打法及直拍近台快攻打法的认识很模糊,多数人认为快攻就必须是近台,而近台快攻则多数应该是正胶快攻。
直拍快攻打法所开创的新模式---直拍横打,是采用类似于王皓的类型还是采用刘国梁的类型、马琳的类型等,目前尚无定论,缺乏稳定的发展方向。
关于直拍正胶打法是兴是衰的看法目前在中国乒坛“高层”中很不统一;关于直拍正胶与反胶的比例问题也处于试验阶段。以上所有这些存在的问题都将影响、延缓直拍快攻打法的发展进程。
4.1 、从马琳、王皓两名选手在近几年的世界乒乓球大赛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可证明直拍快攻打法的可持续发展。
4.2 、从直拍快攻打法在技术、心理、体能、战略战术等方面,以及开创新模式后基本解决了反手的致命弱点,也证明了直拍快攻打法的可持续发展。
4.3 、直拍快攻打法还很“单薄”(这种打法的比例相当小,不到15%),还很弱小(开创模式后,该打法几近乎于刚刚起步,仍处于摸索、试验、探求阶段),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正因为如此,证明直拍快攻打法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直拍快攻打法的可持续发展是可行的。
[1]张晓蓬.1992-2002直拍横打十年志[J].乒乓世界,2002,10.
[2]徐寅生.胜败由人算兴衰法自然[J].乒乓世界,2003,3.
[3]张博,詹丽来.乒乓球旋转的技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张博.乒乓球步法的技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张博.大球与直拍快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