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换网络理论下的高校师生关系

2011-08-15 00:49朱红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网络理论淡漠爱默生

朱红霞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基于交换网络理论下的高校师生关系

朱红霞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本位的思想也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高校师生关系开始逐渐呈现淡漠化、功利化、过激化倾向,论文主要结合爱默森的交换网络理论探讨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及分析原因。

交换网络理论;高校关系;权力;淡漠化

中国自古是个崇尚师德的文明之邦,传统的师生关系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和礼教色彩,其核心是尊师爱生和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一直被誉为教师的重要职能,但如今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师生关系也逐渐淡漠化,呈现拉锯的紧张状况,最近频频爆出中国政法大学的“弑师门”、清华大学“作业门”以及部分高校潜规则的新闻,再次将高校师生关系淡漠化、功利化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我们不禁要思考,到底是谁掠夺了曾经那种纯粹的师生情谊,如今淡漠化、市场化的高校关系为何呈现“愈演愈烈”之趋势,到底什么才是背后的强大驱力呢?

为此,笔者主要结合爱默生的交换网络理论来探讨高校关系淡漠化功利化这一现状及形成原因。

一、交换网络理论

(一)交换网络理论概述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人类行为中心理因素的作用,它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都能够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诸多社会交换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霍曼斯创立社会交换理论,布劳、爱默生是其主要代表人物,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爱默生又衍生出交换网络理论。

与传统交换理论不同,爱默生更为关心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形式而非行动者自身的属性与特征。他认为,如果交换关系存在,就意味着行动者愿意交换有价值的资源。

(二)爱默生核心观点——权力、权力运用及平衡

权力、权力运用以及平衡是爱默生交换网络理论的核心观点,依赖则是爱默生框架中权力的终极源泉。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权力这一概念。权力指行动者A对于行动者B的行为发生影响的能力。行动者A所具有的权力取决于行动者B对A资源的依赖程度。如果B对A的依赖程度越高,则A对B的权力就越大。反之亦然。而这种依赖主要取决于两点:他人手中资源的价值大小以及其他替代资源数量和获得成本大小。因此只有他人控制了你特别希望拥有的事物或资源时,他才拥有对你的权力。比如说你想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同时你必须通过考试拿到你专业课的学分,而你目前的老师C是全校唯一讲授这门专业课的老师,那么老师C就拥有了对你的权力。你的选择很有限,你必须高度重视这门课的考试成绩。

爱默生认为,假如B依赖于A,而A拥有对B的权力,那么A就有了权力优势并会使用它,这种关系就是权力的不平衡,不平衡和权力运用会激活被他称为“平衡运作”的机制。

二、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潮的涌入,以及市场经济、拜金主义、等价交换等思想的逐步渗透和腐蚀,高校师生关系也开始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今,个人对教育的期许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对教育的投入和态度。受经济本位思想影响,个人、社会开始把教育作为一种特别的阶梯或者手段,以谋求更好的经济地位和权力出路。如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大学就是希望孩子可以通过高等教育来增加个人的竞争力,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从而改善个人或者家庭的经济处境和社会地位。

除此之外,高等教育一般都收取高昂的费用,师生之间也由原本的义务免费教育过渡到一种相对有偿的服务和契约关系。学生需要为获得的知识这一特殊产品,给学校和教师支付相关的费用。高校的教师也将多年的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生活技能,为自己谋得更好的经济处境和社会地位。诸多市场经济及利益关系的影响,使得高校师生关系变得不复纯粹,日趋淡漠化、功利化和过激化。这种淡漠化、功利化和过激化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师生间情感关系淡漠

我们常说“日久生情”,但从高校的教学方式,多以大班教学,课时少,除部分专业课授课外,教师和学生实际相处的时间很少,尤其是一些公共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一个教师面对几百名学生,一周见一至二次面,师生之间鲜有交往。一学期课程结束了,学生不太熟悉老师,老师对学生更是大多叫不上名来,这一现象在如今的大学比比皆是,不知是学生的悲哀还是老师的无奈。

另外,很多高校目前开设的一些课程趋于理论化,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少,使得学生对部分课程缺乏兴趣,加之大学各种诱惑,造成很多学生逃课或是敷衍上课,对此辛苦备课的老师也十分无奈,如此情形长期反复,师生之间的抱怨和隔阂日益增加,师生关系日渐疏远和淡漠。

现代的师生交往中情感成份在减少,但情感淡漠交往或无感情成分的交往却在显著增加。由于师生交往中情感成分少,因此教育任务完成之时,往往也就是师生教育交往结束之际,教育交往成为即时性的、“露水式”的交往。

(二)师生间功利交往增多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功利意识日渐加强,各种利益交换形式开始渗透到人际关系中。

我们常说大学是象牙塔,是纯洁的传播知识和教书育人的场所,知识、思想和感情应是维系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但是,由于诸多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象牙塔中的师生关系也不再纯粹,师生间功利性交往和商业化互动越来越明显,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也日趋经济化。

诚如爱默生的交换网络中的核心观点:权力——权力运用——平衡。当一个行动者相对于其他行动者而言拥有了更多的权力,他就会开始权力运用过程,并借此从其交换对象中剥夺额外的资源或者降低其从交换对象中获得资源的成本。现在高校的教师往往掌握着一些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的稀缺资源,如学生考试是否及格、毕业论文能否通过、入党、奖学金以及课题申报、出国深造等机会。有些学生特别想获得这些资源,但平时却不认真学习和用心准备,因此为了能顺利毕业或者出国,就会走“捷径”,试图通过一些社会化的非常手段如“请客送礼”或者其他方式,与教师进行经济学的社会交换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近年来,也有部分高校教师利用手中获得的所谓稀缺的社会资源滥用权力,做出有辱师德甚至犯法的行为。

(三)师生间过激事件频繁发生

前不久在网上引起热议的清华大学“作业门”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的“弑师门”,表明部分高校的师生关系极为紧张。如此过激事件频繁发生,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遭遇重大创伤,也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常教学和交往受到影响。

然而,所谓“作业门”和“弑师门”的根源仍是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了这种“社会性交换”。在市场经济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有些学生想从某个教师那里获取“某种资源”,就努力接近教师,而教师拥有这种资源便变相拥有了某种权力,部分心存不轨的教师便开始了爱默生所说的“权力运用”的过程。在这样行动者A(教师)对行动者B(学生)拥有权力优势的情境下,行动者B有如下四种选择:

(1)行动者B可以降低A所提供资源的价值;

(2)行动者B可以找到A所提供资源的替代物;

(3)行动者B可以提高其提供给A资源的价值;

(4)行动者B可以减少其所提供资源的替代品。

所有这些平衡机制都是用来降低对A依赖的,或者相反,用来增加A对B的依赖。这些机制能够用以平衡交换关系,并能够带来某种均衡。基于这一机制,部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非正当的社会性交换得以产生和发生作用,给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

三、建立和谐高校师生关系

如今,教师和学生永远是高校的主角,建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对高校的正常教学和运作,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自身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如今高校师生关系日趋淡漠化、功利化和过激化的现状,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缓解和构建高校间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利用好课堂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情感联系

“教”和“学”始终是师生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点,其中课堂更是联系二者的重要场域。目前高校中对课堂设计的诸多不合理也将高校师生关系推向了风口浪尖,因此对课堂的重新理解和构建也成为重要途径之一。首先,高校应规定师生比,限制好大班教学的课时量和教学任务,以便增加师生间的接触和交往时间;另外在课堂内容设计上,要提倡师生互动式探讨,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允许多种声音和思想的碰撞与交汇,尤其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素质也变得相当重要,教师应利用自己在该领域的学术知识累积,正确引导和点拨鼓励学生。虽然在高校教学和科研并重,但教师仍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工作,应认真备课,讲究授课方式和技巧,做好对学生的传道和解惑。与此同时,学生也要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尊敬教师,认真学习与探讨,积极配合,同时要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招生、评优等程序透明化,减少师生间功利性交往

从爱默生权力框架中得知,要减少师生间功利性交往,首先便要减少学生对教师所拥有的资源的“依赖”。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涉及招生、评优、出国、课题等程序应透明化公平化,以减少和降低部分教师的权力,也可以加强相应的法律手段加以惩罚和规避行贿不公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长都应致力于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勤奋、努力学习,而不是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达到目的,即“降低所提供资源的价值”。

(三)师生间互相信任尊重,减少过激事件发生

高校间过激事件的发生,很多源自师生之间欠缺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因此师生间应增强互信和尊重,建立平等的对话平台。师生关系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也是一种走向对话的平等关系,这一平等对话的理念首先应通过高校的教师管理机制加以贯彻,并在实践中开辟师生间更多的交流途径,从知识交流到思想情感交流,不仅仅局限于冷冰冰的高科技联系,也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加强。

[1]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7):291-292.

[2]吴全华.现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9).

[3]严蓉.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4]方乐评.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10,(1).

[5]李云浩.借网络信息东风解关系困局——新时期下搞好高校师生关系的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

[6]朱鹏武.高校师生关系淡漠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0,(11).

[7]肖永忠.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人类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8,(12).

G645

A

1673-0046(2011)10-0121-02

猜你喜欢
网络理论淡漠爱默生
初诊未治帕金森病淡漠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影 子
微言大义
国外冰雪运动政策运行经验与启示研究——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
由《美国学者》看爱默生的教育思想
脑小血管病患者淡漠综合征的临床评定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作战计划时域协同方法研究
“淡漠色”这样搭才“欢神”
360岁
爱默生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