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得天下英才教育之”看现代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2011-08-15 00:43:01侯丽娜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三乐英才价值观

侯丽娜,赵 正

(1.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2.西华师范大学 教务处,四川 南充 637009)

从“得天下英才教育之”看现代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侯丽娜1,赵 正2

(1.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2.西华师范大学 教务处,四川 南充 637009)

从孟子把“得天下英才教育之”视为人生三乐之一,反思现在教师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代社会中教师自我价值一定程度失落,在先贤孟子观念的影响下,追寻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师自我价值还需在树立正确的自身职业观念,社会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教师建立个体人体性成长观念等方面努力。

孟子;现代教师;自我价值

1 价值、价值观、自我价值观及其对人的重要作用

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人以外的一切事物(包括高等动物)都是客体,而人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是“教学”的主体,要求他人和社会满足自身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1]。

《辞海》中对价值观的解释是:关于价值的一定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念。它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表现为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生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价值观是人们对人与世界的认识,是对人自身的一种认识。因此从价值观的结构上划分,教师的价值观分为社会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

教师的社会价值观是教师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教师的自我价值观则是对自己的人生、工作、生活等的一种认识,同其社会价值观一样,应受到重视,忽视对其的关注,一方面在工作中教师有可能会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在自我价值都得不到实现的前提下,教师难以完成实现社会价值的任务。因为“假如把牺牲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2]。

2 从“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看现代教师自我价值的失落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3]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孟子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三乐之一,可见对教育的重视,孟子认为做教师是达到了事业的最高境界,既能实现培养人才、为国效力的伟大抱负和豪迈壮志,又体现了爱生如子、求贤若渴的诚挚情怀。

2.1 失落原因一:“奉献”的悲哀

孟子把“得天下英才教育之”视为人生三乐之一,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形成鲜明对比。虽说后者赞颂了教师的无私奉献,却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责任、社会付出和社会价值,着力刻画的是教师奉献的一面,殊不知,这种比喻把教师固定在“吐丝”和“烛照”的角色上,教师在融融的赞誉声中逐渐丧失了自我,忽视了“小写的人”——“我”的需要,忽视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就这样,“我”从教生涯中的喜怒哀乐、内心需求和生命体验都被轻易地放逐了。教师的价值不只是奉献了才体现出来,才显出社会的某种不合理,笔者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的地方,是谓“教学相长”也。

2.2 失落原因二:“功利”的催化

市场经济为实现人的价值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因为它带给了人们平等竞争、展示才能的良好机会。但它也是把“双刃剑”,给人生价值带来了裂变,一方面表现在培养教师摇篮的师范教育上,我国实行的是以学科为体系来划分专业,基本遵循“教师将来教什么就学什么”的思路,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知识面狭窄,能力单一,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求索,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且培养出来的“人才”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正是在这种知识与能力“先天不足”,再加上常人固有的惰性使得广大教师沉湎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调乏味的教育生活中,重复地“执行”着他人的思想和意志,丧失了自己创造空间和思考的自由,从而也就无从谈自我价值的实现了。另一方面表现在部分教师的“功利”观念中,一部分意志薄弱的教师不再安于教师的“清贫”,选择“孔雀东南飞”,躲开那些渴求知识、嗷嗷待哺的学生;也有教师“心在曹营身在汉”,拿着教师的工资却不履行其应有的义务,这样的教师,孟子的“得天下英才教育之”能作为人生一乐了吗?他们是喜欢做教师,但干的却不是教师教书育人本质的事,其自我价值又体现在哪儿?

3 盼望“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自我价值实现

今天,随着人们对教育及教师职业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开始正确认识到教师的社会价值及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并对之进行着及时的补偏救弊。再者随着国家和社会提倡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势必会给现在处于价值观念错乱阶段的教师吹来一股清新空气,一扫污浊之风。教师必然要从过去的角色中走出来,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这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生出这样的期许,盼望着“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的目标实现。具体手段和途径:

3.1 教师对自身的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从接受师范教育开始教师就应该认识到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教师首先应该明了教育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不是强制的灌输、怒斥和责骂,有些教师把教育当作苦差事,有些教师把教育作为没有其他合适工作的最后选择,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教师是高尚的,不是因为付出的比得到的多,而是因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充满朝气的学生。教师应达到这样的思想境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全部的生命和精力都用在语文教育学改革上,恐怕还不够呢。我不能分心,也决不分心,如果说我是一棵绿树,离开学校,这棵树就枯了,叶就蔫了,就黄了。”特级教师欧阳代娜把教书育人当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她离不开学生就像鱼离不开水,只有生活在学生中她才感到心安。教师从教书育人中得到的幸福感可以不断地给自己加油、促己完善,获得成长,真正在育人过程中实现育自己、悦自己,在社会价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3.2 促进教师全方面的发展

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之后,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更多的就是自身的发展问题了。教师的发展是教师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们对教师发展的理解是狭窄的,侧重于教师掌握学科知识及提高业务水平上,各种竞教比赛、繁多的培训充斥着教师课后的大部分生活。求上进固然好,但是人是完整的,一方面的过剩必然会导致另一方面的缺失,教师真实的内心世界、内涵的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和重视。人的生命状态有两种:一种是向外的扩张,一种是向内的延展。缺少了向外的扩张,生命就会显得封闭;如果没有内向的延展,扩张就没有支撑。教师是一份需要宁静的职业。宁静中,你的视野才会变得开阔,见识才会变得独立,胸怀才会变得宽广,心灵也由此变得自由。如果任由外面嘈杂世界的支配而不倾听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什么,那么注定是缺乏教育个性的教师。单纯靠外力强制训练出来的“营养不良”的教师只能成为“教书匠”或“知识的容器”。因此,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教师才能均衡与协调自我的职业需要和生活需要,才能从自己的成长中感受到工作的意义,体验生活的甘甜,理解生命的价值。

3.3 教师建立个人主体成长的观念

主体在哲学上有两种涵义,一是从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已知的一方,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教学”的主体,主体就需要发展的空间,而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将教师定位于“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技术性工具”。这一定位没有否定教师培养学生的价值和作用,却忽视了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教师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教师。杨启亮提出:教师在满足社会需要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在为满足主体需要而创造主体价值(即自我的价值),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的统一即表现为人的主体性,教师作为职业主体,由于受到教育职业的限定,必须遵守教育职业的规划,与此同时,教师职业又能充分体现教师劳动的主动积极性和自主创新性[3]。

教师主体性表现为其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协调统一。教师的社会价值表现在教师发挥主体性进行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提高。提倡教师的主体性不是把学生保持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不是要教师“占领”或“控制”课堂,师生之间应是一种合作关系和相互促进关系。

[1] 冯文全.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命题的多学科视角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7,(10).

[2]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97.

[3] 杨启亮.教师主体性与主体性教师素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7):47.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From the View of “to Obtain the World of Excellent Students to Educate” to Discuss the Fulfillment of Modern Teachers’ Self-Worth

HOU Li-na1, ZHAO Zheng2

(1.A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Xihua Teachers University, Sichuan Nanchong 637009;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Xihua Teachers University, Sichuan Nanchong 637009)

From Mencius, the “To obtain the world of excellent students to educate” as one of the happiest in life, reflects on the modern teachers’ self-worth.Teachers self-worth in modern society was keeping in some degree of loss. Following the ancient sage Mencius, hoping enhance quality of life, achieving self-esteem of teachers need to make great effor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the self-vocational, to give teacher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ll over community,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 growth teachers themselves.

Meng Zi; modern teacher; self-worth

2010-03-14

侯丽娜(1984-),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G451.1

A

1009-9115(2011)05-0122-02

猜你喜欢
三乐英才价值观
诚聘英才
防爆电机(2022年4期)2022-08-17 06:00:02
许三观过生日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头大”的一天》系列一
流行色(2020年1期)2020-11-27 18:14:33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三乐文学社
中学时代(2019年4期)2019-05-09 03:14:58
招揽英才
招揽英才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