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线描人物教学临摹与写生过程

2011-08-15 00:49孙媛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线描白描墨色

孙媛媛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解析线描人物教学临摹与写生过程

孙媛媛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线描自宋代独立成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今天已然成为国画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作为工笔人物画的第一步,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窥的。文章从线描人物的临摹与写生两大方向,阐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与观点。

线描 ;临摹;写生

在线描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最初对线条的临摹到能够自主灵活的运用,是一个需要认真学习的过程。如何通过线条的各种变化来表现物象以传达感情,成为该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无论山水、人物、花鸟,以线造型成为画家表现最直观感受的绘画手法。写意画中的随意不拘、工笔画中的严谨审视,虽然在表现上有着一放一收的感官差异,但它们所承载的语言内涵是一致的。而代表着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在用线上更是颇为讲究。

一、对优秀线描作品的传承与借鉴

魏晋之前的线条并没有主观上的自觉性,只是纯粹地为了描绘出客观物象。直到后来书法用笔的融入以及文人色彩的渲染,使得白描的笔法表现更加丰富,形成我们今天经常提及的“十八描”。十八种描法是对各种描法表现形态的一种物象比拟,可将其统分为两大类,即工笔型和意笔型。工笔型描法顾名思义,在笔法上比较严谨,而意笔型则更为豪放些,最为代表的应属减笔描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安排,开始应以工笔型线描为主。为了使学生更明确地理解,笔者以四种典型的描法作为临摹范本。这四种描法也被曾景初在《略谈中国绘画中的线及其技法》以及范增在《白描琐谈》里重点提及,即游丝描、柳叶描(莼菜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

首先,它们都属于工笔型,都讲究笔法的起始以及运行。其次,又有着各自的特征。游丝描以顾恺之为代表,笔锋纤细,行笔均匀,几乎没有大幅度的粗细变化,而柳叶描则在表现衣物的翻转时有粗细上的改变,但过渡自然。相比于这两种描法,铁线描则更刚劲有力。钉头鼠尾描一般多带顿笔,行笔时不仅变化丰富,而且注重虚实的变化。学生只有通过对大量古代优秀白描作品的摹写,充分理解各种描法中笔法的变化,深刻地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才能做到对运笔的熟练掌握。

古代线描人物在用笔用线上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与现代工笔人物相对比,在细节及衣物的表现上就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对现代线描人物的临摹也需要安排在课程中间,能够由对笔法的关注开始顾及到以线造型及形象体积感的表现。尽管线描看似名目繁多,它的表现力终究还是有限,各种描法也不可能对一切事物有针对性的表现。线条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外在表现形态,还是要根据所描绘的客观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以及绘画者自身所侧重的艺术风格兼而有之地表现。这在现代线描人物中尤其明显。如果将注意力完全放在描法上,只是舍本求末,反而丧失了白描本身的艺术魅力。

二、写生过程应该注意的几点

临摹课是学生了解白描的关键一步,但只有临摹还是不够的。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也明显地有了倦怠感,甚至在一张又一张流畅的作业之后,不仅没有了继续的目标,并主观地认为线描人物非常简单,甚至轻视这个课程。更重要的是,临摹只是踩印着别人的脚步。要想将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所注意到或者是忽视的问题落实到实处,只有写生。那么,在具体的写生过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1.造型

造型这一问题是任何画种都要强调的。不管是何种表现方式,脱离了造型也就成了空泛的表现符号,没有了依据。而以线造型,则要求我们对形体的组织结构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能够掌握好它在各种放置状态下所出现的透视变化,从而以线来交代出形体转折以及体积厚度。至于用何种外在形态的描法,则退居次要地位了。比如画一个竹篮,由于它的造型本身就给人了一种暗示,即使用了与它的质感不太相符的白描形式,也不会被认为是一个花盆。所以,不能纯粹地为了表现某种风格而忽视造型的重要性。人物线描,在于整体比例、透视以及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把握。所有需要表现出来的部分,都要用线将它提炼出来。首先,要从大处着手,先确定好整体比例、大概位置。不能一开始就陷入到细节的描绘中,否则会谨毛失貌,造成形体的比例失调。其次,要注重对局部的特征了解。很多学生由于全因素素描的练习,极易受到光影的干扰,再加上对自身的放松要求,对处于暗部的部位很容易以抹擦的手法处理。在线描人物写生中,则要杜绝这一现象。比如头发的组织,五官中眉毛的走向、外型、浓淡,上下眼睑的厚度,眼睫毛的生长方向,鼻翼的翻转,嘴巴的形状,以及男女职业、年纪区别所带来的这些细节上的不同都是我们所要细心观察并在画面中用线表现出来的。那么,在用线条表现这些特征时,有没有一种规律可供用来参考,怎么样才能将画面中的线条合理地穿插组合呢?

2.线条的穿插组合

首先,要注意主线与辅线之间的关系,经常表现在衣纹的处理上。人体的结构决定了衣纹必然要依附其表现。通常我们最常见到的是凸起的地方衣纹趋于平和,关节折曲的部位衣纹繁多,这样就在主观上先对线条有所筛选。现代人物的衣物种类繁多、质感各异,基本也不外乎这种规律。所以当面对繁杂的衣纹时,以长线与短线的组合以及线条的疏密所形成的衣纹的节奏感为前提,按照结构的转折变化,有目的地选择线条并确定它们各自的作用。这样,线条本身便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交代形体,每根线条也就具有了它们各自存在的意义。但只有这些还不够,我们经常说的画面效果,是要在客观的基础上使画面有着可读性,那么还要有目的地增加或减少线条。即使它本身并不存在,为了构图需要我们也要添加上去。在顾恺之的作品中,主观增加线条,通过有序、理智的组合方式层层相包相绕,再通过线与线的组合,从而造成了一个“风动”的感觉,形成了人物的整体气韵。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将这种艺术思想拿来为自己所用呢?

最后,要注意线条的呼应。衣褶的起伏变化通常是由若干连续的在方向上有着相反关系的线条形成。如果有一个方向的线条,必然会有反方向的线条与它形成一种方向上的呼应关系。在这里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起笔与收笔的表现,也就是笔触的停顿。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衣纹褶皱较深的地方往往由一个顿笔来表现,而在衣纹褶皱较浅的地方,线条则是缓和的开始或结束,从而形成了四种起笔与收笔的过程——虚入虚出、虚入实出、实入实出、实入虚出,衣物的厚重感与体积感也就由此而被表现出来。

以上是在整理素描稿时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在最后的线描整理上还要注意两点:首先是线条的粗细对比。在《永乐宫壁画》中,武将与天女所用的线条就有着明显的粗细对比变化,这样便形成了两种不同身份所表现出的性格对比,突显了武将的勇猛张扬与天女的柔美妩媚。但在现代工笔人物中,对男性的描绘,也出现由于画家刻意的表现方式而忽略这种对比,对此应该灵活看待。而将人物作为个体表现时,肌肤与所着衣服由于质感上的区别,就会形成一个大的粗细变化,这是同学们在临摹的过程中经常领会到的。其次,要有墨色浓淡上的区别,要根据不同的结构来设定。比如头发,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在墨色的处理上是很重的,除非是特意画淡。而人物裸露的皮肤作为一个整体,在墨色上是偏淡的。衣服也由于色彩的差异,在墨色上有所区别,深色的衣物用墨重,浅色的衣物用墨淡。那么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墨色的浓淡在一幅画面上是否一定要出现1、2、3、4这样的浓淡序列呢?笔者认为,除了大的色彩上的变化,在颜色接近的情况下,同样的墨色也可以同时用在头发和衣服上。因此,墨色的浓淡区别是与画面所要渲染的颜色相联系的。我们所要注意的就是,在每一个大的结构中,墨色的浓淡是相同的,要有匀净、整体的效果,而且要尽量避免墨色的不断变化,以免造成凌乱的视觉感。

[1]毕建勋.笔墨原理[J].国画家,1995,(4).

[2]关雪荧.浅析线描类课程的教学改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4).

G642

A

1673-0046(2011)03-0147-02

猜你喜欢
线描白描墨色
基于线描艺术在儿童创意画中的设计运用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增设美术课堂线描小练习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线描画
写给远去的路遥
《白描荷卷》自跋
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