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规训到生命的自觉——西北地区某小学教师教学生活的叙事研究

2011-08-15 00:48杨瑞芬刘旭东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亮点笔顺笔画

杨瑞芬,刘旭东,闫 祯

(天水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0001)

由规训到生命的自觉
——西北地区某小学教师教学生活的叙事研究

杨瑞芬,刘旭东,闫 祯

(天水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0001)

教师幸福感的丧失源于教学工作的刻板和无奈,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以来科学知识占据“霸权”地位,并通过学校的书写技术、空间分配、时间的筹划及各种检查和评比制度等技术的相互联合而形成无形的权力之网,从而严密控制了教师的自由成长。教师只有在反思中行动,在行动中反思才能与其保持适度的张力,才能获得生命成长的自我觉醒。

小学教育;知识权力;规训;自觉

教育与生活之间保持着巨大的张力,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挖掘出教育的深远意义。随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的专业化与教师的生活更加紧密;教师倾一生心血于学校,教学生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深刻影响到教师的个人幸福感。走近教师的真实教学生活,体验之、思考之、升华之,为我们的教师寻求点点滴滴的幸福。

一、教师的无奈与挣脱——规训的力量

在西北地区XX学校近一年的行动研究中,笔者与学校A、B、C三位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分担着他们的工作任务与辛苦,也体验着彼此信任的无穷力量。A老师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教师,做事果断,雷厉风行,忙中偷闲,享受旅行生活的美妙;B老师是一位近五十岁的老教师,她敬业乐群,和蔼可亲,做事严谨认真,是一位为了孩子们的成长无私奉献的好老师,然而内心深处却十分疲惫,积劳成疾却因工作迟迟不肯住院治疗;C老师是刚入校不久的年轻老师,校长说他时间不长就少了幽默和风趣,多了一脸的严肃。三位教师的选取不仅可以为知识社会学的理性分析奠定基础,更能够通过对生活的不同态度而获取生命自由成长的真正元素。

公开课的沉默

多媒体高高在前,学生整齐、安静地坐在大教室中央,全校三十多位老师则集中地坐在教室最后,离学生距离达两米之远!这堂课是A老师的英语课。

A老师始终是一副严肃的面孔,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先用英语问了几个问题:“英国的首都在哪?你们去过英国吗?”学生们也一本正经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课结束了。孩子们静静地离开了教室。多数老师沉默。……短暂而又形式化的公开课研讨结束后,老师急忙回办公室取包,排队签名,走出校园。

听校长说,A老师刚到校时是活泼风趣的——唱黄梅戏与泰坦尼克号主题歌,很棒,可一个月以后就判若两人。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新入职教师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备课的“机械化”

B老师有三十多年工作经验,靠着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备课的基本程序。

步骤:关键词摘、笔顺、笔画、规范组词、成语解释、引申表演(亮点)。

板书:细致,在常规中培养性格,沉着,冷静,文明,诚实……

要求:把握好教师工作节奏——写字组词。

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看书、看杂志、静静等待。

长此以往,备课对教师的成长有何意义呢?

“六一”儿童节的“秩序”

孩子们的节日通常会有学校大型的歌咏比赛等节目,这种场合通常会安排到操场。为了整体的有条不紊,每个班中间都有穿着同样服装的班主任老师(B老师)在不时地维持纪律。他们的任务是监督孩子,管制孩子们——不要说话和随意走动。而台上各班的节目通常都是一样的。老师也只是在例行公事。……“各班班主任请组织各班按顺序退场!”事实上,即使是这样的退场也是经过不断彩排的。

重复与整齐划一成为节日的惯常色彩。

C老师的生活百态

C老师通常会尽量安排闲暇时间去散步、听音乐、做运动。在紧张、丰富的生活中多样地安排时间。她经常会安排时间去与朋友们一同欣赏高雅音乐,还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英语课中韵律操的创编和英文歌曲的填词;经常利用周末进行短期旅行,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丰富了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自然情怀,点点滴滴转化成师生共同的成长素材;她爱看各种演出,经常会邀请学生们一起看,这样自然的娱乐却既是精彩的课堂,也是师生共同在学习和体悟,只有对别人技术和演出心理的了解和学习才能培养起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感悟能力。

二、技术的联合操控——规训的隐形术

在以理性为核心的工业社会,科技的高度发展忽视了人的存在、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形成了典型的理性主义知识观,认为一切知识均源于借助理性所显示出来的确凿公理,特别推崇科学知识的霸权地位。教育应该象计量科学那样精密化、准确化,成为普遍力量,科学知识唯我独尊。个人是一个在“科学-规诫机制 (scientifico-disciplinary mechanisms)之母体中被积极构铸的存在物。[1]学校已经成为这个机制的核心,它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把知识灌输给个体,力图把个体培养成适合工业社会的、控制科学技术的杰出人物。格里丰说,“现代科学的最大问题是用机械论的目光解释社会现象,只能用一种知识来解释,其余则是非正统的、不科学的”。 后现代主义者福柯拒绝把知识看作“单纯”之物,而是以一种对权力和知识所进行的相互关系所进行的分析去取代。由科学知识形成的权力直接而深刻地渗透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中,课程以学科划分呈现严重的等级差别;同时又借助统一的技术手段维护了单一科学知识的权威性。这样,学校的所有工作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形成一种固定知识链条联合的隐性力量。与此相适应,教师被作为固定位置上的被观测者,机械地重复相同的工作,而与之生活实践相联系的个人知识被排挤到毫无空间。

(一)书写技术

在学校教师的办公室生活基本都是在书本堆中度过。课前是教案的准备,课后是永远批改不完的作业。拿语文科目来讲,XX学校学生要交给老师的作业本共有四本——听写本、摘录本、生字本、作文本,所有的书写本都有教师的细心阅读与批改。此外,教师的各种学习笔记依旧需要不断地重复性的书写劳动。这样的工作甚至扩展到教师及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以一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力量隐藏在校内外生活的每个角落,进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了他们的思想与生活。“立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对书写的重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容我换一个惯用的术语,这可说是“书写中心主义”的世界。在书写中心主义下,一切事物都正在倾向以书写为中心。每个人不仅需要学习阅读,并且要书写。”[2]书写剥夺了学生及教师以丰富的方式与整个世界的接触。

(二)空间分配的艺术

空间分配艺术与纪律紧密相关。纪律促使教师在固定的空间内造成一种自我封闭。在教室中,教师的位置主要是讲台,这代表一种权威——工业化知识的“代言人”;课后,办公室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这个位置不仅固化了教师的活动空间,而且内化到精神层面形成一种无形的控制力量。学校中与教师工作相关的其余场合,也分不同用途,以一种更灵活、更细致的方式利用空间。如:公开课的大教室,教师被固定在一个区域的“秧田”式的位置,没有多方有效交流的机会;在会议室,教师各自趴在属于自己的一块小领地上不停地做必须要的笔记,即使想干点对自己有意义的事也是“偷偷地”哪怕是批改一两篇作文,找几个错字,以节省下班后回家的时间;甚至在联欢活动的大操场上,各班都有固定位置,教师也只能在各班的前后位置上维持纪律,以保证秩序的有条不紊。教师总与位置紧密相联。物理位置成为教师身份的化身,这实际上是一种等级排列的艺术,是一种改变安排的艺术,其代表了层级之间的一种无形的权力,以便在需要权力发挥作用的时候,每位教师都在其控制的范围之内。

(三)时间的固定链条

知识权力的控制不仅体现到空间位置的分配上,更体现到时间的控制上。长期的书写时间把一个人完整的行为区分为不同的片段,然后逐步地对人进行训练。书写操练就是人们把任务强加给肉体的技术。“一个被规训的肉体是一种有效率的姿势的前提条件。”[3]权力对时间的控制与对教师活动的控制紧密相连。它通过对教师活动之间的紧密安排,对教师固定动作时间的具体规定,对重复周期的有效检查来训练教师的各种行为方式、姿势、速度等。久而久之,动作之间的连贯成为一种无形的控制力量,教师更加“自觉地”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直到重复性的劳动造成身体各部位的种种疾病,甚至这时候都无法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可见这种力量的强大。福柯认为规训方法揭示的是一种线性时间,趋向于一个稳定的终点,即“进化的”时间。所以“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创生或许是与新的权力技术相关联的,更具体地说是与一种通过分割、序列化、综合和整合而管理和有效地使用时间的新方式相关联的。由于有了新的技术,持续进化的 ‘运动’趋向于取代重大事件的 ‘宗谱’。”[3]

(四)考试及评价制度

在空间的分配与活动的控制中,伴随有检查和考试,这两种方式与书写合在一起,使教育实践和人类发展历史发生极大的变化。这里产生了一种学科规训制度的力量。“学科规训制度的缘起和它的持续膨胀的权力,其实是教育——准确地说是在教育实践方式的层次上——一些简单微小变化所带来的结果。”这里的新教育实践包括三个方面:定期举行严格考试;考试结果以分数评定等级;不断的书写工作,既有学生自己的书写习作,也有他人关于学生的和组织上围绕学生的各种书写工作。”[3]学校内充斥着各种考试和评价制度,通过考试来对教师和学生作出经常性的监视和计算评断,对学习者加强一种新的“规训性”权力。这些新型的学习者变成懂得自我规训、自我实现的重要,是一群惧怕失败、永远追求奖赏的求真者。

以上种种技术的力量是相互叠加的,在技术的联合作用下,教师在学校形同于摆放的物体,他的生命活动被学科力量严密监控。办公室里有种种严格的纪律,教师必须在固定的位置上连续作战,一旦违反纪律就会被扣工资,通报批评;联欢会上,秩序的执行者拥有强大的权力,控制着每个节目的表演时间,维持着会场的安静和井然有序,甚至掌控着教师的一言一行,隐性规定着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僵化、呆板;在一周一次的例会上,教师是无知、无语且无思想的听众,他们无奈地“团结”在一起接受权力的考核,只能去记录,只能去执行,一个个都在不自在地呼吸,这是评价他们业绩与师品的关键时候,甚至与奖金相连,怎能公然违反?只能俯首听命。

三、反思与行动——机智的形成与生命的觉醒

C老师与A老师、B老师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时间、空间的自我把握与安排,在于个人的生活与各种制度间保持着一种有效的张力,这是生命自觉的一种体现。教师生命的觉醒首先需要自我反思。通过反思赋予制度以更趋合理的原因,通过反思来推动工作环境的改善,通过反思获取自我的主动权,进而体验工作的乐趣。反思不仅局限于教学的内容、方法,更应着眼于自身的成长和生活的多彩,甚至包括生活的方式。反思是教师一种不断成长的能力,需要由技术层面的反思不断上升到批判性的、自我解放的层次,最终改善自我的生活品质。C老师在学校英语教学中创编一套韵律操。英语是一门节奏性很强的语言,而韵律操可以很好地给有声语言以形象化的表达,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身心和谐的学习状态,又可以使语言学习更丰富,更有趣味。而且,这样快乐的学习方式也成为学生课后所喜爱的游戏,在群体的活动中使语言成为生活所需,这正是语言最大的价值。 (摘自2006年9月20日观察记录)A老师通过反思也获得了教学的愉悦之情。在语文课字词的备课中,C老师一方面大量搜集有趣的成语故事及图片;另一方面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词语运用的新情境,做到旧词新用,甚至在快乐的成语接龙的游戏中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最后,在用词语写短篇文章的练习中使他们活学活用。这样的备课更是教师自身在成长,在获取新的文化滋养。教师是在积极地寻找上课快乐的素材,是在酝酿幸福课堂,在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同时,也获得了自我创造的幸福。课后,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他们写了大量的成语交给C老师(课后搜集的纸张),C老师在一瞬间也获得了很大的满足,她是满脸笑容地回到办公室,满载而归。 (2007年7月课堂观察纪录)A老师则脸上再现了初来学校时的幽默和风趣。

实践证明,当教师们能够智慧地自我理解、解释、反思时,就会赢得一种教学、生活机智。机智源于心灵的特性,更是一种与世界形成美好关系的能力。

反思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哲学的学习。学习哲学,就能拥有自己的思想,给予心灵和精神以富足,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她可以使我们学会、养成和适应去过一种对人类来说极为宝贵的心智生活,即一种内在生活,而不象肉体、物质的生活和社会生活那样是外在的生活。这种生活使人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愉悦,拥有人生快乐的最大源泉,并与外部世界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反思是过去的归宿,更是未来的成长点。“反思是一种重构过去的特殊方式,是一种处理当前情境中的突发事件的为了未来的意向。”[4]

反思是行动中的反思,是为了反思的行动。反思基础上的行动才更具有解放性,解放自身的同时也赋予孩子们心灵成长的自由。这便是生命成长的觉醒。正如朱永新所言,教师需要“把生命堪称一首由自己书写的诗歌,一部精神的小说;选择一种优美与崇高兼具的生命文风;对世界报以一种开放的信任,对生命报以一种坚定的信念,对职业报以一种深沉的敬畏;既让自己的生命恒久地处于诗与思的状态,又不断地修炼自己的职业技能,最终把这一职业生涯铸成一部精致而隽永的历史”。[5]

[1]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65.

[2] 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9:76.

[3] 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72.

[4] 刘旭东.教育理论的学术旨趣和实践转向[J].安徽师大学报,2010,(7).

[5] 朱永新.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J].教育研究,2010,(4).

From Discipline to the Conscious Life——The Narrative Research of Teachers'Teaching in a Primary School in Northwest Region

Yang Ruifen,Liu Xudong,Yan Zhen
(School of Education,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741001,China)

By the record of three teachers'life in a school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hina,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find the reason why the teachers are bound by all kinds of forces.It is found that the power of knowledge,which is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ociety,pervades every corner of school life by school's writing techniques,space allocation,time planning and a variety of inspection and rating system combining with each other,which tightly control the growth of teachers freedom;teachers should act with reflection and reflect in doing to maintain an appropriate tension,gaining self-awareness of life and growth.

discipline;power of knowledge;instruction;consciousness

G642.0

A

1671-1351(2011)03-0114-04

2011-03-10

杨瑞芬(1981-),女, 山西祁县人,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王小风〕

猜你喜欢
亮点笔顺笔画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笔顺游戏:用手指描画
这些笔顺,你都写对了吗?
课本内外
找不同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
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