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邦钢琴叙事曲的历史成因及其创作特征

2011-08-15 00:48杨秦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叙事曲戏剧性肖邦

杨秦生

(天水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yderyk.F.Chopin,1810~1849)是浪漫主义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肖邦一生的创作几乎都是钢琴音乐,从奏鸣曲、协奏曲到玛祖卡、波罗奈兹;从前奏曲、练习曲、夜曲、圆舞曲、幻想曲,到谐谑曲、叙事曲等,各种体裁无不涉猎。肖邦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钢琴艺术,他为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肖邦共创作有四首叙事曲,约完成于1831~1842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g小调第一叙事曲》和 《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他的叙事创曲在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力度以及织体等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

一、肖邦钢琴叙事曲的历史成因

叙事曲(ballad)是一种叙事性歌曲。广义来说,叙事曲是一种以描绘人物故事为主的、富于叙事性和戏剧性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史诗性、戏剧性和叙事性是其重要特征。

叙事曲的发展渊源久远,它在西方音乐历史的各个时期是不同的。“叙事曲的起源错综复杂,语意内涵广泛而多义”。[1]86英文的叙事曲(ballad)一词是由拉丁文(ballare)一词派生的,意思是跳舞;德文的叙事曲(ballade)一词由英语(ballad)演化而来;法文的叙事曲(ballade)源自普罗旺斯语(ballada),词根balar意为“舞蹈的”。中世纪时期,叙事曲是一种舞蹈歌曲,它源于法国民间的诗歌和文学,是单声部的。12~13世纪,法国和德国的游吟诗人常常伴以舞蹈演唱此歌,具有民间舞蹈歌曲的特征。“13~15世纪的法国,叙事歌是指带有迭句的复调诗节歌曲,以马肖的创作最为典型”。[1]358“马肖写了42首配有音乐的叙事歌,歌词通常有三节,在歌词上形成重复性叠句,叠句在内容上大多是对这一诗节主题的概括。马肖的叙事歌有二声部到四声部的不同样式”。[2]47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使用aabc的曲体结构来创作,这是一种传统的分节歌形式,这种形式在长时期内一直被使用。“从18世纪中叶起,叙事歌发展为一种职业歌曲,主要的形式是人声与钢琴。此类叙事歌产生于德国,它的发展与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联系在一起”。[1]35818世纪末,德国作曲家约翰·鲁道夫·楚姆斯泰格创作了新型的叙事歌,其规模结构长大,乐曲主题与织体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的对比性,故事意境鲜明。19世纪初,叙事歌开始流行,歌曲中叙述和对白交替使用,充满浪漫色彩。德国作曲家卡尔·勒韦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戏剧性特点的叙事歌,他的创作综合了分节歌和通谱歌的形式。舒伯特采用哥德的诗创作了声乐作品 《魔王》,这是一首具有叙事性和戏剧性特征的叙事曲代表作品,通过舒伯特的创作,声乐体裁的叙事曲逐步发展到了高峰。浪漫主义时期,叙事曲开始出现了器乐体裁形式,肖邦创造性地将叙事曲应用到钢琴作品中,他先后完成了四首钢琴叙事曲,开创了钢琴叙事曲的新领域,为钢琴叙事曲开了先河。

肖邦创作钢琴叙事曲的历史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民间叙事歌的体裁已发展了几百年,其内容形式丰富多彩,肖邦的创作以此为基础。其二,肖邦受到波兰民间的叙事诗 “杜马”(Duma)的影响。“‘杜马’是16世纪末一位波兰民间的无名作曲家所作的悼念爱国英雄的叙事诗。如:‘旌旗在飘,鼓角在响,一次次浴血前进,青年们角斗在战场上;他们把染红的宝剑插进鞘中,袖子里血还在淌……’”。[3]21“杜马”的精神内涵和肖邦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内心世界是相通的,在肖邦的叙事曲中,同样强烈地体现了同 “杜马”一样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其三,贝尔查在他的 《研究肖邦的遗产问题》一文中认为:“西斯拉夫民族的沉思曲正是肖邦的叙事曲和近似叙事曲的作品的原型……”。“沉思曲”的特征是:开始是一个缓慢的史诗性的领唱,情绪悲哀,接着是一些紧张的戏剧性的段落,与领唱的旋律交替出现。肖邦的叙事曲开始也常常是一个含有悲剧因素的引子,这个引子像是讲故事者的开场白,然后音乐呈示不断展开,具有叙述性和戏剧性,与 “沉思曲”十分近似。其四,肖邦创作叙事曲受到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的启发和影响。舒曼在一篇评论肖邦的文章中说:“当肖邦在莱比锡和他会面时曾对他说,他是受密茨凯维奇的诗的激发而写叙事曲的”。[3]51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悲壮豪迈,内容往往和波兰历史相联系,具有民族性和英雄性,叙事诗激发了肖邦的创作灵感。其五,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出现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叙事歌,此时期的叙事歌突出了戏剧性特征,特别是勒韦、舒伯特的创作,对肖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肖邦的学生古特曼说:“肖邦非常喜欢舒伯特的作品,舒伯特的声乐叙事曲对于肖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3]26肖邦的叙事曲无论是从浪漫主义气质方面还是戏剧性特征方面,都和勒韦、舒伯特的叙事歌非常接近。

由此可见,肖邦创作钢琴叙事曲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启发和影响才得以形成的,其中,声乐叙事曲、波兰民间诗歌 “杜马”以及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对他的启发和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明显的。

二、第一叙事曲——瓦伦罗德的精神之体现

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创作于1830~1835年间,出版于1836年。这首叙事曲所表现的内容与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 《康拉德·瓦伦罗德》有着密切的关系。据音乐史学家的研究推测,叙事诗 《康拉德·华伦洛德》是肖邦 《第一叙事曲》的创作依据。肖邦曾向德国作曲家舒曼作过说明,他是受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的启发而写的。叙事诗 《康拉德·华伦洛德》描写的是11世纪立陶宛被日耳曼骑士兵团所灭,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敌所俘,并被抚养成人,受到敌方重用。立陶宛人乔装成唱诗的歌手深入虎穴,通过反复启发、教育,终于使华伦洛德醒悟,立志牺牲个人而为祖国的自由和独立效力,最后终于使立陶宛人得胜,而华伦洛德却被敌人处死。这首诗激发了波兰人民的爱国热情,鼓舞波兰人民反抗沙皇暴虐统治,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这是一首表现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作品。肖邦的叙事曲没有按照诗歌的故事情节来构思,而是按照音乐的表现特点作了特殊的处理,叙事曲表现了康拉德·华伦洛德的精神,具有史诗般的英雄气概。

《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结构包括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肖邦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奏鸣曲式。肖邦在创作上保持了古典音乐匀称完整的特征,其乐思的发展富于逻辑性。引子由两句叹息般的曲调构成,静穆宽广、深沉悲叹,像讲故事者的开场白。呈示部的音乐主题是两个不同的形象,主部主题有叹息的音调,也有圆舞曲的音调,表现了沉思、忧虑、感叹和回忆。副部主题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温和、明朗、抒情。主副部音乐都叙述了民族的苦难,抒发了怀念祖国的情感。音乐随后的发展变得热情,具有威武、豪迈的英雄气概。展开部分别以主副部主题进行发展,第一主题加强了不稳定性和悲剧性的气氛,第二主题以丰富的音响、浓密的和弦、坚锵的节奏显示出刚毅豪迈的英雄气概,展开部中的主副部主题在深入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升华。展开部通过不稳定音、不协和和声,造成极其紧张的气氛,表现了悲剧性和英雄性的形象。结束部像是势不可挡的滚滚波涛,音乐的戏剧性不断上升,全曲达到第一个高潮。尾声是激动的急板,带有浓郁的波兰民间舞曲的风格,节奏强烈,音乐激情,刚毅丰满的和弦,上下翻滚的音型,怒潮般音阶式的经过句,低音区丧葬进行曲一般的和弦节奏与第一主题短暂而悲壮的回响,急剧增强的音量和大段下行的动荡不安的连音符汇成了巨大的洪流,把音乐推向了具有强烈悲剧性的高潮,描绘了战斗的猛烈骚动和急剧的冲击,表现了为了崇高理想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一部悲壮的史诗,乐曲中具有的英雄气概、爱国主义精神和悲剧性的形象,在叙事诗 《康拉德·华伦洛德》中也非常突出,它们在思想上、内容上是非常接近的。华沙起义失败,此时肖邦流亡法国,他创作第一叙事曲受到了这一悲剧性事件的强烈影响,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希望,可以说是构成这首叙事曲的真正动机核心和内涵之所在。

三、第二叙事曲——田园意境中的悲剧性

《F大调第二叙事曲》创作于1838年12月,是肖邦和乔治·桑去玛约喀海岛旅行时,住在伐尔得莫萨修道院里写作的。这首叙事曲是肖邦阅读了密获凯维奇的爱国主义叙事诗 《斯维苔茨湖》之后所构思创作的。第二叙事曲没有引子,直接进入了呈示部主部主题,音乐明朗、清新、优美、淳朴,具有田园风味。主题的结构是综合性的,其中歌曲性和舞蹈性结合在一起,抒情性和叙事性结合在一起。肖邦使用了波兰歌曲中 “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副部主题来势汹汹、惊心动魄,调性不断变化,连续向上方小三度转移,音乐动荡不安,具有浓郁的戏剧性。主部主题使整个作品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增强了作品中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因素,其结构在整体上具有回旋曲式的特征。主副部主题具有较为强烈的对比性质。展开部是主部主题的深入发展。再现部的主部主题在调性、和声上作了较大的变化,副部主题调性进入a小调,为悲剧性的尾声作了铺垫。这首叙事曲是按照古典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来写作的,音乐富于叙事性,音乐形象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强烈的表现力。叙事曲具有民间的特点,最后出现讲故事者的形象,具有鲜明的语言表现力,是四首叙事曲中标题性和描写性最鲜明的一首,舒曼曾评论说:“一个诗人可以很容易为它们填上歌词”。[3]30

四、第三叙事曲——一首生命的凯歌

《bA大调第三叙事曲》创作于1841年,是肖邦在乔治·桑的别墅完成的作品。有人推测第三叙事曲是肖邦根据密茨凯维奇的诗 《女水妖》创作的。这首叙事曲没有激烈的戏剧性,而是富于感情,具有田园生活的意境,其精神像是一首生命的凯歌。叙事曲思想深刻,气势壮阔,色彩鲜明,热情充溢,具有交响性特征。在叙事曲的音乐发展上,肖邦采用了短小的动机,并对这些动机进行了精细的技巧处理;在音乐结构上,肖邦采用了回旋曲式与奏鸣曲式的综合形式,如:第二主题的 “插部”在展开部前后多次出现,从而形成回旋曲式的特征。第一主题体现了鲜明的叙事性,像是温柔的对话;第二主题具有舞曲性质,结构为三部曲式,就像一幅生活的图画;第三主题轻巧、优美、华丽,是对称的结构。展开部的开始部分调性稳定,音乐的展开更接近于变奏。当展开部发展到第一个高潮之后音乐突然中断,接着推向第二个高潮。再现部的第一主题在结构上变化较大,从三部曲式缩短为扩充的乐段,音乐也具有巨大的动力。肖邦连续采用了属七和弦、减七和弦,不协和和弦的连续使用,推动了音乐紧张性,将乐曲逐渐推向了高潮。乐曲中表现深厚感情的主要主题和两个插部性质的主题相交替,通过对比主题戏剧性的展开,肯定了主要主题的顽强的生命力。尾声的音乐热情奔放,结尾是四个强劲的和弦,总结了全曲。

五、第四叙事曲——英雄主义的气概,爱国主义的热情

《f小调第四叙事曲》大约创作于1842年,有人认为第四叙事曲是受密茨凯维奇的诗 《三个布德力斯》的影响而写的。第四叙事曲在内容感情方面,体现了悲壮、热情和英雄的气概,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乐曲没有戏剧性的对比与冲突,音乐的表现与内心感情融为一体,各主体都是抒情性的,具有忧郁、倾诉、沉思的回忆和期望的内在情感。在第四叙事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肖邦经历爱情挫折的痛苦、对家乡的怀念和祖国遭受灾难所造成的伤感。第四叙事曲在结构上采用了奏鸣曲式,同时又混合使用了变奏曲和回旋曲式的结构。引子是一个平缓的旋律,节奏稳定,和声柔和,像是讲故事的开场白。主部第一主题是综合性的,将抒情歌曲因素、圆舞曲因素和悲伤的语言音调因素融为一体。副部主题旋律流畅,具有抒情性和歌唱性的特征,与主部形成对比。展开部是主部主题材料的发展,乐句、乐节和动机多次摸进反复,结构变化较大,调性不稳定,音乐发展接近传统奏鸣曲式中展开部的原则,并且突出了即兴演奏的因素,音乐显得华丽。再现部又一次出现引子,同时,肖邦采用了“假再现”,严格的复调卡农手法出现在d小调上,副部和结束部结合在一起,音乐的力度不断加强,全曲进入了高潮。尾声是悲剧性的,音乐色彩暗淡,气氛恐怖,惊惶不安,各种情绪交织成一体,以巨大的声势结束了全曲。第四叙事曲虽然是悲剧性的,但它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气概和爱国主义的热情。

六、结 语

肖邦的叙事曲规模宏大,气势恢弘,音乐发展具有交响性特征,已成为具有宏伟的史诗性和深沉的戏剧性的一种大型乐曲。叙事曲在内容上同波兰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有着直接的联系。叙事曲表现了波兰人民的悲愤情绪和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热情,倾述了肖邦怀念祖国、眷恋亲人的感情。

肖邦的叙事曲与波兰民间音乐特别是与波兰舞曲有着天然的联系,叙事曲中主要运用6/4或6/8的节拍,第二拍常常为强拍。叙事曲融合了声乐与器乐的特征,旋律富有民族特色,节奏灵活多变,速度自由不拘,和声丰富复杂、大胆新颖,具有严谨的逻辑性与艺术的想象力。肖邦的叙事曲常常运用琶音来表现和声,和弦大多是开放性的,调性色彩性常常是三度并置的,波兰民间歌曲中的交替调式在他的叙事曲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为了表现叙事曲复杂的思想内容以及符合叙事曲音乐形象的发展要求,肖邦对传统的奏鸣曲式作了大胆的革新,采用了混合曲式结构,即在一首作品中混合使用了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这种大胆的处理使音乐结构具有了戏剧性特征。

肖邦创作钢琴叙事曲是前所未有的,他用音乐语言中的各种因素来加强叙事曲音乐的叙事性,创造性地发展了叙事曲这一体裁,将叙事曲提高到了具有戏剧性和交响性规模的形式,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肖邦的叙事曲无论是在内容精神的表现方面,还是在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的技法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肖邦的创作不仅影响了同时代的作曲家舒曼、李斯特等,也对瓦格纳、勃拉姆斯等19世纪后期的作曲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沿着肖邦的道路不断前进,创作了一系列别具风格的器乐叙事曲。肖邦为器乐体裁的叙事曲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同时也对19世纪以至20世纪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2]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 仁康.肖邦叙事曲解读[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叙事曲戏剧性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奔驰在祖国大地上
——选自大型交响叙事曲《苗寨的故事》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肖邦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浅析《兰花花叙事曲》特色揉弦的运用
性依存叙事曲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